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dāng)前位置: 章節(jié)挑題

請展開查看知識點列表

>
<
人教部編版: 八年級下
教材版本
人教部編版 人教部編版(2024) 人教部編版(五四制) 人教部編版(五四制)(2024)
年級
七年級上 七年級下 八年級上 八年級下 九年級上 九年級下
更多>>
更新中
分層作業(yè) 助力雙減 夯實基礎(chǔ) 人教部編版
瀏覽次數(shù):1248 更新:2025年02月06日
已完結(jié)
開學(xué)模擬 溫故知新 夯實基礎(chǔ) 穩(wěn)步提升
瀏覽次數(shù):62 更新:2025年02月06日
  • 2531.書面表達(dá)。
    【單元寫作主題】
          寫游記
    【寫作訓(xùn)練要點】
          把握游記的選材角度,掌握“抓特點,重描繪”的寫作技巧,提高寫作能力?!緦懽魉悸伏c撥】順著游蹤寫,條理清楚;抓住景物特點,注意抒發(fā)感情;不記流水賬,詳略要得當(dāng)。
    【寫作技巧指導(dǎo)】
          (1)游記的寫法有三種:定點換景法、定景換點法和移步換景法。定點換景法,是指作者的立足點不變,而從不同角度描繪不同方位景物的寫作方法。定景換點法,是指作者的立足點、觀察點不斷改變,從不同角度多側(cè)面地描寫同一景物的寫作方法。移步換景法,是指不固定視點(即立足點和觀察點),按照地點的轉(zhuǎn)移和一定的視角,把所看到的不同事物敘述和描繪下來。
    《壺口瀑布》第三至五段,從“我依在一塊大石頭上向上游看去,這龍槽頂著寬寬的河面,正好形成一個‘丁’字。河水從五百米寬的河道上排排涌來,其勢如千軍萬馬,互相擠著、撞著,推推揉揉,前呼后擁,撞向石壁,排排黃浪霎時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藍(lán),宇宙間仿佛只有這水的存在……黃河在這里由寬而窄,由高到低,只見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個無形的大洞吸著,頓然攏成一束,向龍槽里隆隆沖去,先跌在石上,翻個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這樣被跌得粉碎,碎成點,碎成霧。從溝底升起一道彩虹,橫跨龍槽,穿過霧靄,消失在遠(yuǎn)山青色的背景中……看罷水,我再細(xì)觀腳下的石。這些如鋼似鐵的頑物竟被水鑿得窟窟竅竅,如蜂窩雜陳,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個個光溜溜的大坑,而整個龍槽就是這樣被水齊齊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溝”,你會發(fā)現(xiàn),作者是運用了定點換景法來寫的。
    《一滴水經(jīng)過麗江》《登勃朗峰》卻是運用移步換景法來寫的。
    《在長江源頭各拉丹冬》則是兼用了定點換景法和移步換景法兩種寫法。
          (2)游記可以分為很多種,以記錄行程為主的是記敘型游記,以抒發(fā)感情為主的是116第五單元抒情型游記,以描繪景物、景觀為主的是寫景型游記,通過游記來說明一個道理的是說:理型游記。我們所寫的,多是寫景型游記。不管哪一種游記,寫景物時,都要抓住景物特點。《在長江源頭各拉丹冬》中,寫冰塔林時,有這樣一段:“這里便是著名的長江奇觀之一的冰塔林。從礫石堆上四面張望,晶瑩連綿的冰峰、平坦遼闊的冰河歷歷在目……遠(yuǎn)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統(tǒng)領(lǐng)著冰雪勁旅,天地間浩浩蒼蒼……”這段話,就抓住了景物特點——晶瑩、遼闊。
          (3)寫游記不是記流水賬,要有側(cè)重點,還要抒發(fā)感情?!秹乜谄俨肌芬晃木椭苯邮惆l(fā)了感情:“黃河博大寬厚,柔中有剛;挾而不服,壓而不彎;不平則呼,遇強(qiáng)則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個人,經(jīng)了許多磨難便有了自己的個性;黃河被兩岸的山、地下的石通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時,也就鑄成了自己偉大的性格。這偉大只在沖過壺口的一剎那才閃現(xiàn)出來被我們看見?!薄对陂L江源頭各拉丹冬》則是以情景交融的方式來抒發(fā)感情:“過午的太陽強(qiáng)烈,冰面疏松多了,有流水漫溢出來。此刻除了風(fēng)聲,還有一種聲音輕易便可辨別出來。那是堅冰之下的流水之聲,它一刻不停,從這千山之巔、萬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開始演繹長江的故事。”“是瓊瑤仙境,靜穆的晶瑩和潔白。永恒的陽光和風(fēng)的刻刀,千萬年來漫不經(jīng)心地切割著,雕鑿著,緩慢而從不懈怠。冰體一點一點地改變了形態(tài),變成自然力所能刻畫成的最漂亮的這番模樣:挺拔的,敦實的,奇形怪狀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掛冰的流蘇,像長發(fā)披肩。小小的我便蜷臥在這巨人之發(fā)下。太陽偶一露面,這冰世界便熠熠爍爍,光彩奪目。端詳著冰山上縱橫的裂紋,環(huán)繞冰山的波狀皺褶,想象著在漫長的時光里,冰川的前進(jìn)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長,這波紋是否就是年輪。”
          (4)一篇好的游記,往往還具有知識性。讀者不僅能夠從中了解景物的美妙和作者的情懷,還能從中獲得相關(guān)的知識。例如:《在長江源頭各拉丹冬》中談到長江考察熱及中外勇士的探險;《一滴水經(jīng)過麗江》中談到麗江的歷史,談到東巴文字。這些都增強(qiáng)了文章的可讀性和文化氣息。
    【寫作樣題推薦】
          (1)哪一次外出游玩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為了捕捉對那次游玩的特別記憶,你可以先用幾個詞語來勾勒那一次的出游,再寫一個片段。200字左右。
          (2)你家鄉(xiāng)的一口井也許就有一段美麗的傳說,一座橋也許就有一個動人的故事,一棵樹也許就有一首動人的歌謠。去查閱地方志,去訪問老人,去實地游歷考察,然后寫一篇游記,介紹家鄉(xiāng)的風(fēng)景名勝、人文景觀。要求:600字以上,自擬題目。
          (3)我們都有過旅游的經(jīng)歷。旅途中,我們不僅觀賞自然風(fēng)光,了解民風(fēng)民俗,同時也會有許多新奇的感受,產(chǎn)生很多思考和遐想。選擇一處自己游覽過的景點,自擬題目,寫一篇游記。不少于600字。
    寫作范例借鑒一
    西來右鎮(zhèn)      西來古鎮(zhèn),是一座位于山間平壩的小鎮(zhèn)。文峰塔、簸箕街、煙巷子、水巷子、花龍門子、亭子巷……縱橫交錯,1200米的長街和近700米的小巷,綴成古色古香的川西風(fēng)韻。
          老街中心院壩上,矗立著一座清代建造的文峰塔。塔高約20米,分三層,外加寶頂,塔身成六棱狀,每一層都是飛檐走角,四周是古典戲曲雕塑,并配有用九曲篆丈書寫的詩文,他處罕見。塔上的報功堂,有一官神端坐其間,記錄百姓功德,決定增減壽緣,或施福降突。,塔身下有個大的爐灶,用于燒燒寫過的字,故名惜字宮。
          文峰塔旁的一大片平壩被圍起來了,據(jù)說原為兩座木結(jié)構(gòu)大戲臺,系錢姓和劉姓兩家所建,時常唱對臺戲,往日甚是熱鬧。壩上有高高的燈桿,吊有數(shù)十盞各式各樣燈籠,籠罩戲臺。
          老街陳列室里的一具船棺,有3000多年的歷史,是蒲江縣出土的。船棺長8米,直徑1.5米,由一株樹齡超過1000年的楠木鑿制而成。船棺是古蜀國上層社會最流行的喪葬禮俗,其出土的隨葬物品——巴蜀圖語印章,曾轟動國內(nèi)外考古學(xué)界。
          漫步古街,民居雖低矮破舊,卻俱是木樓雕窗、翹廊懸梁,街與巷勾連,房與院貫通,顯得古補(bǔ)寧靜,風(fēng)韻卓然。
          走出古街口,便是來安碼頭。
          哦,兩條清澈的小河,若癡情女子左擁右抱著西來古鎮(zhèn)哩。小河宛如血脈,日浸月染,使這里充滿生機(jī)。
          臨溪河邊,居然分散存留著12棵千年古榕樹,繁茂婆娑,青枝搖曳。最為奇特的當(dāng)數(shù)“夫妻樹”了。兩株分離的樹干在高處合抱,擁成千古奇觀。它們根須發(fā)達(dá),交織纏繞,相合處可辨端倪:左邊纖細(xì)乃“妻子”,右邊較粗謂“夫君”。傳說南宋孝宗時有夫妻二人曾居于此,恩愛無比,死后緊緊擁抱而化為樹。
          另處有一古榕樹,樹干底部被歲月鑿成巨大空巢,可容二人藏身。旁邊一古榕甚為粗壯,卻傾伏著不倒,任人攀爬玩耍竟紋絲不動。
          潺潺的溪流,蔥綠的古榕,青灰的民居——小橋、流水、人家,自然清新里散發(fā)幽幽的遠(yuǎn)古韻味,濃濃的民俗風(fēng)情:這便是西來。
    (學(xué)生習(xí)作)      點評:來到川西古鎮(zhèn)西來。游覽古街,繪文峰塔景,敘往日戲臺,描出土船棺,一步一景也,此法為移步換景;穿過古街,來到來安碼頭,即立足碼頭,初摹小河,再寫古榕,觀察點不變而景物變也,此法為定點換景。
    寫作范例借鑒二
    夜賞花會      花城之于我,是陌生而熟悉的。我雖然從未到過這座美麗的城市,卻時時在心中描繪著她的面容。我想象不出她今天的姣好,卻熟知她歷史上的光榮:林則徐虎門銷煙、三元里人民奮起抗英、黃花崗七十二烈士、毛澤東同志辦農(nóng)民運動講習(xí)所、1927年震驚中外的廣州起義……這些史詩般的英雄壯舉更增加了我對花城的向往。
          我終于有幸來到花城,那天恰好是元宵節(jié)的第二天。安排好住宿,天色已近黃昏,初臨圣地的心情卻怎么也按捺不住。于是我叫上同伴,不顧五千里旅途的勞累,放下行李便匆匆跑到街上。
          馬路上車來人往,甚是熱鬧。走了一段路,天突然落下了蒙蒙細(xì)雨。我們都沒有帶雨具,心中有些后悔,但雨絲澆到臉上毫無涼意,倒有一種暢快的感覺。在北方正是正月十五雪打燈的日子,而這里卻細(xì)雨漸瀝,使人感受到南國濃濃的春意。我邊走邊搜尋著花的蹤跡,只是在大街兩邊的樓臺上、屋門旁偶爾可見寥寥幾盆疏花,不禁有些失望。剛欲轉(zhuǎn)回賓館,突然被街頭的紅綠廣告吸引住了:陵園迎春花會,歡迎蒞臨觀賞。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我們一下子興奮了,循著廣告指示的方向匆忙趕去。
          一踏進(jìn)陵園的彩坊,嗬,好一派南國風(fēng)光!花團(tuán)錦簇、熏風(fēng)飄香,映入眼簾的繽紛色彩,使人頓感精神爽朗。花叢中,一位仙女宛若從天而降,羅帶飄飄,玉臂輕揚,將朵朵鮮花灑向花會,灑向花城。
          在燈光雨絲的映射下,這仙女塑像周身珠光璀璨、溢彩流光,使游人恍如置身仙境之中。
          花會絢亮如晝,花艷奪目:那含嬌的杜鵑花、淡雅的水仙花、如火的雞冠花、清韻的秋菊花、蒼勁的冬梅花、似飛蝶的山茶、如落日的黃橘,還有那吊鐘、大麗、番薯花、金鐘花、墨蘭花……那些掛滿雨絲的花瓣兒,在微風(fēng)中閃閃爍爍,別有一番嬌態(tài)。幾只蝴蝶在花叢中翩翩飛舞,好像為百花傳遞著悄悄話,又像向賞花人炫耀著不夜的花城春色。啊,豈止是春色。在這里,花之家族不分春夏秋冬,蘋聚一堂,姹紫嫣紅,斗妍競艷。花會,花會,真可謂花之盛會了。
          正月十五雖已過去,但元宵的花燈依然通明,正為這春夜花會增添了錦花彩輝。當(dāng)我繞過花亭,登上曲回的拱橋,碧湖上的造型花燈似一幅奇麗的畫圖立于眼前,鬧海的哪吒從驚濤駭浪中躍身騰空,手舞乾坤圈,精神抖擻,正與老龍王廝殺搏斗,鏖戰(zhàn)不息。那水波里點點燈影,恰如哪吒翻江倒海震落的滿天繁星。
          賞花觀燈,真可謂人間快事,我在花和燈的海洋中徜徉,卻隱隱感到有些缺憾。我穿過綠蔭花徑向前尋覓著,抬頭遠(yuǎn)眺天低云暗,眼前是雄渾巍峨的景象:古木參天,樓閣拂云,樓臺上華燈燦燦,燈下游人如織,萬頭攢動。順著山坡近路登上樓臺,一陣?yán)滹L(fēng)撲來,頓感幾分寒意。在云雨模糊的視野里,我終于望見了巨大的圓形的廣州起義烈士陵墓。它高高聳立在起伏的山丘上,遠(yuǎn)遠(yuǎn)望去,枝丫相銜,影影綽綽,在暗淡的夜色里更令人肅然起敬。一邊是千嬌百媚的迎春花會,一邊是莊嚴(yán)肅穆的烈士陵墓,此情此景,怎不令人感慨萬分!
          雨,漸漸大了,衣服也快淋透了。同伴建議避避雨再走,于是,我們就在樓臺的石凳上坐下來休息。雨越來越急,雨點噼噼啪啪地敲打著芭蕉葉。芭蕉林里雖不見當(dāng)與未成的這大企業(yè)依價標(biāo)準(zhǔn),推動相關(guān)產(chǎn)業(yè)的實踐作用時間與內(nèi)心的成熟,成熟的守策成真該感謝花會的組織者,選擇了這樣一個環(huán)境。在烈士灑滿鮮血的土地上,舉行百花的聚會,在嚴(yán)冬肆虐過的地方,迎接春天的到來,這里面有著多么深刻的寓意。我真希望,游覽花城的人們,都能夠到這陵園花會來;只有在這里,才能真正認(rèn)識花城——這座美麗的英雄城市。
    (學(xué)生習(xí)作)      點評:本文讓讀者跟隨作者來了一次雨中賞花,但并不是簡單地沉溺于花香當(dāng)中,而是立足于更深刻的思考。開頭對于花城的介紹,做足了鋪墊,這與后文相互照應(yīng),今日花卉的綻放是對英雄的告慰,從過去的悲痛中迎接春天的到來,作者的心也跟著這座英雄城市久久不能平靜。

    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30引用:0難度:0.9
  • 2532.下列關(guān)于名著閱讀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250引用:3難度:0.7
  • 253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釋義。
    (1)北冥有魚
     

    (2)選賢與能
     

    (3)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才美不外見
     

    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13引用:2難度:0.7
  • 2534.閱讀下文,完成問題。
          黃忠字漢升,南陽人也。荊州牧劉表以為作中郎將,與表從子磐共守長沙攸縣。及曹公克荊州,假行裨將軍,仍就故任,統(tǒng)屬長沙太守韓玄。先主南定諸郡,忠遂委質(zhì),隨從入蜀。自葭萌受任,還攻劉璋,忠常先登陷陣,勇毅冠三軍。益州既定,拜為討虜將軍。建安二十四年,于漢中定軍山擊夏侯淵。淵眾基精,忠推鋒必進(jìn),勸率士卒,金鼓振天,歡聲動谷,一戰(zhàn)斬淵,淵軍大敗。遷征西將軍。是歲,先主為漢中王,欲用忠為后將軍,諸葛亮說先主曰:“忠之名望,素非關(guān)、馬之倫也,而今便令同列。馬、張在近,親見其功,尚可喻指;關(guān)遙聞之,恐必不悅,得無不可乎!”先主曰:“吾自當(dāng)解之?!彼炫c羽等齊位,賜爵關(guān)內(nèi)侯。追謚剛侯。
    (選自《三國志?蜀書六》,有刪改)【注釋】①假:臨時的,代理的。②委質(zhì):歸順,歸附。③葭萌:指葭萌關(guān)之戰(zhàn)。④推鋒:手持兵器沖鋒。⑤關(guān)、馬:指關(guān)羽、馬超。當(dāng)時關(guān)羽鎮(zhèn)守在外。
    (1)解釋句中加點的詞。
    ①益州
     

    與羽等齊位
     

    (2)下列有關(guān)古代文化常識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遷征西將軍”中的“遷”指“升官”,《岳陽樓記》中“遷客騷人,多會于此”中的“遷客”即升官之人。
    B.“建安二十四年”中的“建安”是漢獻(xiàn)帝的年號,“建安二十四年”是一種用帝王年號來紀(jì)年的方法。
    C.“金鼓振天”中“金鼓”即打仗時用于指揮進(jìn)退的軍鼓和銅鑼,“擊鼓”表示要進(jìn)攻,“鳴金”表示要收兵。
    D.“追謚剛侯”中“謚”是君主時代帝王、貴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跡所給予的稱號,如歐陽修謚號“文忠”。
    (3)文中的黃忠是一個怎樣的人?請用自己的話概括。

    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15引用:0難度:0.5
  • 2535.解釋下列句子中劃線詞的不同含義。
    ①食:
    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不飽,力不足
     

    ②策:
    之不以其道
     

    執(zhí)而臨之
     

    ③以:
    千里稱也
     

    策之不其道
     

    ④其:
    安求能千里也
     

    真無馬邪
     

    真不知馬也
     

    ⑤能:
    安求其千里也
     

    雖有千里之
     

    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17引用:4難度:0.6
  • 2536.課外拓展。
    觀第五泄記(節(jié)選)袁宏道      從山門右折,得石徑。數(shù)步,聞疾雷聲,心悸。山僧曰:“此瀑聲也。”疾趨,度石罅,瀑見,瀑行青壁間,撼山掉谷,噴雪直下,怒石橫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態(tài)愈偉,山行之極觀也游人坐欹巖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絲,虛空皆飾,至飛雨瀉崖,而猶不忍去。暮歸,各賦詩。所目既奇,思亦變幻?;泻雠9砩呱?,不知作何等語。
    [注釋]①第五泄:第五級瀑布。在今浙江諸暨境內(nèi),此處有五大瀑布,當(dāng)?shù)厝朔Q瀑布為“泄”,因此那座山也叫五泄山,是著名旅游勝地。②罅(xià):縫隙,裂隙。③掉:搖動。④怒石橫激;突兀的巖石,橫攔瀑布,激起水花。⑤掣折:轉(zhuǎn)折。⑥欹(qī):斜靠。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①疾
     

     

    ③從山門
     

    ③而不忍去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①數(shù)步,聞疾雷聲,心悸。
    ②游人坐欹巖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絲,虛空皆緯,至飛雨瀉崖,而猶不忍去。
    (3)請結(jié)合文本,比較《小石潭記》和《觀第五泄記》表達(dá)的情感的異同。

    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3引用:0難度:0.9
  • 2537.通過莊子與惠子的辯論可以看出兩個人的心境有什么不同?

    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9引用:2難度:0.7
  • 2538.閱讀文段,完成問題。
          物候?qū)W這門科學(xué)接近生物學(xué)中的生態(tài)學(xué)和氣象學(xué)中的農(nóng)業(yè)氣象學(xué)。物候?qū)W的研究首先是為了預(yù)報農(nóng)時,選擇播種日期。此外還有多方面的意義。物候資料對于安排農(nóng)作物區(qū)劃,確定造林和采集樹木種子的日期,很有參考價值,還可以利用來引種植物到物候條件相同的地區(qū),也可以利用來避免或減輕害蟲的侵害。我國有很大面積的山區(qū)土地可以耕種,而山區(qū)的氣候、土壤對農(nóng)作物的適應(yīng)情況,有很多地方還有待調(diào)查。為了便利山區(qū)的農(nóng)業(yè)發(fā)展,開展山區(qū)物候觀測是必要的。
    (1)研究物候?qū)W有什么意義?
    (2)物候?qū)W的意義按什么順序安排?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來?

    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3引用:1難度:0.5
  • 2539.根據(jù)你對課文《應(yīng)有格物致知精神》的理解,思考問題。
    (1)《大學(xué)》里“格物致知”的含義是什么?作者所說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義是什么?
    (2)判斷一個人是否具備“格物致知”精神的關(guān)鍵是什么?
    (3)本文主要探討的是什么問題?作者的結(jié)論是什么?

    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3引用:1難度:0.4
  • 2540.下列句子中對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h2>

    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32引用:0難度:0.8
login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