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問題。
將進酒
賀鑄 城下路,凄風露,今人犁田古人墓。岸頭沙,帶蒹葭,漫漫昔時流水今人家。黃埃赤日長安道,倦客無漿①馬無草。開函關,掩函關,千古如何不見一人閑?
六國擾,三秦掃②,初謂商山遺四老③。馳單車,致緘書,裂荷焚芰④接武曳長裾⑤。高流端⑥得酒中趣,深入醉鄉(xiāng)安穩(wěn)處。生忘形,死忘名,誰論二豪⑦遼初不數(shù)劉伶?
[注]①漿:水。②六國:秦末復起的齊、楚、燕、韓、趙、魏。三秦掃:劉邦滅項羽,建立漢朝。③商山遺四老:又稱“商山四皓”。西漢初立,他們四人逃匿山中,后被張良以太子名義請還。(薊裂荷焚芰:語出《離騷》“制芰荷以為衣兮”。此處是指四皓應聘出山自毀高潔。⑤接武:猶言接踵。武:足跡。曳長裙:依附于王侯權貴。⑥端:真。⑦二豪:貴介公子、縉紳處士。
(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BA-->BB
A.本詞開頭“城下路”六句,詞人由城下道路上風露凄迷和岸頭沙邊蒹葭蒼蒼的景象,想到古今變化--古人墳墓今已成田,有人耕犁;昔時流水,今已成陸。
B.詞人用“開函關,掩函關”代指朝代的更替,富貴不能長久;用“千古如何不見一人閑”一句表明千古以來,不見有人閑下來參與你爭我奪。
C.“裂荷焚芰接武曳長裙”是作者惋惜商山四皓不該在皇家的收買面前,改變初衷,臨老還接受網(wǎng)羅。
D.詞的最后落到對酒徒“忘形”“忘名”的肯定上,與前面對庸人們的否定形成對比,表現(xiàn)了作者對那些追名逐利,為統(tǒng)治者幫忙、幫閑之徒的蔑視。
(2)這首詞表現(xiàn)了作者哪些感情?請簡要概括。
【考點】理解作者情感;理解詩詞內(nèi)容.
【答案】B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4引用:2難度:0.6
相似題
-
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問題。
折楊柳
張九齡
纖纖折楊柳,持此寄情人。
一枝何足貴,憐是故園春。
遲景那能久,流芳不及新。
更愁征戍客,容鬢老邊塵。(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前兩句緊扣詩題,寫女子用折楊柳來送別遠行人,為全詩奠定了哀婉的基調。
B.三、四句寫一枝楊柳雖不貴重,但它代表了家鄉(xiāng)的整個春天,所以應當珍重。
C.七、八句寫行人將遠戍邊疆,作客他鄉(xiāng),容顏漸老,其內(nèi)心的愁苦更勝送別人。
D.此詩首尾圓合,飽含情韻,由折楊柳生發(fā)的離情別緒,層層深入,情真意切。
(2)詩歌是如何借眼前之景抒離情之苦的?請簡要分析。發(fā)布:2025/1/1 3:30:1組卷:23引用:5難度:0.7 -
2.閱讀下列詩歌,完成各題。
登岳陽樓(其一)
陳與義①
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
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
萬里來游還望遠,三年多難②更憑危。
白頭吊古風霜里,老木滄波無限悲。
【注】①陳與義(1090-1138),宋代杰出詩人。公元1127年,金滅北宋。被貶陳留的陳與義,也成了逃亡的難民。他流亡到洞庭湖,幾次登岳陽樓,寫下了數(shù)首詩歌以記其事。②三年多難:北宋滅亡到寫此詩時已有三年。
(1)詩歌以“
(2)詩歌尾聯(lián)說“白頭吊古風霜里,老木滄波無限悲”,請聯(lián)系全詩,說說造成作者“悲”的原因。發(fā)布:2025/1/1 4:30:2組卷:2引用:2難度:0.6 -
3.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列各題。
陰雨①
白居易
嵐霧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灘聲秋更急,峽氣曉多陰。
望闕云遮眼,思鄉(xiāng)雨滴心。
將何慰幽獨,賴此北窗琴②。
【注】①元和十四年(8]9年),白居易由江州司馬詔授忠州(今重慶忠縣)刺史。本詩印作于赴任途中。②北窗琴:晉陶淵明曾置無弦琴-張,又喜臥北窗下。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描寫此時此地景象:清晨,山嵐霧靄十分濃重;江山遼闊,此地卻非常偏僻遙遠。
B.頷聯(lián)從聽覺和視覺兩方面突出峽中灘急聲響、秋意撲面,霧氣彌漫、多陰少晴的特點。
C.詩歌前四句寓情于景,在描寫沿途所見美麗而險峻的景色中蘊含了詩人的復雜心情。
D.尾聯(lián)運用典故,流露出詩人欲效法淵明。歸隱田園而享受幽獨而自由的生活的愿望。
(2)頸聯(lián)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結合詩句簡要分析。發(fā)布:2025/1/1 1:30:1組卷:16引用:9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