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甲】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乙】天鏡園浴鳧堂①,高槐深竹,樾②暗千層,坐對蘭蕩③,一泓漾之,水木明瑟④,魚鳥藻荇,類若乘空。余讀書其中,撲面臨頭,受用一綠,幽窗開卷,字俱碧鮮。每歲春老,破塘⑤筍必道此。輕舠⑥飛出,牙人⑦擇頂大筍一株擲水面,呼園中人曰:“撈筍!”鼓枻⑧飛去。園丁劃小舟拾之,形如象牙,白如雪,嫩如花藕,甜如蔗霜。煮食之,無可名言,但有慚愧。(張岱《天鏡園》)
【注】:①浴鳧堂:天鏡園中一個堂名。②樾:樹蔭。③蘭蕩:湖名。④明瑟:明凈新鮮。⑤破塘:紹興地名,以產(chǎn)筍著稱。⑥輕舠:小船。⑦牙人:商人。⑧枻:船槳。
(1)解釋下列加點詞。
①曉霧將歇消散消散
②夕日欲頹墜落墜落
③類若乘空好像好像
④無可名言說出說出
(2)下列各組中加點字意義和用法不同的兩項是BCBC
A、四時俱備 | 字俱碧鮮 |
B、實是欲界之仙都 |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
C、山川之美 | 園丁劃小舟拾之 |
D、但有慚愧 |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
①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②形如象牙,白如雪,嫩如花藕,甜如蔗霜。
(4)(甲)文表達了陶弘景沉醉山水的愉悅之情,(乙)文中同樣表明作者張岱這一生活情趣的句子是
余讀書其中,撲面臨頭,受用一綠,幽窗開卷,字俱碧鮮。
余讀書其中,撲面臨頭,受用一綠,幽窗開卷,字俱碧鮮。
(5)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B
B
A、甲乙兩文分別用“清流見底”“水木明瑟”突出“水”的清澈明凈。這與“皆若空游無所依”、“游魚戲石,直視無礙”等有異曲同工之妙。
B、甲乙兩文都選擇代表性的景物入文,都從遠近、高低、動靜、色彩搭配入手,調(diào)動視覺、聽覺、觸覺、味覺等感覺器官進行描繪。
C、甲乙兩文寫景,不僅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是抓住景物特征,營造優(yōu)美的意境,表達作者獨特的情感。
D、(甲)文在寫景的基礎(chǔ)上進行議論,表達情感。(乙)文則先寫景,再描寫商人賣筍、仆人撈筍的場面,富有生活情趣。
【答案】消散;墜落;好像;說出;BC;余讀書其中,撲面臨頭,受用一綠,幽窗開卷,字俱碧鮮。;B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quán)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8/31 11:0:12組卷:182引用:2難度:0.8
相似題
-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h2>
發(fā)布:2025/1/2 23:0:3組卷:31引用:1難度:0.7 -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h2>
發(fā)布:2024/12/27 0:30:2組卷:51引用:4難度:0.8 -
3.文言文閱讀。
魚我所欲也
《孟子》
①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②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③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歟?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1)下列句子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A.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B.非獨賢者有是心也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C.一簞食,一豆羹 食之不能盡其才 D.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君子成人之美 A.得之則生,弗得則死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B.蹴爾而與之 聚室而謀曰 C.萬鐘于我何加焉 苛政猛于虎也 D.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 武陵人捕魚為業(yè)
A.文章開頭用“魚”比喻“生”,用“熊掌”比喻“義”,通過類比,形象生動引出本文的中心論點——舍生取義。
B.文中第②段以“一簞食,一豆羹”為例,告訴我們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簞食,一豆羹”在生死關(guān)頭卻能考驗一個人的品德。
C.文章通過“不辨禮儀”接受“萬鐘”和“不受嗟來之食”的故事分別從正、反兩方面論證“舍生取義”的觀點,論證非常有力。
D.本文告訴我們“無論在什么情況下,人都應該保持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關(guān)頭,也能經(jīng)受住考驗”的道理。
(4)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②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發(fā)布:2024/12/27 1:0:4組卷:14引用:3難度:0.5
相關(guān)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