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氯廢水是造成水體富營養(yǎng)化的原因之一、其中氮元素多以NH+4和NH3?H2O的形式存在。某工廠設計如下流程處理氨氯廢水:
已知:余氯廢水中含有未反應完的NaClO,不含氮元素;達標廢水中氯元素以Cl-形式存在。回答下列問題:
(1)檢驗達標廢水中的Cl-的操作及現(xiàn)象為 取少量余氯廢水于試管中,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銀,若有白色沉淀,則含有Cl-取少量余氯廢水于試管中,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銀,若有白色沉淀,則含有Cl-。
(2)過程①的目的是將NH+4轉化為NH3?H2O,并通過鼓入大量熱空氣將NH3吹出。生成NH3?H2O的離子方程式為 NH+4+OH- 加熱 NH3↑+H2ONH+4+OH- 加熱 NH3↑+H2O;鼓入熱空氣能將NH3吹出的原因是 能降低NH3的溶解度,以便于NH3揮發(fā)逸出能降低NH3的溶解度,以便于NH3揮發(fā)逸出。
(3)過程②加入NaClO可將廢水中的NH3?H2O轉化為無毒氣體,反應方程式為:3NaClO+2NH3?H2O=3NaCl+N2↑+5H2O,請用雙線橋分析該反應 (要求在“橋”上標出:化合價升/降、得/失電子數(shù),被氧化/還原)。
(4)過程③中溶液X可能是 bb(填標號)。
a.KOH溶液
b.Na2SO3溶液
c.KMnO4溶液
d.NaCl溶液
NH
+
4
NH
+
4
NH
+
4
加熱
NH
+
4
加熱
【考點】“三廢”處理與環(huán)境保護.
【答案】取少量余氯廢水于試管中,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銀,若有白色沉淀,則含有Cl-;+OH- NH3↑+H2O;能降低NH3的溶解度,以便于NH3揮發(fā)逸出;;b
NH
+
4
加熱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17引用:1難度:0.6
相似題
-
1.右圖是某燃煤發(fā)電廠處理廢氣的裝置示意圖.裝置內(nèi)發(fā)生的主要反應中不含( ?。?/h2>
發(fā)布:2024/12/30 4:0:1組卷:328引用:16難度:0.9 -
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h2>
發(fā)布:2024/12/30 5:30:2組卷:24引用:2難度:0.9 -
3.工業(yè)上常用微生物法、吸收法、電解法、還原法等消除硫、氮等引起的污染。
(1)微生物法脫硫
富含有機物的弱酸性廢水在SBR細菌作用下產(chǎn)生CH3COOH、H2等物質,可將廢水中還原為H2S,同時用N2或CO2將H2S從水中吹出,再用堿液吸收。SO2-4
①的空間構型為SO2-4
②CH3COOH與在SBR細菌作用下生成CO2和H2S的離子方程式為SO2-4
③將H2S從水中吹出時,用CO2比N2效果更好,其原因是
(2)吸收法脫硫
煙氣中的SO2可以用“亞硫酸銨吸收法”處理,發(fā)生的反應為(NH4)2SO3+SO2+H2O═2NH4HSO3,測得25℃時溶液pH與各組分物質的量分數(shù)的變化關系如圖-1所示.b點時溶液pH=7,則n():n(NH+4)=HSO-3
(3)電解法脫硫
用NaOH吸收后SO2,所得NaHSO3溶液經(jīng)電解后可制取Na2S2O4溶液,反應裝置如圖-2所示。電解時每有1molS2生成有O2-4
(4)還原法脫氮
用催化劑協(xié)同納米零價鐵去除水體中。其催化還原反應的過程如圖-3所示。NO-3
①該反應機理中生成N2的過程可描述為
②過程中去除率及N2生成率如圖-4所示,為有效降低水體中氮元素的含量,宜調整水體pH為4.2,當pH<4.2時,隨pH減小,N2生成率逐漸降低的原因是NO-3發(fā)布:2024/12/30 5:30:2組卷:39引用:4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