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白居易在杭州做刺史時,游歷天竺山,撿回兩塊石頭放在箱中。離任回家后,在翻查物品時,發(fā)現(xiàn)了這兩塊石頭,他頓感羞恥,便寫下一首詩向世人檢討自己:“三年為刺史,飲冰復食檗。唯向天竺山,取得兩片石。此抵有千金,無乃傷清白?!?br />材料二:清初大儒顧炎武對于“有恥”極為重視,在《與友人論學書》一文中,他反復說道:“士而不先言恥,則為無本之人?!倍谄浯笾度罩洝贰傲異u”條中,顧炎武更是直接說明:“(禮義廉恥)四者之中,恥為尤要?!?br />(1)你如何理解白居易的行為?
(2)閱讀材料二,說說我們應如何做一個“有恥”之人?
材料三:2022年3月3日晚,感動中國2021年度獲獎人物揭曉。他們是崇尚科學、熱愛祖國的大物理學家--楊振寧;身殘志堅的一對殘疾人張順東李國秀夫婦;百折不撓的中國飛人--蘇炳添;經(jīng)歷過長津湖戰(zhàn)役,動過47次手術(shù)的特等傷殘軍人,退伍后,拖著殘軀帶領(lǐng)鄉(xiāng)親建設(shè)家園,并將自己的經(jīng)歷體會寫成小說《極限人生》,被譽為“中國的保爾?柯察金”的朱彥夫……極不平凡的2021年,他們或在危難中逆行,或在逆境中堅守,以凡人之力,書寫中國人的年度精神史詩。
(3)我國為什么要開展“感動中國人物”的評選活動?
(4)你打算怎樣向感動中國人物學習,做一個“止于至善”的好少年?
【答案】(1)白居易的行為是知恥的表現(xiàn)。因為他由于自己做刺史時在天竺山撿回兩塊石頭有損自己的清白而感到羞恥。
(2)①要有知恥之心,不斷提高辨別“恥”的能力:②要樹立底線意識,觸碰道德底線的事情不做,違反法律的事情堅決不做:③要磨礪意志,拒絕不良誘惑,不斷增強自控力。
(3)是為了樹立榜樣;榜樣不僅是一面鏡子而且是一面旗幟;好的榜樣激勵我們積極進取,給予我們完善的力量;向榜樣學習汲取榜樣的力量,我們的社會和國家就會變得更加美好。
(4)①從點滴小事做起,積少成多,積善成德;②在生活中尋找“賢”,將他們作為榜樣,向榜樣學習,汲取榜樣的力量;③養(yǎng)成自我省察的習慣,端正自身行為;④以修身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學習中成長、在成長中收獲,是對青春最好的證明。
(2)①要有知恥之心,不斷提高辨別“恥”的能力:②要樹立底線意識,觸碰道德底線的事情不做,違反法律的事情堅決不做:③要磨礪意志,拒絕不良誘惑,不斷增強自控力。
(3)是為了樹立榜樣;榜樣不僅是一面鏡子而且是一面旗幟;好的榜樣激勵我們積極進取,給予我們完善的力量;向榜樣學習汲取榜樣的力量,我們的社會和國家就會變得更加美好。
(4)①從點滴小事做起,積少成多,積善成德;②在生活中尋找“賢”,將他們作為榜樣,向榜樣學習,汲取榜樣的力量;③養(yǎng)成自我省察的習慣,端正自身行為;④以修身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學習中成長、在成長中收獲,是對青春最好的證明。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quán)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13引用:2難度:0.3
相關(guān)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