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人該看重什么
      做人處世,該看重什么?居里夫人的“三重“、“三不重“給我們樹立了榜樣。
      一是重愛心不重金錢。她在法國讀書時生活很困難,祖國波蘭給成績優(yōu)異的她寄來一部分“亞歷山大基金“作為獎學金,          她很需要錢用,           她只留下十分之一,其余寄回基金會,以救助更需要幫助的窮人。她說:“最富有的人          那些擁有億萬家產(chǎn)的 人,          富有愛心的人,哪怕物質(zhì)上很清貧?!?br />      二是重工作不重 xiǎng shòu. 居里夫人當年年薪達 4 萬法郎,在那個時代算是相當富有了,她丈夫建議家里添置一對沙發(fā)。居里夫人說;“不,還是不要舒服好,舒服了我可能會多坐一會 兒,那就會少了工作時間?!?bdo class="mathjye-underline">正是因為她的勤奮努力為世界化學寶庫增添了鐳。她的重工作不重 xiǎng shòu,永不懈怠的追求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三是重成績不重róng  yù.她一生兩次獲諾貝爾獎;一生獲獎?wù)?nbsp;16 枚,各種名譽頭銜 117 個。 但她對這些榮譽全不在意。一次她的一位朋友來訪,她女兒正在玩一枚英國皇家學會頒發(fā)的獎?wù)隆?nbsp;朋友很驚訝,這是最高的獎賞。居里夫人竟然給孩子們當玩具。居里夫人說:“我不在乎這個,我是想讓小孩從小就知道,róngyù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絕不能永遠守著它,否則將yī shì wú chéng.“
(1)把文中拼音寫成漢字。
xiǎng shòu
享受
享受

róng  yù
榮譽
榮譽

yī shì
一事
一事

wú chéng
無成
無成

(2)從文中找出下面詞語的近義詞。
優(yōu)秀
優(yōu)異
優(yōu)異

貧困
清貧
清貧

榮耀
榮譽
榮譽

(3)填寫文中橫線上的關(guān)聯(lián)詞語。
(4)把文中的劃線句子改變一種形式,但句子的意思保持不變。
(5)填空。
      人該看重什么,不該看重什么,居里夫人用她光輝的一生給了我們正確的答案。 寫出居里夫人所說的“三重”:
重愛心
重愛心
、
重工作
重工作
重成績
重成績
及“三不重”
不重金錢
不重金錢
、
不重享受
不重享受
、
不重榮譽
不重榮譽
。
(6)請在“三重“與“三不重“中任選一條,并結(jié)合生活實際談?wù)勀愕南敕?。(不少?nbsp;30字)。

【答案】享受;榮譽;一事;無成;優(yōu)異;清貧;榮譽;重愛心;重工作;重成績;不重金錢;不重享受;不重榮譽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quán)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13引用:2難度:0.7
相似題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不求甚解      ①一般人常常以為,對任何問題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實也不盡然。我們雖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態(tài)度,但是,盲目地反對不求甚解的態(tài)度同樣沒有充分的理由。
          ②不求甚解這句話最早是陶淵明說的。他在《五柳先生傳》這篇短文中寫道:“_____”人們往往只抓住他說的前一句話,而丟了他說的后一句話,因此,就對陶淵明的讀書態(tài)度很不滿意,這是何苦來呢?他說的前后兩句話緊緊相連,交互闡明,意思非常清楚。這是古人讀書的正確態(tài)度,我們應該虛心學習,完全不應該對他濫加粗暴的不講道理的非議。
          ③應該承認,好讀書這個習慣的養(yǎng)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讀書或者不喜歡讀書,那么,無論說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無意義了。因為不讀書就不了解什么知識,不喜歡讀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書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讀書,這才有起碼的發(fā)言權(quán)。真正把書讀進去了,越讀越有興趣,自然就會慢慢了解書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讀懂所有的書,特別是完全讀懂重要的經(jīng)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誰也不敢這樣自信。而讀書的要訣,全在于會意。對于這一點,陶淵明尤其有獨到的見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會意的時候,就高興得連飯都忘記吃了。
          ④這樣說來,陶淵明主張讀書要會意,而真正的會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說不求甚解了??梢娺@不求甚解四字的含義,有兩層:一是表示虛心,目的在于勸誡學者不要驕傲自負,以為什么書一讀就懂,實際上不一定真正體會得了書中的真意,還是老老實實承認自己只是不求甚解為好;二是說明讀書的方法,不要固執(zhí)點,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貫通,了解大意。這兩層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們好好體會。
          ⑤列寧就曾經(jīng)多次批評普列漢諾夫,說他自以為熟讀馬克思的著作,而實際上對馬克思的著作卻做了許多曲解。我們今天對于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經(jīng)典著作,也應該抱虛心的態(tài)度,切不可以為都讀得懂,其實不懂的地方還多得很哩!要想把經(jīng)典著作讀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確地用來指導我們的工作,還必須不斷努力學習。要學習得好,就不能死讀,而必須活讀,就是說,不能只記住經(jīng)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須理解經(jīng)典著作的精神實質(zhì)。
          ⑥在這一方面,古人的確有許多成功的經(jīng)驗。諸葛亮就是這樣讀書的。據(jù)王粲的《英雄記鈔》說,諸葛亮與徐庶、石廣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學讀書,“三人務(wù)于精熟,而亮獨觀其大略”。看來諸葛亮比徐庶等人確實要高明得多,因為觀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識更廣泛,了解問題更全面。
          ⑦當然,這也不是說,讀書可以馬馬虎虎,很不認真。絕對不應該這樣。觀其大略同樣需要認真讀書,只是不死摳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為某一局部而放棄了整體。
          ……
          ⑧經(jīng)驗證明,有許多書看一遍兩遍還不懂得,讀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書讀了前面有許多不懂的地方,讀到后面才豁然貫通;有的書昨天看不懂,過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經(jīng)看懂了,其實不大懂,后來有了一些實際知識,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書必須常常反復閱讀,每讀一次都會覺得開卷有益。
    (1)請在第②段橫線上準確填寫《五柳先生傳》中的相關(guān)語句。
    (2)第⑥段說,“亮獨觀其大略”,請簡要談?wù)勀銓Α坝^其大略”的看法。

    發(fā)布:2024/12/26 23:30:2組卷:0引用:3難度:0.5
  • 2.閱讀下面的選文,完成下列各題。
    間歇性努力,不是真正的努力
    蘆屋主人
          有個國外的朋友給我介紹了一個客戶,他給我打電話,說客戶想親自過來考察。他還說,你的英文應該很好了吧,記得你以前一直在學。
          聽得我慚愧得想找個縫鉆進去。
          說起我的學英語之路,那是真的從沒放棄過,直到現(xiàn)在還在學著,算起來,也有十幾年了。
          從大學畢業(yè)起,為了提高口語,我報了無數(shù)個培訓班。記得當時白天上班,晚上還頂著呼呼寒風,手上抓著食物,走在人行橋上,匆匆趕去學英語,可以說很努力了。只是后來和健身一樣,總有一段時間會停下來。
          如果說沒有一點進步也不是,確實進步了,從以前的入門到現(xiàn)在的初級階段,我能用口語簡單交流了,但這么一點進步居然用了十幾年時間,浪費了多少時間和金錢。
          如果,我當初一直堅持下來,每天一點點,哪怕只是每天幾個單詞硬背下來,現(xiàn)在也該有一萬多的詞匯量了。朋友打電話來,我也就能很自豪地馬上答應他了,可惜沒有如果。
          真正的努力就是不間斷地、堅持不懈地做一件事,直到把它做好做精。
    (摘自《今日文摘》2019年第11期)
    (1)為什么“我慚愧得想找個縫鉆進去”?
    (2)同學們圍繞“努力”展開討論,有人認可作者的觀點,有人認為只要努力了就可以。請寫一段文字表明你的觀點并加以闡述。
          寫作提示:①可以同意以上某種觀點,也可以有自己的看法;②不少于100字。

    發(fā)布:2024/12/6 21:0:1組卷:17引用:5難度:0.7
  • 3.閱讀下文,完成后面小題
    學會與自己相處      ①社會交往是人的基本需求,但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要面對如何與自己相處。哲學家芝諾曾被問及“誰是你的朋友”。他說:“另一個自我?!睂W會與自己相處,其實就是找到另一個自己--把腳步放慢,給自己更多的時間去觀察、去思考,成為一個能夠充滿智慧的人。
          ②現(xiàn)實中,有些人習慣于gōngchóu交錯、熙來攘往,一旦一個人獨處就變得快要窒息、難以忍受;一些人有時也想安靜下來給自己“充充電”,思考關(guān)于工作或人生的問題,但總是擋不住喧囂與世俗的誘惑,像旋轉(zhuǎn)的陀螺一般總也停不下來。長此以往,只會使自己的思想水平和工作業(yè)績陷入“雙低谷循環(huán)”。
          ③學會與自己相處,不是追求寂寞、封閉自我,更不是對自身的交往能力設(shè)限,而是讓自己的心靈變得祥和安寧,心境變得清澈如水,在沉潛中默默提升自己的境界?;厮輾v史,李時珍寫《本草綱目》用了27年,徐霞客寫《徐霞客游記》用了34年,達爾文寫《物種起源》用了27年,馬克思寫《資本論》用了40年。如果缺乏耐得住寂寞的定力,沒有獨處時的思考,這些成就是很難取得的。如今,在一些發(fā)達國家,不少年輕人會選擇給自己安排一個“間隔年”,以便在一段相對安靜的生活中思索人生、規(guī)劃未來。因此,我們在學習與社會打交道的同時,也應學會與自己相處,葆有享受獨處的積極心態(tài)。
          ④與自己相處,前提是保持高尚的價值追求。有什么樣的人生追求,就會有什么樣的人生選擇。應當自覺校準人生坐標,培養(yǎng)自省、敬畏、慎獨意識,通過對生命的深邃思考、高尚的價值追求,排除外界紛擾對內(nèi)心的侵襲。提升與自己相處的能力,關(guān)鍵在于養(yǎng)成不斷學習的良好習慣。知識是提升修養(yǎng)的精神食糧,應當善于把零星的時間“焊接”起來,以永不滿足的態(tài)度去對待學習,不斷用新知識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用知識的力量抵御精神空虛、意志消沉。激發(fā)與自己相處的智慧,貴在增強直面現(xiàn)實的思辨能力。與自己相處并非與世隔絕、離群索居,而是在人群中保持一定程度的獨立,應當以思辨的眼光看待和分析事物,瞄準現(xiàn)實問題,努力獲得更多規(guī)律性認識。
          ⑤一個民族,總要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學會與自己相處、享受與自己相處,是接近星空的有益嘗試。我們與其在喧囂中消耗光陰,不如借助與自己相處延伸生命、蓄積力量。
    (1)看拼音寫漢字:
    gōng chóu
     
    交錯
    (2)“學會與自己相處”在文中的意思是
     
    。
    (3)以下這段文字在文中最恰當?shù)奈恢檬?!--BA-->
     

          人生之路,精彩也罷,平淡也罷,總要路過一段段不同的風景。善于與自己獨處,可以說是一種思想境界、能力素養(yǎng),也是一種生活方式、人生格局。然而,與自己相處的能力并   非天然可以習得,需要有針對性地勤加磨礪,不斷鍛造個人的意志品質(zhì)。
    A.①②段之間
    B.②③段之間
    C.③④段之間
    D.④⑤段之間
    (4)有人認為第③段中李時珍、徐霞客等人的事例不適合作為論據(jù),你認為是否適合?說說你的看法。

    發(fā)布:2024/11/9 8:0:6組卷:51引用:1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