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請從認識物質(zhì)的視角認識二氧化碳。
(一)變化與性質(zhì)
二氧化碳是一種重要的化學物質(zhì),請完成下表的轉(zhuǎn)化關系。
【注意:填寫化學式,每空填1例,且物質(zhì)不得重復】
(1)CC;(2)O2O2;(3)COCO;(4)H2OH2O。
(二)制取與收集
(1)實驗室用無棉花的裝置A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是 2KClO3MnO2△2KCl+3O2↑2KClO3MnO2△2KCl+3O2↑。
(2)實驗室用大理石與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為 CaCO3+2HCl=CaCl2+H2O+CO2↑CaCO3+2HCl=CaCl2+H2O+CO2↑。
(3)裝置B的主要優(yōu)點是 控制反應的發(fā)生與停止控制反應的發(fā)生與停止。
(4)實驗室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且不與空氣成分反應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且不與空氣成分反應。
(三)檢驗與除雜
(1)實驗室常用澄清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請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CO2+Ca(OH)2=CaCO3↓+H2O。
(2)設計實驗除去CO2中少量的CO,并完成下表。
M
n
O
2
△
M
n
O
2
△
實驗步驟 | 結(jié)論或解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
將混合氣體通入灼熱的裝有氧化銅的玻璃管中 將混合氣體通入灼熱的裝有氧化銅的玻璃管中
|
CO+CuO △ CO+CuO
△ |
①SO2可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②SO2可使品紅溶液的紅色褪去,而CO2不能;
③SO2可與酸性KMnO4溶液反應使其褪色,而CO2不能。
請根據(jù)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實驗表明濃硫酸與木條在加熱的條件下能發(fā)生反應,生成CO2、SO2和H2O。若要證明產(chǎn)物中既有CO2也有SO2,需使用下列A、B兩套裝置。
正確的組裝順序是
AB
AB
(填字母)。裝置A中品紅溶液Ⅰ的作用是 檢驗產(chǎn)物中是否有二氧化硫
檢驗產(chǎn)物中是否有二氧化硫
。品紅溶液Ⅱ的作用是 檢驗二氧化硫是否被除凈
檢驗二氧化硫是否被除凈
。【答案】C;O2;CO;H2O;2KClO32KCl+3O2↑;CaCO3+2HCl=CaCl2+H2O+CO2↑;控制反應的發(fā)生與停止;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且不與空氣成分反應;CO2+Ca(OH)2=CaCO3↓+H2O;將混合氣體通入灼熱的裝有氧化銅的玻璃管中;CO+CuO Cu+O2;AB;檢驗產(chǎn)物中是否有二氧化硫;檢驗二氧化硫是否被除凈
M
n
O
2
△
△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112引用:1難度:0.6
相似題
-
1.可用同一化學原理解釋的現(xiàn)象是( )
①久置的石灰水,液面上出現(xiàn)一層硬殼狀薄膜
②通過吸管向澄清的石灰水中不斷吹入由人體呼出的氣體后,石灰水變渾濁
③為了使石灰漿刷過的墻壁快點干,在室內(nèi)生起一盆炭火,開始時墻壁反而潮濕
④用鹽酸證明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發(fā)布:2024/9/5 1:0:8組卷:43引用:2難度:0.9 -
2.以二氧化碳為例,學習科學家研究物質(zhì)的方法。
(1)1630年,海爾蒙特發(fā)現(xiàn)二氧化碳能使燃著蠟燭熄滅,該變化體現(xiàn)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是
(2)1755年,布萊克第一個運用定量方法研究二氧化碳,研究的主要過程如圖:
①白堊充分煅燒后(雜質(zhì)不參與反應),固體減少的質(zhì)量即為
②步驟Ⅲ生成的白色固體是
③實驗室制取氣體部分儀器與裝置如圖:
實驗室制備二氧化碳的符號表達式是
(3)1766年,卡文迪許測得:1體積水約能溶解1體積二氧化碳。圖4所示針筒內(nèi)二氧化碳與水充分混合后,針筒內(nèi)的上液面將停留在
(4)圖5為模擬伯格曼實驗,試管(②的現(xiàn)象為發(fā)布:2024/10/3 1:0:1組卷:233引用:1難度:0.5 -
3.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從存在、性質(zhì)、用途、制取等方面對二氧化碳進行了研究,較全面地認識了二氧化碳。請回答下列問題:
(1)二氧化碳和水一樣,也有三種狀態(tài)。固態(tài)二氧化碳升華時的熱量變化為
(2)用澄清石灰水可檢驗二氧化碳,體現(xiàn)的化學原理為
(3)與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不同,工業(yè)制取二氧化碳采用高溫煅燒石灰石,碳酸鈣在高溫條件下會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該反應為
(4)二氧化碳可用于制汽水、滅火,請寫出二氧化碳的另一種用途
(5)“碳達峰”中的碳是指二氧化碳,從碳循環(huán)視角看,會導致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過程有發(fā)布:2024/11/2 8:0:1組卷:10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