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請結合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概念圖回答下列問題。

(1)相對于達爾文的學說而言,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對遺傳變異的研究已經由個體水平深入到了
分子
分子
水平。
(2)圖中①指
基因頻率的定向
基因頻率的定向
的改變,②導致①改變的內因,包括生物的
突變
突變
基因重組
基因重組
,它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
(3)圖中③指
自然選擇學說
自然選擇學說
,③的觀點沒有提出隔離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隔離是指不同種群的個體在自然條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現(xiàn)象,也就是物種形成必須要有
生殖
生殖
隔離。
(4)④指
基因(遺傳) 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
基因(遺傳) 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
的多樣性。
(5)用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看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自然選擇學說的缺陷是
BCD
BCD
。
A.自然選擇學說不能科學地解釋生物的適應性、多樣性的形成
B.自然選擇學說認為生物個體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
C.自然選擇學說對遺傳和變異的本質未能作出科學的解釋
D.自然選擇學說對環(huán)境條件如何對可遺傳的變異進行選擇,沒有能作出科學的解釋
(6)某植物種群中基因型AA的個體占20%,基因型aa的個體占50%。倘若人為舍棄隱性性狀類型僅保留顯性性狀,此時種群中A的基因頻率為
70%
70%
,經這種人工選擇作用,該種群是否發(fā)生了進化?
發(fā)生了進化
發(fā)生了進化
。原因是
種群的基因頻率發(fā)生了改變
種群的基因頻率發(fā)生了改變
。

【答案】分子;基因頻率的定向;突變;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學說;生殖;基因(遺傳) 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BCD;70%;發(fā)生了進化;種群的基因頻率發(fā)生了改變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2引用:2難度:0.6
相似題
  • 1.野雞體型較小、細長,能短距離飛行。人們對野雞進行長期的人工選擇后,逐漸得到了體型更大、更臃腫的家雞,但家雞只能撲騰幾下而不能飛行。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h2>

    發(fā)布:2024/12/31 4:0:1組卷:12引用:3難度:0.7
  • 2.源自同一祖先的生物,如果它們生活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彼此就會變得很不相同,從而向著不同的方向進化,稱為趨異進化;源自不同祖先的生物,由于相似的生活方式,整體或者部分形態(tài)構造向著同一方向改變,這就屬于趨同進化。下列相關說法中,錯誤的是( ?。?/h2>

    發(fā)布:2025/1/21 8:0:1組卷:15引用:2難度:0.8
  • 3.下列有關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觀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

    發(fā)布:2024/12/31 2:30:2組卷:20引用:10難度:0.9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