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人教新版八年級上冊《4.4 光的折射》2023年同步練習卷(2)

發(fā)布:2025/7/1 14:0:8

一、選擇題

  • 1.當光從一種介質射向另一種介質時,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h2>

    組卷:94引用:11難度:0.9
  • 2.如圖是光在空氣和水的界面處發(fā)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圖,∠AOS=60°,下列關于圖中的入射光線、反射角和折射光線處的介質判斷正確的是( ?。?/h2>

    組卷:45引用:3難度:0.7
  • 3.眼睛看到水中魚,如圖所示能正確反映眼睛看水中“魚”的光路圖是( ?。?/h2>

    組卷:106引用:3難度:0.7
  • 4.如圖所示,上下表面平行的玻璃磚水平放置,一束光以與上表面夾角θ=30°,從空氣射到玻璃磚上表面的A點,在A點一部分光反射,另一部分光折射,折射光線照射到玻璃磚的下表面的B點。則( ?。?/h2>

    組卷:141引用:1難度:0.6
  • 5.如圖所示,是光在空氣和水兩種介質中傳播情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607引用:6難度:0.7
  • 6.如圖所示的現(xiàn)象中,屬于光的折射現(xiàn)象的是( ?。?/h2>

    組卷:180引用:4難度:0.7
  • 7.下列現(xiàn)象中,由光的折射引起的是

    組卷:125引用:3難度:0.6
  • 8.如圖所示光路圖中,能正確表示岸上的人看到水中小魚的光路圖是( ?。?/h2>

    組卷:1648引用:37難度:0.7
  • 9.在海上或沙漠中,有時會在地平線上看到古老的建筑、熱鬧的街市等有趣的景象,實際大海、沙漠上什么也沒有,上述現(xiàn)象叫“海市蜃樓”或“沙漠蜃景”,出現(xiàn)此景象是由于( ?。?/h2>

    組卷:240引用:4難度:0.9
  • 10.下列現(xiàn)象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h2>

    組卷:47引用:1難度:0.7
  • 11.用激光筆沿圖中所示的PO方向照射,一定能照射到尚未移動的小魚或小鳥的是( ?。?/h2>

    組卷:2235引用:67難度:0.9
  • 12.如圖所示,甲、乙兩人分別站立于一面矮墻的兩邊,若要在天花板上固定一平面鏡使兩人在圖示位置彼此都能看到對方的全身,則所需的最小平面鏡的位置應為( ?。?/h2>

    組卷:7679引用:24難度:0.3
  • 13.夜晚,當你沿著街道走近街燈,再從街燈下走遠,則你的影子的長度變化情況是(  )

    組卷:71引用:5難度:0.9

二、多選題

  • 14.如圖,空茶碗底部有一枚硬幣,眼睛在P處看不見硬幣,緩慢往茶碗中倒水,當水面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在P處就能看見硬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410引用:6難度:0.8

三、填空題

  • 15.飛機翅膀做成下平上凸形狀,飛行時飛機翅膀上部空氣流速快、壓強
    (選填“大”或“小”),使飛機獲得升力;飛機輪胎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紋,有利于著陸減速時
    (選填“增大”或“減小”)摩擦;飛機在高空飛行過程中與空氣
    (選填“摩擦”或“接觸”)起電使飛機帶上電荷。

    組卷:14引用:1難度:0.8
  • 16.小明用如圖所示裝置將一細光束從水中斜射到空氣中,用于探究“光的折射規(guī)律”實驗測得的數(shù)據如表。
    入射角/° 0 10 20 30 40 48.6 50
    折射角/° 0 13.4 27.0 41.7 58.7 90
    (1)當入射角為0°時,折射角大小為0°,說明當光從水中垂直射入空氣中時,傳播方向
    。
    (2)分析實驗數(shù)據可知: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
    (填“增大”或“減小”),且折射角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
    (3)當入射角為48.6°,折射角大小為90°,若再增大入射角,則折射光線消失,只發(fā)生反射,這種現(xiàn)象稱為全反射,所以當入射角為50°時會發(fā)生
    現(xiàn)象。
    (4)若光線從空氣斜射入水中,入射角為58.7°,則折射角大小為
    ,這是因為在光的折射現(xiàn)象中,光路都具有
    性。增大入射角,觀察折射角的變化,我們發(fā)現(xiàn)
    (選填“會”或“不會”)發(fā)生全反射現(xiàn)象。

    組卷:319引用:6難度:0.6
  • 17.學習光的折射后,小明在家做了如下的兩個小實驗:如圖甲所示,他將一束激光射到空水槽底部O點,形成一個光斑,向水槽中注入一定量水后,光斑將移動到O點
    (左/右)側,繼續(xù)沿水槽壁緩慢注水,折射角
    (變大/變小/不變),如圖乙所示,B′是小明在乙處通過水面看見水槽中的一個雨花石B的像,實際上的雨花石B在B’的
    (上/下)方。

    組卷:70引用:5難度:0.7
  • 18.如圖甲所示的碗中,起初看起來是空的,當慢慢往碗中倒水后,就會發(fā)現(xiàn)碗中還藏著一枚硬幣(如圖乙所示)。前者看不到硬幣,是因為光的
    ,后者看到硬幣,是因為光從
    (填“空氣射入水”或“水射入空氣”)中發(fā)生折射,他看到的是硬幣的
    (選填“虛”或“實”)像。

    組卷:169引用:4難度:0.8
  • 19.圖甲為電影放映機,其成像原理如圖乙所示,為讓觀眾看到清晰的實像,應將膠片放在距離透鏡
    (一倍焦距以內/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間/二倍焦距以外)的位置,白色屏幕是為了
    (反射/吸收)所有顏色的光,屏幕上所成的像是放大、
    (正立/倒立)的實像。

    組卷:31引用:2難度:0.5

四、作圖題

  • 20.一束光線從空氣中斜射入玻璃磚(如圖).請在圖中畫出進入玻璃的折射光線。

    組卷:335引用:7難度:0.5
  • 21.如圖,一束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請畫出反射光線和折射光線。

    組卷:475引用:15難度:0.6
  • 22.如圖所示,OB是一束光線由空氣射到水面后的反射光線,在圖中畫出入射光線,并畫出折射光線的大致方向。

    組卷:37引用:4難度:0.5
  • 23.如圖所示,試畫出光通過三棱鏡時兩次折射的大致光路,并畫出相應的法線。

    組卷:381引用:8難度:0.5
  • 24.圖示的AB、CD,是同一發(fā)光點S發(fā)出的光經平面鏡反射后的兩條反射光線,請你完成光路圖,并確定發(fā)光點S的位置。

    組卷:404引用:13難度:0.7
  • 25.系統(tǒng)找不到該試題

五、實驗探究題

  • 26.綜合實驗活動:小明與同學從樹蔭下走過時,發(fā)現(xiàn)地面上有許多大小、形狀不同的光斑,如圖所示,光斑的形狀與什么因素有關呢?光斑又如何形成的呢?對此小明決定探究,他們猜想光斑的形狀:

    a.與樹葉形狀有關,光斑是樹葉的影子;
    b.與樹葉間空隙形狀有關;
    c.與樹葉間空隙大小有關。
    (1)根據所學知識,可確定猜想a
    (填“合理”或“不合理”)。
    (2)為驗證猜想b,小明讓帶孔卡片,離地面白紙較近,如圖甲所示,發(fā)現(xiàn)白紙上的光斑都是圓形,說明小孔成像時的形狀與小孔形狀
    (選填“有關”或“無關”)
    (3)為驗證猜想c,如圖乙,讓帶孔的甲紙板離地面白紙的距離不變。讓乙紙板向左運動,使孔徑越來越小,你覺得選
    圖實驗最科學,實驗時,當孔徑小到一定程度時,發(fā)現(xiàn)白紙上的光斑由孔的形狀變成圓形。這說明小孔形成的光斑與小孔的形狀
    。(選填“有關”或“無關”)
    (4)通過探究,他們初步得到了以下結論,
    光斑(填光斑的形狀)一般是太陽的像,光斑的形狀與樹葉間空隙形狀、樹葉間空隙大小、樹葉間空隙與地面的距離無關。

    組卷:394引用:7難度:0.3
  • 27.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可以用來研究光從水中斜射到與空氣的分界面時所發(fā)生的光現(xiàn)象。
    (1)使入射角i在一定范圍內由小變大,會發(fā)現(xiàn)折射角γ
    (填寫變化規(guī)律),且折射角總是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相應的入射角;
    (2)當入射角i增大到某一值時,折射角γ會達到最大值,該最大值是

    (3)若繼續(xù)增大入射角i,將會發(fā)現(xiàn)不再有
    光線,而只存在
    光線。

    組卷:275引用:8難度:0.5

六、解答題

  • 28.某同學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點實驗,如圖是光從空氣射入水中時的光路,實驗中發(fā)現(xiàn),入射光線、折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的兩側。通過實驗還得到如表數(shù)據:
    (1)分析表中數(shù)據,可得出結論:光從空氣斜射到水中時,折射角
    (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
    (2)當光從水斜射入空氣,入射角為11.3°時,則折射角為
    。
    (3)細心的小明發(fā)現(xiàn),光從空氣斜射到水面時,光不但會發(fā)生折射現(xiàn)象,還會發(fā)生
    現(xiàn)象,反射角
    (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
    入射角α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11.3° 22.1° 35.4° 40.9°

    組卷:41引用:4難度:0.6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