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和科學的睡眠對健康尤為重要。為使同學們充分認識到睡眠的重要性,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小白鼠進行了兩個相關實驗。
實驗一:探究睡眠干擾對小白鼠記憶力的影響
①訓練小白鼠,選取健康狀況等相同的小白鼠進行為期一周的走迷宮訓練。
②實驗分組,一周訓練結束后,連續(xù)三天對每只小白鼠進行10次走迷宮測試,記錄成功通過迷宮的次數(shù)和用時,并計算出每只小白鼠平均成功次數(shù)和平均用時。將在走迷宮測試中平均成功次數(shù)和用時最接近的兩只小白鼠分為1組,共準備5組。
③預備實驗,隨機選取每組中的一只小白鼠,共5只正常休息;另外5只用電動玩具球進行24小時睡眠干擾。
④實驗測試,預備實驗結束后,分別對每只小白鼠進行10次測試,記錄小白鼠成功通過迷宮的次數(shù)和時間,結果如下:
編號 | 1組 | 2組 | 3組 | 4組 | 5組 | |||||
平均 | 睡覺 | 干擾 | 睡覺 | 干擾 | 睡覺 | 干擾 | 睡覺 | 干擾 | 睡覺 | 干擾 |
成功次數(shù) | 8 | 7 | 9 | 5 | 7 | 5 | 8 | 4 | 9 | 6 |
用時 | 1′30 | 3′01 | 1′04 | 1′35 | 2′04 | 2′43 | 1′14 | 3′01 | 1′23 | 2′04 |
以60℃熱輻射刺激小白鼠尾巴,測定從實施熱刺激到小白鼠因感到疼痛而甩尾的反應時間。結果如下:
組別 | 睡眠組 | 干擾組 |
平均感覺到疼痛的時間 | 3.6秒 | 5.5秒 |
(1)訓練小白鼠一周后,小白鼠能找到迷宮的出口,表明其建立了
學習
學習
行為;進行“走迷宮”實驗測試時,應保持小鼠處于 饑餓
饑餓
(饑餓/飽食)狀態(tài)。(2)在實驗一的分組中“將在走迷宮測試中平均成功次數(shù)和用時最接近的兩只小白鼠分為1組”,目的是
控制單一變量
控制單一變量
。(3)實驗一的結果說明
睡眠干擾對小白鼠記憶力有影響
睡眠干擾對小白鼠記憶力有影響
。(4)在熱感痛覺實驗中,小白鼠產生痛覺的神經(jīng)中樞位于
大腦皮層
大腦皮層
,從實驗結果看,干擾組感到疼痛的時間高于睡眠組,可以推測睡眠不足會 延長
延長
興奮在相應反射弧上的傳輸時間,從而 降低
降低
了機體的反應速度。(5)結合本實驗,你認為中學生睡眠不足可能的不利影響是
影響人的反應速度和注意力
影響人的反應速度和注意力
。【答案】學習;饑餓;控制單一變量;睡眠干擾對小白鼠記憶力有影響;大腦皮層;延長;降低;影響人的反應速度和注意力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54引用:1難度:0.3
相似題
-
1.很多年前,在英格蘭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碰巧打開了放在門外的奶瓶蓋,偷喝了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學會了偷飲牛奶,這是一種
發(fā)布:2025/1/7 8:0:2組卷:5引用:1難度:0.5 -
2.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有些動物的行為讓人嘆為觀止,連連稱奇.有一只會唱《黃土高坡》的鸚鵡近日爆紅網(wǎng)絡,一腔一調讓人忍俊不禁;而生活在遼寧省遼陽市一位農戶家中的刺猬媽媽則“收養(yǎng)”了四只因媽媽遇車禍而變成孤兒的小貓,小貓和刺猬媽媽相處的其樂融融,令人感動.從行為獲得方式看,鸚鵡和刺猬的行為分別屬于( ?。?/h2>
A.先天性行為、學習行為 B.學習行為、先天性行為 C.先天性行為、先天性行為 D.學習行為、學習行為 發(fā)布:2025/1/28 8:0:2組卷:4引用:4難度:0.9 -
3.下列有關“老馬識途”這一動物行為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A.由遺傳物質所決定,是動物生來就有的行為,是馬的本能 B.與遺傳因素無關,由環(huán)境因素所決定的行為 C.馬喜歡和人類一起生活,具有社會性行為 D.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huán)境因素的作用在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行為 發(fā)布:2024/12/29 17:0:3組卷:25引用:1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