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甲】活板 慶歷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板。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先設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范為一板,持就火煬之,藥稍镕,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shù)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數(shù)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備一扳內有重復者。不用,則以紙?zhí)?,每韻為一帖,木格貯之,有奇字素無備者,旋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不以木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則高下不平,兼與藥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訖再火令藥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珠不沾污。昇死,其印為余群從所得,至今寶藏。
(選自沈括《夢溪筆談?技藝》)【乙】夾鏡之疑 余于譙亳①得一古鏡,以手循②之,當其中心,則摘然如灼龜之聲③。人或曰:“此夾鏡④也?!比粖A不可鑄,須兩重合之。此鏡甚薄略無焊跡恐非可合也。若使焊之,則其聲當銑塞⑤;今扣之,其聲泠然纖遠⑥。既因抑按而響,剛銅⑦當破,柔銅不能如此澄瑩洞徹。歷訪鏡工,皆罔然不測。
(選自沈括《夢溪筆談?異事》)【注釋】①譙亳:今安徽亳縣。②循:同“據(jù)”,撫摩。③摘(tì)然:形容開裂的樣子。灼龜:古人用龜甲占卜,在龜甲正面鑿小坑,然后從背面用火灼烤,使在正面出現(xiàn)裂紋。④夾鏡:兩層鋼材合起來制作的銅鏡。⑤銑塞:指滯澀混濁的聲音。⑥泠然纖遠:清脆、纖細而傳得遠。⑦剛銅:硬銅。實指青銅或黃銅,與下“柔銅(紅鋼)”相對。
(1)下列加點詞語解釋不正確的的一項是 DD
A.持就火煬之:接近
B.第二已具:準備(好了)
C.更互用之:交替,輪流
D.瞬息可就:成就
(2)文中介紹活板的排版先后有六個步驟,用自己的話分別把步驟補全,填在橫線上。
設置鐵板→用藥物蒙鐵板→放置鐵范放置鐵范→密布字印→持就火煬持就火煬→按平版面
(3)文中畫線的語句,斷句最合理的一項是 BB
A.此鏡甚薄略/無焊跡/恐非可合也
B.此鏡甚薄/略無焊跡/恐非可合也
C.此鏡/甚薄略無焊跡/恐非可合也
D.此鏡甚薄略無/焊跡恐非/可合也
(4)將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歷訪鏡工,皆罔然不測。
(5)《夢溪筆談》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國自然科學、工藝技術及社會歷史現(xiàn)象的綜合性筆記體著作,被稱為“中國科學史上的里程碑”。請你結合兩文內容,說說沈括具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品質。
【答案】D;放置鐵范;持就火煬;B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14 8:0:9組卷:7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