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7日,神舟十四號乘組今天進行第三次出艙活動,航天員陳冬、蔡旭哲先后出艙,艙外活動期間,兩名出艙航天員將先后配合完成艙間連接裝置安裝、問天實驗艙全景相機抬升等作業(yè)。航天員劉洋在核心艙內配合支持。
材料一 劉洋是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出發(fā)前給自己的孩子們寫了一封信,信中寫到,“我是媽媽,也是軍人。那一刻媽媽要出征上戰(zhàn)場。這是一個軍人的職責。”“此時此刻媽媽不能陪伴你們的兒童節(jié),萬般不舍。馬上就要離開你們去執(zhí)行任務,半年的時間,真是舍不得”。
材料二 這次神舟十四號乘組的指令長是陳冬,2016年神舟十一號任務是他首次太空之旅。如今再次執(zhí)行任務,從乘組成員變?yōu)橹噶铋L,在太空的駐留時間從一個月延展為半年。陳冬曾經(jīng)說:“當班長,讓我懂得了什么是責任;在軍校,我懂得了什么叫軍人的責任。”隨著時間的延伸,他肩上的責任越來越重,從飛行學員到飛行員,從飛行員到航天員。
(1)材料一中劉洋對孩子的不舍是她的個人利益和需要,完成航天任務卻事關國家利益,劉洋的事例啟示我們如何處理兩者之間的關系?(至少兩個方面)
(2)結合材料二陳冬的事例,談談承擔責任對我們成長的意義?(至少兩個方面)
【考點】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的關系;承擔責任的意義.
【答案】(1)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fā)生沖突時,應把集體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堅持集體利益;當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發(fā)生矛盾時,需要從多方面周全地考慮并作出妥善處理;堅持集體利益,有時不僅需要放棄個人利益,甚至要獻出自己的生命;等。
(2)學會承擔責任,是自我磨礪的過程,擁有這樣的經(jīng)歷,有助于我們學會正確地做事。提高能力,獲得他人的認可與尊重,擴大自我成長的空間;勇于擔責可以為自己贏得信任可以讓自己被賦予更大的責任,從而擁有更多發(fā)展的機會;承擔責任既是個人有所成就的基礎,也是集體發(fā)展的必要前提;只有對自己負責任的人,才能享有真正的自尊,也才有資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擔起對他人,對社會的責任;等。
(2)學會承擔責任,是自我磨礪的過程,擁有這樣的經(jīng)歷,有助于我們學會正確地做事。提高能力,獲得他人的認可與尊重,擴大自我成長的空間;勇于擔責可以為自己贏得信任可以讓自己被賦予更大的責任,從而擁有更多發(fā)展的機會;承擔責任既是個人有所成就的基礎,也是集體發(fā)展的必要前提;只有對自己負責任的人,才能享有真正的自尊,也才有資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擔起對他人,對社會的責任;等。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7/23 8:0:8組卷:72引用:1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