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欲研究大鼠皮膚移植后的皮膚存活率,某同學提出了下面的實驗思路。請以皮膚存活率為指標,預測實驗結果并進行分析。
(要求與說明:A、B系大鼠即為A、B品系大鼠。實驗條件適宜。皮膚存活率是指移植存活的皮膚片數(shù)占總移植皮膚片數(shù)的百分比。排斥反應指移植物作為“非己”成分被免疫系統(tǒng)識別、破壞和清除的免疫反應)
實驗思路:
(1)實驗分組與處理:
組1:取A系大鼠的皮膚片移植到自身的另一部位。
組2:取A系大鼠的皮膚片移植到B系大鼠。
組3:取與組2相同處理并出現(xiàn)排斥反應后的B系大鼠的T淋巴細胞,注射到未處理的B系大鼠并將A系大鼠的皮膚片移植到該大鼠。
(2)將上述各組若干只處理后的大鼠進行飼養(yǎng),每隔一定時間觀測皮膚片的存活狀況并記錄,計算皮膚存活率。
回答下列問題:
(1)預測實驗結果(以坐標曲線圖形式 表示實驗結果,其中橫坐標為皮膚移植后時間):
。
(2)分析與討論:
①上述實驗思路中,移植皮膚的受體大鼠是
A、B系大鼠
A、B系大鼠
。
②為了進一步驗證大鼠對移植皮膚起排斥反應的主要是T淋巴細胞,在實驗思路的分組和處理中,若設置組4,其處理是給予大鼠免疫抑制劑,再移植皮膚片,用免疫抑制劑處理的理由是
抑制T淋巴細胞的增殖及功能,延長移植皮膚的存活時間
抑制T淋巴細胞的增殖及功能,延長移植皮膚的存活時間
,還可設置組5,其處理是
切除大鼠的胸腺,再移植皮膚
切除大鼠的胸腺,再移植皮膚
,理由是
切除胸腺后,T淋巴細胞數(shù)量減少,延長移植皮膚的存活時間
切除胸腺后,T淋巴細胞數(shù)量減少,延長移植皮膚的存活時間
。
③效應細胞毒性T細胞的生物學功能有
對抗被病原體感染的細胞和癌細胞,對抗移植器官的異體細胞
對抗被病原體感染的細胞和癌細胞,對抗移植器官的異體細胞
。

【答案】;A、B系大鼠;抑制T淋巴細胞的增殖及功能,延長移植皮膚的存活時間;切除大鼠的胸腺,再移植皮膚;切除胸腺后,T淋巴細胞數(shù)量減少,延長移植皮膚的存活時間;對抗被病原體感染的細胞和癌細胞,對抗移植器官的異體細胞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264引用:6難度:0.6
相似題
  • 1.“退伍軍人桿菌”是一類在侵入人體后大部分時間停留在人體細胞內(nèi)(特別是吞噬細胞),并繁殖的病原菌.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發(fā)布:2025/1/3 8:0:1組卷:1引用:2難度:0.7
  • 2.新型冠狀病毒曾被稱為“類SARS病毒”。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患者出現(xiàn)的癥狀類似非典,感染者會出現(xiàn)急性、嚴重呼吸道疾病,伴有發(fā)熱、咳嗽、氣短及呼吸困難,嚴重時會出現(xiàn)腎功能衰竭和死亡。請回答下列問題:
    (1)新型冠狀病毒侵入人體內(nèi),首先要突破保衛(wèi)人體的第一道防線和第二道防線,這兩道防線人人都有,也不針對某一類特定病原體,因此叫做
     
    免疫。
     
    是保衛(wèi)人體的第一道防線,第二道防線是由體液中的
     
    (如溶菌酶)和
     
    等組成的。
    (2)新型冠狀病毒侵入人體內(nèi)寄生在宿主細胞中,此時就需要人體的第三道防線起作用,該道防線的特點是
     
    ,稱為
     
    免疫。新冠病毒侵入細胞后主要需要T淋巴細胞起作用,T淋巴細胞分為
     
     
    等。
    (3)人體呼吸中樞位于
     
    (填“大腦”“小腦”或“腦干”)。從細胞的生命歷程來說,被感染的宿主細胞的清除過程為
     

    發(fā)布:2025/1/10 8:0:1組卷:4引用:1難度:0.6
  • 3.世界衛(wèi)生組織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命名為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新型冠狀病毒曾被稱為“類SARS病毒”。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患者出現(xiàn)的癥狀類似非典,感染者會出現(xiàn)急性、嚴重呼吸道疾病,伴有發(fā)熱、咳嗽、氣短及呼吸困難,嚴重時會出現(xiàn)腎功能衰竭和死亡。請回答下列問題:
    (1)新型冠狀病毒侵入人體內(nèi),首先要突破保衛(wèi)人體的第一道防線和第二道防線,這兩道防線人人都有,也不針對某一類特定病原體,因此叫做
     
    免疫。其中第二道防線是由體液中的
     
    (如溶菌酶)和
     
    等組成的。
    (2)新型冠狀病毒侵入人體內(nèi)寄生在宿主細胞中,
     
    能識別被寄生的宿主細胞,并與之密切接觸,使宿主細胞裂解死亡,新型冠狀病毒被釋放出來,而后會被
     
    免疫產(chǎn)生的
     
    所凝集,使之失去侵染能力,最后被吞噬細胞吞噬消化。
    (3)從細胞的生命歷程來說,被感染的宿主細胞的清除過程稱為
     

    (4)人感染新型肺炎冠狀病毒后,經(jīng)常出現(xiàn)發(fā)熱癥狀,原因之一是淋巴因子刺激了下丘腦中的
     
    中樞,使有關腺體分泌的
     
    激素和腎上腺素的量增加,從而使產(chǎn)熱增加。
    (5)感冒發(fā)熱飲水較多后血漿滲透壓下降,會刺激下丘腦中的
     
    興奮進而導致尿量增加,利于毒素排出體外。

    發(fā)布:2025/1/10 8:0:1組卷:11引用:2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