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出下面有誤的表述,并簡要說明理由。
A.《紅星照耀中國》客觀地報道了共產黨和紅軍的真實情況,使西方人全面地了解到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真實生活。
B.《紅星照耀中國》的作者跟隨中國工農紅軍一起長征并向全世界報道了這一舉世無雙的軍事壯舉。
C.《長征》以長征的時間推進和地域轉換為基本架構,從1934年10月甘肅會寧突圍寫到1936年10月貴州甘溪勝利會師,完整地展現(xiàn)了分散在不同地域的紅軍歷盡艱險轉戰(zhàn)大半個中國的歷史。
D.作為一部紀實文學作品,《長征》在遵循真實性原則的前提下,其還有著濃厚的文學色彩。
E.《飛向太空港》以實地采訪獲得的第一手資料為支撐,講述中國航天事業(yè)從無到有,由弱到強,沿著自力更生、自主創(chuàng)新的道路不斷發(fā)展。
F.《飛向太空港》以局部描摹的形式來展現(xiàn)我國第一次發(fā)射國外商業(yè)衛(wèi)星的全過程,刻畫了一群默默耕耘的航天人形象。
(1)有誤表述:BB;理由:《紅星照耀中國》的作者斯諾沒有跟隨中國工農紅軍一起長征《紅星照耀中國》的作者斯諾沒有跟隨中國工農紅軍一起長征。
(2)有誤表述:CC;理由:長征的時間推進是從1934年10月貴州甘溪突圍寫到1936年10月甘肅會寧勝利會師長征的時間推進是從1934年10月貴州甘溪突圍寫到1936年10月甘肅會寧勝利會師。
(3)有誤表述:FF;理由:《飛向太空港》是全景式地描繪了我國第一次發(fā)射國外商業(yè)衛(wèi)星的全過程《飛向太空港》是全景式地描繪了我國第一次發(fā)射國外商業(yè)衛(wèi)星的全過程。
【答案】B;《紅星照耀中國》的作者斯諾沒有跟隨中國工農紅軍一起長征;C;長征的時間推進是從1934年10月貴州甘溪突圍寫到1936年10月甘肅會寧勝利會師;F;《飛向太空港》是全景式地描繪了我國第一次發(fā)射國外商業(yè)衛(wèi)星的全過程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9/4 5:0:8組卷:8引用:2難度:0.7
相似題
-
1.閱讀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問題。
(A)紅軍告訴我,除了在川西的經驗以外,他們到處受到農民群眾的歡迎。他們大軍未到,名聲早就已經傳到,常常有被壓迫農民派代表團來要求他們繞道到他們鄉(xiāng)里去“解放”他們。當然,他們對紅軍的政綱是很少有什么概念的,他們只知道這是一支“窮人的軍隊”。這就夠了。毛澤東笑著告訴我有一個這樣的代表團來歡迎“蘇維埃先生”!但是這些人并不比福建軍閥盧興邦更無知,后者曾在他統(tǒng)轄的境內出了一張告示,懸賞“緝拿蘇維埃,死活不論”。
(B)必須在敵人援軍到達之前把橋占領。于是再一次征求志愿人員。紅軍戰(zhàn)士一個個站出來愿意冒生命危險,于是在報名的人中最后選了三十個人。他們身上背了毛瑟槍和手榴彈,馬上就爬到沸騰的河流上去了,緊緊地抓住了鐵索一步一抓地前進。紅軍機槍向敵軍碉堡開火,子彈都飛迸在橋頭堡上。敵軍也以機槍回報,狙擊手向著在河流上空搖晃地向他們慢慢爬行前進的紅軍射擊。第一個戰(zhàn)士中了彈,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著又有第二個,第三個。但是別的人越來越爬近到橋中央,橋上的木板對這些敢死隊起了一點保護作用,敵人的大部分子彈都迸了開去,或者落在對岸的懸崖上。
(1)以上文字選自
(2)根據(jù)兩段選文內容簡要概括“紅軍”的特點。發(fā)布:2024/12/27 2:0:1組卷:24引用:4難度:0.6 -
2.某班舉行“整本書閱讀”活動,請你參與其中,根據(jù)要求完成下面小題。請根據(jù)閱讀積累,將閱讀記錄卡補充完整。
閱讀記錄卡 書名:《紅星照耀中國》
作者:(1)
國籍:美國
標題解讀:作者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紅色中國”發(fā)生、發(fā)展的原因,以毋庸置疑的事實向全世界宣告:(2)書名:《昆蟲記》
作者:法布爾
國籍:(3)
作品內容:法布爾根據(jù)觀察獲得第一手材料,將昆蟲鮮為人知的生活習性生動地描寫出來,使人們得以了解昆蟲的真實生活情景。如(4)發(fā)布:2024/12/27 2:30:1組卷:27引用:4難度:0.8 -
3.下面是《紅星照耀中國》相關內容的敘述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h2>
發(fā)布:2024/12/27 2:0:1組卷:22引用:2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