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青春的我們樂于實踐,敢于嘗試,希望證明自己。但青春并不意味著肆意放縱,總有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知恥,是一個人良知的先導。做人,需要“行己有恥”,守住人之為人的底線。
(1)青春的我們怎樣做到“行己有恥”?
材料二 小潭利用周末時間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很多同學對他的行為不是特別理解,覺得他是在浪費時間,而小潭卻說他是在追求“止于至善”的精神境界。
(2)你對“至于至善”是如何理解的?
(3)“止于至善”要求我們怎樣做?
【考點】行己有恥.
【答案】(1)①知廉恥,懂榮辱,有所為,有所不為。②有知恥心,不斷提高辨別“恥”的能力。③樹立底線意識,不碰觸道德和法律底線。④磨礪意志,拒絕不良誘惑,不斷增強自控力等。
(2)①“止于至善”是弘揚高尚的德行,關(guān)愛他人,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不斷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②“止于至善”是一種“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實踐過程。③“止于至善”是一種向往美好、永不言棄的精神狀態(tài)等。
(3)①從點滴小事做起,積少成多,積善成德。②在生活中尋找“賢”,將他們作為榜樣。③養(yǎng)成自我省察的習慣,通過自省和慎獨,端正自己的行為。④以修身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等。
(2)①“止于至善”是弘揚高尚的德行,關(guān)愛他人,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不斷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②“止于至善”是一種“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實踐過程。③“止于至善”是一種向往美好、永不言棄的精神狀態(tài)等。
(3)①從點滴小事做起,積少成多,積善成德。②在生活中尋找“賢”,將他們作為榜樣。③養(yǎng)成自我省察的習慣,通過自省和慎獨,端正自己的行為。④以修身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等。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quán)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7/4 8:0:9組卷:14引用:2難度:0.4
相關(guān)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