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題詳情

請閱讀下面古詩文,完成各題。
馬說
韓愈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1)請給下列句中的加點字標注拼音。
辱于奴隸人之手  
②才美不外  
虛混太清  
(2)一詞多義是漢語中常見的現象。下列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C
C

A.不以千里 心如意
B.雖有名馬 一見如
C.執(zhí)策而 淵羨魚
D.欲無舟楫 剛柔并
(3)完成下列語句的翻譯。
①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翻譯:
想要和一般的馬一樣尚且辦不到
想要和一般的馬一樣尚且辦不到
,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②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翻譯:
難道果真沒有千里馬嗎
難道果真沒有千里馬嗎
?其實是他們真不識得千里馬?。?br />(4)對比閱讀是學習古詩文的好方法,請將下面的表格補充完整。
選文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馬說
修辭運用 “欲濟無舟楫”運用比喻修辭,以想渡湖卻沒有船只,比喻①
想做官而沒有人引薦
想做官而沒有人引薦
,婉轉而巧妙。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運用②
排比
排比
的修辭,把“食馬者”的平庸無能寫得淋漓盡致。
內容賞析 這首投贈詩寫出了洞庭湖煙波浩渺,水天合一的宏偉氣象,含蓄地表達了詩人渴望從政的心愿。 本文以千里馬不遇伯樂,比喻賢才難遇明主,寄托了作者③
懷才不遇,壯志難酬之情和對統(tǒng)治者不識人才埋沒人才的憤懣控訴。
懷才不遇,壯志難酬之情和對統(tǒng)治者不識人才埋沒人才的憤懣控訴。

【答案】C;想要和一般的馬一樣尚且辦不到;難道果真沒有千里馬嗎;想做官而沒有人引薦;排比;懷才不遇,壯志難酬之情和對統(tǒng)治者不識人才埋沒人才的憤懣控訴。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4難度:0.4
相似題
  • 1.閱讀(甲)(乙)兩選文,按要求完成小題。
    (甲)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乙)      子墨子曰:“萬事莫貴于義。今(如果)謂人曰:‘予子冠履而斷子之手足子為(愿意)之乎?’必不為,何故?則冠履不若手足之貴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殺子之身,子為之乎?’必不為,何故?則天下不若身之貴也。爭一言以相殺,是義貴于其身也。故曰:萬事莫貴于義也……”
    (1)選出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
     

    A.是亦不可以 轉轉不(《河中石獸》)
    B.此之謂失本心 回也不改樂(《(論語)十二章》)
    C.萬事莫貴 以美徐公(《鄒忌諷齊王納諫》)
    D.予子 既加(《送東陽馬生序》)
    (2)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
    予 子 冠 履 而 斷 子 之 手 足 子 為 之 乎?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非獨賢者有是心也。
    ②萬事莫貴于義也。
    (4)甲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與乙文中表達了同樣的觀點。你認為兩文中的“義”的內涵是什么?今天我們還有堅持的必要嗎?為什么?

    發(fā)布:2024/12/27 1:30:1組卷:14引用:3難度:0.5
  • 2.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魚,我所欲也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1)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我所欲也/是進憂(范仲淹《岳陽樓記》)
    B.魚而取熊掌者也/屋儼然(陶淵明《桃花源記》)
    C.所惡有甚死者/萬鐘我何加焉
    D.所識窮乏者我與/一狼骨止(蒲松齡《狼》)
    (2)結合文章語句,賞析本文的語言特色。

    發(fā)布:2024/12/27 1:30:1組卷:6引用:3難度:0.5
  • 3.請閱讀下面的古詩文,完成問題。
    己亥雜詩(其五)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陋室銘
    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鬃釉疲汉温??
    (1)讀準字音,是閱讀古詩文的第一步。請給下列句中的加點字標注讀音。
    ①吟鞭東指天涯  
    ②可以調素琴  
    (2)一詞多義是漢語中的常見現象。下列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有仙則名/不可
    B.惟吾馨/高望重
    C.談笑有儒/哀遍野
    D.可以調琴/不相識
    (3)完成下列語句的翻譯。
    ①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翻譯:苔痕蔓延到臺階上,使臺階都綠了;
     

    ②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4)比較閱讀是學習古詩文的好方法,請結合選文將下面的表格補充完整。
    選文 相關名句積累 名句賞析
    己亥雜詩
    (其五)
     
    通過比喻的修辭手法,表現了詩人②
     
    陋室銘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通過③
     
    的手法,表現了作者與諸葛亮和揚雄一樣有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志趣

    發(fā)布:2024/12/27 2:0:1組卷:7引用:3難度:0.9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