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夢令
李清照
常記①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②深處。爭渡③,爭渡,驚起一灘鷗鷺④。
【注釋】①常記:長久記憶。②藕花:荷花。③爭渡:奮力劃船渡過,④鷗鷺:泛指水鳥。
(1)詞是古代詩歌的一個分支,原來也稱曲、曲子詞,又因句子參差不齊也稱長短句長短句。詞,早先都是入樂的,要按照曲調(diào)的要求來寫,曲調(diào)即“詞牌詞牌”?!叭鐗袅睢笔?!--BA-->詞牌名詞牌名,請再寫出幾個:浣溪沙浣溪沙、清平樂清平樂、菩薩蠻菩薩蠻。
(2)《如夢令》這首詞是作者的回憶所作,由詩中“常記常記”一詞可以看出,表現(xiàn)作者心底歡愉的詞語是沉醉沉醉。
(3)對《如夢令》一詞賞析有誤的一項是CC
A.這首詞表現(xiàn)了詞人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歡暢心情和清雅逸趣。
B.“沉醉”表明因盡興暢飲而大醉,也包含了詞人為初秋溪邊美景沉醉之意。
C.“驚起”句讓我們聯(lián)想到當時鷗鷺受驚紛飛,主人公心驚酒醒,倍感舒暢的情景。
D.朗讀時,第一句節(jié)奏可劃分為“常記/溪亭/日暮”。
(4)試賞析“驚起一灘鷗鷺”中“驚”字的妙處。
“驚”字既暗寫出了船行之快,又生動地寫出停棲在小洲上的鷗鷺被嚇得驚慌失措的情態(tài)。“驚”字既暗寫出了船行之快,又生動地寫出停棲在小洲上的鷗鷺被嚇得驚慌失措的情態(tài)。
【答案】長短句;詞牌;詞牌名;浣溪沙;清平樂;菩薩蠻;常記;沉醉;C;“驚”字既暗寫出了船行之快,又生動地寫出停棲在小洲上的鷗鷺被嚇得驚慌失措的情態(tài)。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quán)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65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初讀感知。認真讀課文,回答下面的問題。用“/”給詩歌劃分朗讀節(jié)奏,并反復練習朗讀。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
望湖樓下水如天。發(fā)布:2025/1/13 3:0:1組卷:44引用:2難度:0.8 -
2.閱讀下面的一首詞,完成練習。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宋]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
(1)在橫線上將詞補充完整。
(2)這是一首詞,“
(3)下面詞句朗讀節(jié)奏劃分不恰當?shù)囊豁検?!--BA-->
A.明月/別枝/驚鵲。
B.七八/個星/天外。
C.兩三點雨/山前。
D.舊時/茅店/社林邊。
(4)用“ ”畫出詞中展望豐年的句子。
(5)下面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夜行黃沙道中”這個題目,主要點明了這首詞寫作的時間和地點。
B.這首詞描繪了一幅山村深秋月夜圖,充滿幽靜的鄉(xiāng)土氣息,抒發(fā)了豐收在望的喜悅心情。
C.上闋中的驚鵲、鳴蟬、蛙聲以動寫靜,突出了月夜鄉(xiāng)村的溫馨。發(fā)布:2025/1/13 2:30:1組卷:153引用:2難度:0.5 -
3.課內(nèi)閱讀。
石灰吟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1)這首詩的作者是
(2)用“/”表示朗讀中的停頓,這首詩的朗讀停頓不正確的是
A.千錘/萬鑿/出深/山。B.烈火/焚燒/若/等閑。
C.粉骨/碎身/渾/不怕。D.要留/清白/在/人間。
(3)詩的前兩句看似寫石灰的燒煉,其實象征著
(4)這首詩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寫法,“物”是
(5)作者僅僅是寫石灰嗎?他為什么要寫這首詩呢?發(fā)布:2025/1/13 6:0:1組卷:126引用:2難度:0.4
相關(guān)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