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探究影響電熱的因素,小偉先設計了如圖所示電路,燒瓶中盛有一定質量的煤油,R甲>R乙。
(1)為了在較短的時間內達到明顯的實驗效果,選用煤油而不用水,主要是由于:煤油的比熱容比水小煤油的比熱容比水小;
(2)通電一段時間后,比較兩燒瓶溫度計的示數(shù)溫度計的示數(shù)(選填“溫度計的示數(shù)”或“加熱時間”),則可以探究出電熱與電阻大小電阻大小的關系。觀察發(fā)現(xiàn)甲燒瓶中溫度計的示數(shù)大,表明其它條件相同時,導體的電阻越大大,產生的熱量越多;
(3)本實驗通過以兩金屬絲串聯(lián)的方式,控制電流電流和通電時間通電時間相同;還因為導體產生的熱量不易直接觀察,便把導體產生熱量的多少轉換為煤油吸熱后溫度的變化煤油吸熱后溫度的變化,為了保證這種轉換的科學性,實驗中采取的措施是煤油的質量質量、初溫初溫相同;
【答案】煤油的比熱容比水小;溫度計的示數(shù);電阻大??;大;電流;通電時間;煤油吸熱后溫度的變化;質量;初溫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61引用:2難度:0.4
相似題
-
1.如圖為探究“焦耳定律”的實驗裝置。兩個透明容器中密封著等量的空氣,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變化反映密閉空氣溫度的變化。將容器中的電阻絲R1、R2串聯(lián)在電路中,且R1<R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發(fā)布:2024/11/28 8:0:41組卷:116引用:1難度:0.7 -
2.在探究“電流通過導體時產生的熱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如果用電阻絲對煤油加熱,觀察溫度計示數(shù)變化的過程會非常耗時,為了減少實驗時間,提出了如下改進的設想:
設想一:將煤油換成水來做實驗;
設想二:通過加熱空氣來做實驗。
(1)根據所學知識,經過討論,斷定設想一是錯誤的,判斷的依據是 ;
(2)為了驗證設想二,設計了下面的實驗:
①在錐形瓶中裝入等質量的紅墨水,用 (選填“相同”或“不同”)阻值的電阻絲及玻璃管組成如圖A、B所示的裝置,通電后通過玻璃管中液柱的高度來顯示溫度變化的大小。然后把它們分別接入相同的電路,發(fā)現(xiàn)在相同的短時間內,A管中的液柱比B管上升迅速,這說明 ;
②同學們用兩根電阻絲(R甲>R乙)插入相同的甲、乙瓶中并接入電路,如圖C所示,閉合開關,甲、乙兩玻璃管中液面如圖D所示,由此得出的結論是:一定時,,產生的熱量越多。發(fā)布:2024/8/18 1:0:1組卷:7引用:2難度:0.5 -
3.如圖所示是探究焦耳定律的實驗裝置,除了燈絲電阻R甲>R乙外,其余條件均相同。開關閉合,電路接通一段時間后,下列對甲、乙兩瓶的對比分析和判斷正確的是( ?。?/h2>
發(fā)布:2024/9/13 13:0:8組卷:1342引用:6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