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記承天寺夜游》,完成下列各題。
記承天寺夜游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1)下列選項中加點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項是
B
B

A.月色人 足不出 千家萬
B.然起行 鼓舞 喜若狂
C.竹柏影 遮天 山河
D.欣然起 千里之 各業(yè)
(2)翻譯文中畫線句子,并依據(jù)上下文對其作出進一步理解,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甲]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翻譯:想到?jīng)]有和我一起欣賞月亮的人,于是就到承天寺尋找張懷民。
理解:月色如此美好,怎能沒有知己好友一起欣賞?蘇軾便想起了好友張懷民,立刻動身前往承天寺。
[乙]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翻譯:庭下的一汪積水中,藻類荇菜交錯縱橫,就像那竹柏的影子。
理解:在如水的月光中,庭院中的一切都美極了。就像水中的藻、荇,也都如竹柏一般。
(3)畫家華秋岳(華巖)曾以《記承天寺夜游》內(nèi)容為主題作畫,詩人孫衣言為其題詩。閱讀下面的鏈接材料,完成填空。
【鏈接材料】
華秋岳畫蘇子瞻夜游承天寺訪張懷民潤臣索詩
清●孫衣言
世間白日爭紅塵,那識人境有清絕。
黃州禿翁物外游,令我喜對華巖筆。
西掖官居蓬島寒,門前寫影萬瑯玕
盡日清風無客至,今宵明月與誰看。
【注】:①[紅塵]形容繁華。②[黃州禿翁]指蘇軾。③[西掖]中書省。④[寫影]投下影子。⑤[瑯玕]翠竹的美稱。
詩人用“
清絕
清絕
”二字形容承天寺月夜之景,用“物外”二字高度評價蘇軾、懷民的“閑人”之心,用“
盡日清風無客至,今宵明月與誰看
盡日清風無客至,今宵明月與誰看
”一句表達了對二人相知相契的歆羨,以及知己難求的感慨。

【答案】B;甲;清絕;盡日清風無客至,今宵明月與誰看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5/27 14:0:0組卷:120引用:2難度:0.6
相似題
  • 1.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題。
    桃花源記
    陶淵明
          ①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②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③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br />      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⑤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1)下列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欲其林 窮:盡
    B.阡陌交通 交通:交錯相通
    C.便還家 要:同“邀”,邀請
    D.處處 志:標志
    (2)下列各組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武陵人捕魚業(yè)/不足外人道也
    B.忘路遠近/能以徑寸
    C.中往來種作/如土石何
    D.見漁人,大驚/不知有漢
    (3)下列對選文理解與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開頭處處顯示桃花林的美,為桃花源的出現(xiàn)做了鋪墊。
    B.結(jié)尾處桃花源隱沒在奇山秀水中,留給我們無盡的想象。
    C.文章言簡意豐,僅“具答之”三字就突出了桃花源內(nèi)外生活的巨大差異。
    D.“世外桃源”成為膾炙人口的成語,承載著人們對清靜自然生活的美好向往。

    發(fā)布:2024/12/16 8:0:1組卷:197引用:2難度:0.6
  • 2.閱讀下列文章,完成問題。
    【甲】答謝中書書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乙】小石潭記(節(jié)選)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嗚珮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漳,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激,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甲文的作者是南朝齊梁的思想家
     
    (人名);乙文的作者是
     
    朝的文學家柳宗元。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①夕陽欲頹,沉鱗競躍。
    ②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3)甲文和乙文的作者都寄情山水以求得精神上的慰藉,但甲文的作者是
     
    之后所寫;乙文的作者則是為
     
    而寫。
    (4)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的作者著眼于山之雄奇,乙文的作者重點寫水之美妙。
    B.甲文中“實是欲界之仙都”一句,使全文前后呼應,上下貫通。
    C.乙文中“似與游者相樂”一句,使魚的自由與人的自由相印成趣。
    D.甲文語言精練,四字成景,意趣橫生;乙文語言平淡,情感跌宕錯落有致。

    發(fā)布:2024/12/23 10:0:5組卷:28引用:1難度:0.5
  • 3.閱讀下面文字,完成各題。
    [甲]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蘇軾《記承天寺夜游》)[乙]      東坡先生與黃門公南遷,相遇于梧、藤間。道旁有鬻湯餅者,共買食之。觕惡不可食。黃門置箸而嘆,東坡已盡之矣。徐謂黃門曰:“九三郎,爾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聞之,曰:“此先生‘飲酒但飲濕’而已。”
    (選自陸游《老學庵筆記》[注釋]①黃門公:指蘇轍,下文中的“九三郎”也是對蘇轍的稱謂。②南遷:貶謫到南方。③梧、藤:梧州、藤州。④鬻(yù):賣。⑤觕(cū):同“粗”。⑥飲濕:指潤濕嘴巴。
    (1)解釋加點的詞語。
    欣然起行
     

    無與為樂者
     

    ③共買
     

    ④飲酒飲濕
     

    (2)翻譯句子。
    ①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
    ②黃門置箸而嘆,東坡已盡之矣。
    (3)對[甲][乙]兩文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甲]文中“亦”和“相與”點出兩人相似的遭遇和心境。
    B.[乙]文描寫了被貶后的艱難生活,“大笑”看似寫樂,實則寫人物的苦悶。
    C.[甲]文以第一人稱寫尋友賞月的悠閑。[乙]文以第三人稱敘述故事,“徐”和“大笑”準確傳神地寫出了人物的風采。
    D.[甲][乙]兩文都采用記敘和描寫的方式來寫被貶后的生活,最后都以議論結(jié)尾。
    (4)如果你是東坡先生在[乙]文的情境中,會對九三郎說什么?

    發(fā)布:2024/12/20 0:30:1組卷:210引用:13難度:0.7
小程序二維碼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