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藜可在含鹽量0.6%以上的條件下生長,是耐鹽堿基因開發(fā)的理想材料。若將濱藜的耐鹽堿基因轉移到水稻等農作物體內,將會大大提高水稻等農作物的種植面積?;卮鹣铝袉栴}:
(1)從濱藜中獲得耐鹽堿基因需要限制性核酸內切(或限制)限制性核酸內切(或限制)酶處理,然后與含四環(huán)素抗性基因的Ti質粒連接構建重組質粒(或重組DNA分子)重組質粒(或重組DNA分子),并導入農桿菌。在含有四環(huán)素的固體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目的是篩選出導入重組質粒的農桿菌篩選出導入重組質粒的農桿菌。
(2)用農桿菌感染時,應優(yōu)先選用水稻受傷的受傷的(填“受傷的”或“完好的”)葉片與含重組質粒的農桿菌共同培養(yǎng),選用這種葉片的理由是葉片傷口處的細胞釋放出大量酚類物質,可吸引農桿菌移向這些細胞葉片傷口處的細胞釋放出大量酚類物質,可吸引農桿菌移向這些細胞。
(3)導入耐鹽堿基因的植株細胞經過脫分化脫分化形成愈傷組織,然后再分化再分化形成胚狀體,繼續(xù)發(fā)育形成轉基因水稻幼苗。
(4)將生長至4葉期的轉基因幼苗轉入高濃度的NaCl溶液(含鹽量0.6%以上)中培養(yǎng),進行耐鹽實驗,用非轉基因幼苗作為對照。培養(yǎng)30天后觀察兩者的存活率差異。若轉基因植株存活率明顯高于非轉基因植株轉基因植株存活率明顯高于非轉基因植株,則說明轉基因植株獲得了耐鹽特性。
【考點】基因工程的操作過程綜合.
【答案】限制性核酸內切(或限制);重組質粒(或重組DNA分子);篩選出導入重組質粒的農桿菌;受傷的;葉片傷口處的細胞釋放出大量酚類物質,可吸引農桿菌移向這些細胞;脫分化;再分化;轉基因植株存活率明顯高于非轉基因植株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9引用:2難度:0.7
相似題
-
1.下列有關基因工程技術和蛋白質工程技術敘述正確的是( )
發(fā)布:2025/1/5 8:0:1組卷:6引用:1難度:0.7 -
2.下列有關基因工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發(fā)布:2024/12/31 5:0:5組卷:3引用:2難度:0.7 -
3.幾丁質是許多真菌細胞壁的重要成分,幾丁質酶可催化幾丁質水解。通過基因工程將幾丁質酶基因轉入植物體內,可增強其抗真菌病的能力?;卮鹣铝袉栴}:
(1)基因工程中所用的目的基因可以人工合成,也可以從基因文庫中獲得。基因文庫包括
(2)生物體細胞內的DNA復制開始時,解開DNA雙鏈的酶是
(3)DNA連接酶是將兩個DNA片段連接起來的酶,常見的有
(4)提取RNA時,提取液中需添加RNA酶抑制劑,其目的是
(5)若獲得的轉基因植株(幾丁質酶基因已經整合到植物的基因組中)抗真菌病的能力沒有提高,根據中心法則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是發(fā)布:2025/1/5 8:0:1組卷:2引用:2難度:0.6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