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dāng)前位置: 章節(jié)挑題

請展開查看知識點列表

>
<
人教版: 九年級上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人教版(2024) 北師大版 北師大版(2024) 華東師大版 華東師大版(2024) 蘇科版 蘇科版(2024) 湘教版 湘教版(2024) 青島版 青島版(2024) 浙教版 浙教版(2024) 冀教版 冀教版(2024) 滬科版 滬科版(2024) 魯教五四版 魯教五四版(2024) 北京課改版 北京課改版(2024) 滬教五四版 滬教五四版(2024) 人教五四版 人教五四版(2024)
年級
七年級上 七年級下 八年級上 八年級下 九年級上 九年級下
更多>>
已完結(jié)
63個知識點 專項突破 高效備考 全國通用
瀏覽次數(shù):1674 更新:2025年07月11日
已完結(jié)
熱點預(yù)測 中考復(fù)習(xí) 熱搜題專練
瀏覽次數(shù):1209 更新:2025年07月09日
  • 851.已知△ABC中,M為BC的中點,直線m繞點A旋轉(zhuǎn),過B、M、C分別作BD⊥m于D,ME⊥m于E,CF⊥m于F.
    (1)當(dāng)直線m經(jīng)過B點時,如圖1,易證EM=
    1
    2
    CF.(不需證明)
    (2)當(dāng)直線m不經(jīng)過B點,旋轉(zhuǎn)到如圖2、圖3的位置時,線段BD、ME、CF之間有怎樣的數(shù)量關(guān)系?請直接寫出你的猜想,并選擇一種情況加以證明.

    發(fā)布:2025/6/24 5:30:3組卷:1824引用:56難度:0.3
  • 852.在同一平面內(nèi),△ABC和△ABD如圖①放置,其中AB=BD.
    小明做了如下操作:
    將△ABC繞著邊AC的中點旋轉(zhuǎn)180°得到△CEA,將△ABD繞著邊AD的中點旋轉(zhuǎn)180°得到△DFA,如圖②,請完成下列問題:
    (1)試猜想四邊形ABDF是什么特殊四邊形,并說明理由;
    (2)連接EF,CD,如圖③,求證:四邊形CDEF是平行四邊形.

    發(fā)布:2025/6/24 5:30:3組卷:1153引用:63難度:0.3
  • 853.一個圓錐的母線長是9,底面圓的半徑是6,則這個圓錐的側(cè)面積是( ?。?/h2>

    發(fā)布:2025/6/24 5:30:3組卷:226引用:49難度:0.9
  • 854.填空:x2-4x+3=(x-
     
    2-1.

    發(fā)布:2025/6/24 5:30:3組卷:1138引用:47難度:0.9
  • 855.如圖,⊙O是△ABC的外接圓,∠ACO=45°,則∠B的度數(shù)為(  )

    發(fā)布:2025/6/24 5:30:3組卷:2207引用:71難度:0.9
  • 856.閱讀材料:如圖1,在平面直角坐標(biāo)系中,A、B兩點的坐標(biāo)分別為A(x1,y1),B(x2,y2),AB中點P的坐標(biāo)為(xp,yp).由xp-x1=x2-xp,得xp=
    x
    1
    +
    x
    2
    2
    ,同理yp=
    y
    1
    +
    y
    2
    2
    ,所以AB的中點坐標(biāo)為
    x
    1
    +
    x
    2
    2
    ,
    y
    1
    +
    y
    2
    2
    .由勾股定理得AB2=
    x
    2
    -
    x
    1
    2
    +
    y
    2
    -
    y
    1
    2
    ,所以A、B兩點間的距離公式為AB=
    x
    2
    -
    x
    1
    2
    +
    y
    2
    -
    y
    1
    2

    注:上述公式對A、B在平面直角坐標(biāo)系中其它位置也成立.
    解答下列問題:
    如圖2,直線l:y=2x+2與拋物線y=2x2交于A、B兩點,P為AB的中點,過P作x軸的垂線交拋物線于點C.
    (1)求A、B兩點的坐標(biāo)及C點的坐標(biāo);
    (2)連接AB、AC,求證△ABC為直角三角形;
    (3)將直線l平移到C點時得到直線l′,求兩直線l與l′的距離.

    發(fā)布:2025/6/24 5:30:3組卷:681引用:58難度:0.5
  • 857.已知:如圖,AB為⊙O的直徑,點C、D在⊙O上,且BC=6cm,AC=8cm,∠ABD=45°.
    (1)求BD的長;
    (2)求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

    發(fā)布:2025/6/24 5:0:2組卷:1139引用:88難度:0.5
  • 858.如圖,已知拋物線y=
    1
    2
    x2+bx+c(b,c是常數(shù),且c<0)與x軸分別交于點A、B(點A位于點B的左側(cè)),與y軸的負(fù)半軸交于點C,點A的坐標(biāo)為(-1,0).
    (1)b=
     
    ,點B的橫坐標(biāo)為
     
    (上述結(jié)果均用含c的代數(shù)式表示);
    (2)連接BC,過點A作直線AE∥BC,與拋物線y=
    1
    2
    x2+bx+c交于點E,點D是x軸上的一點,其坐標(biāo)為(2,0).當(dāng)C,D,E三點在同一直線上時,求拋物線的解析式;
    (3)在(2)條件下,點P是x軸下方的拋物線上的一個動點,連接PB,PC,設(shè)所得△PBC的面積為S.
    ①求S的取值范圍;
    ②若△PBC的面積S為整數(shù),則這樣的△PBC共有
     
    個.

    發(fā)布:2025/6/24 5:0:2組卷:1827引用:63難度:0.5
  • 859.如圖是一個幾何體的三視圖,這個幾何體是
     
    ,它的側(cè)面積是
     
    (結(jié)果不取近似值).

    發(fā)布:2025/6/24 5:0:2組卷:166引用:41難度:0.5
  • 860.如圖①,已知拋物線y=ax2+bx+c經(jīng)過點A(0,3),B(3,0),C(4,3).
    (1)求拋物線的函數(shù)表達式;
    (2)求拋物線的頂點坐標(biāo)和對稱軸;
    (3)把拋物線向上平移,使得頂點落在x軸上,直接寫出兩條拋物線、對稱軸和y軸圍成的圖形的面積S(圖②中陰影部分).

    發(fā)布:2025/6/24 5:0:2組卷:3473引用:63難度:0.5
login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