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問題。
材料一:如果把八只同樣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拿一根細棒用相同的力依次敲打杯子,可以發(fā)現聲音的①(“音調”或“響度”)和盛水量有關。如果調節(jié)適當,可演奏簡單的樂譜,由此我們不難知道古代“編鐘”的道理。
材料二:許多年前,“馬可波多”號帆船在“火地島”失蹤,經過多年的研究,揭開了“死亡之謎”,他們都是死于亞聲,這是一種人耳聽不到的聲音(人耳能聽到聲音的頻率范圍為20Hz~20000Hz),頻率較低,而人的內臟的固有頻率和亞聲波極為相似,當二者相同時,會形成內臟的共振,嚴重時,把內臟振壞而喪生。
材料三:氣溫影響著地面附近的空氣狀況,氣溫越高,地面附近空氣變得越稀薄,聲音在其中的傳播速度越快,因而聲速與氣溫有關。晴天的中午,地表迅速升溫,地表附近的氣溫比上層的氣溫高,聲音在地表附近的傳播速度比上層快,所以地面上的聲源發(fā)出的聲音向四周傳播時是向上拐彎的。
問題:
(1)請你將上面材料中①處補上恰當的文字:①音調音調;
(2)材料二中的亞聲是指我們學過的 次聲波次聲波(選填“超聲波”或“次聲波”);
(3)從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人體內臟的固有頻率大致低于 2020Hz;
(4)赤日炎炎,在沙漠里即使相距不太遠的人也難以聽清對方的大聲喊叫。從材料三中可以知道,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聲音傳播時向 上上(上/下)拐彎。
【考點】超聲波與次聲波.
【答案】音調;次聲波;20;上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87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