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黑龍江省哈爾濱九中高一(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5/7/3 8:0:19

一、現(xiàn)代文閱讀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材料一:
          1月17日,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數(shù)據(jù)顯示,2022年全年出生人口956萬人,死亡人口1011萬人,人口減少85萬,自然增長率為-0.60%。
          除1959-1961年自然災害期間的人口下降之外,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首次人口下降,中國人口負增長的靴子終于落地了。
    (摘自《人口負增長的歷史節(jié)時到來,一個國家應該如何應對?》)材料二:
          人口負增長和老齡化不斷深化將使養(yǎng)老保險制度逐漸走入“生之則寡,食之者眾”的境況中,即繳納養(yǎng)老保險的生產(chǎn)者越來越少,兩領取養(yǎng)老保險的消費型人口越來越多。領取人口占比增加,會影響?zhàn)B老保險體系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國家統(tǒng)計局數(shù)據(jù)顯示,2011年,我國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達到峰值9.25億人,從2012年開始下降。到2021年末,16~59歲的勞動年齡人口8.82億人,占總人口的62.5%,比2011年減少了4300萬。

          截至2021年末,全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6736萬人,占總人口的18.9%;全國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0056萬人,占總人口的14.2%。
          老年人口撫養(yǎng)比是指某一人口中老年人口數(shù)與勞動年齡人口數(shù)之比,用以表明每100名勞動年齡人口要負擔多少名老年人。
    《2021年度國家老齡事業(yè)發(fā)展公報》顯示,從2012年到2021年,我國的老年人口撫養(yǎng)比持續(xù)呈上升趨勢。
    (摘編自《專家:2022年全國人口或出現(xiàn)負增長》)材料三:
          那么造成人口負增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最直接的原因是長期的低生育水平,即一對夫婦生育的子女數(shù)長期少于2個。
          低生育率對人口負增長的影響是不斷累積、逐漸顯現(xiàn)的長期過程,具有時滯性和隱蔽性。隨著低生育水平的持續(xù),人口慣性將由正轉(zhuǎn)負,人口負增長慣性也將持續(xù)積累,人口增長速度逐漸減緩,并最終表現(xiàn)為人口減少。
          已有的經(jīng)驗表明,長期較低的生育水平下,生育水平很難回升,即使回升也很難回升到更替水平以上,一旦人口開始負增長,即便是生有水平回升也難以扭轉(zhuǎn)人口負增長慣性,很難實現(xiàn)人口增長方向由負轉(zhuǎn)正。
          間接導致人口負增長最突出的就是社會經(jīng)濟因素。現(xiàn)代化的過程也是生育率不斷下降的過程,隨著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產(chǎn)業(yè)結構由農(nóng)業(yè)向工業(yè)和服務業(yè)轉(zhuǎn)變,物質(zhì)生產(chǎn)功能和養(yǎng)老功能不斷從家庭中剝離,社會保障體制的完善使得孩子的養(yǎng)老保障效用下降,從而導致生育率的降低。
          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的同時也帶來人們對個體價值認識及生育觀念的轉(zhuǎn)變,個人主義價值觀開始流行,生育觀念由“多生”轉(zhuǎn)變?yōu)椤吧偕鄙踔痢安簧?,不婚和丁克家庭比例上升?br />      社會性別平等的發(fā)展使得女性的受教育程度、工資水平以及就業(yè)率獲得提高,社會地位和家庭地位都得到提升,同時養(yǎng)育孩子的直接成本和機會成本也增加,女性面臨著工作和家庭沖突的矛盾,導致未婚比例提高、初婚初育年齡推遲、生育子女數(shù)量減少、生育間隔增大,進一步導致生育率的下降。
          對中國而言,生育政策也是促進生育率下降及人口負增長的重要因素,計劃生育政策不僅使生育率快速下降,隨著在政策期內(nèi)出生人口開始進入育齡期,育齡婦女規(guī)模也逐漸縮小,這種累積效應使得人口負增長的風險也逐漸積累。
    (摘自《人口負增長的歷史性時刻到來,一個國家應該如何應對?》)(1)下列對材料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從1990年至今,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shù)量持續(xù)呈逐年上升趨勢,預計到2054年,達到頂峰。
    B.2021年全國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撫養(yǎng)比首次突破了20%,意味著100名勞動年齡人口大約需要負擔20名65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
    C.我國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從2012年開始下降,未來可能會少于60歲及以上人口。
    D.當下,養(yǎng)老保險制度走入了“生之則寡,食之者眾”的境況,影響了養(yǎng)老保險體系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2022年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為負數(shù),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二次人口下降。
    B.長期的低生育水平使得人口增長速度減緩,最終表現(xiàn)為人口減少,進而造成人口負增長。
    C.人口負增長和快速老齡化意味著繳納養(yǎng)老保險的人逐漸減少,而領取的人越來越多。
    D.雖然我國人口呈現(xiàn)負增長,但是如果生育水平回升,就會很快實現(xiàn)人口增長方向由負轉(zhuǎn)正。
    (3)根據(jù)上述材料,概括我國生育率下降的原因。

    組卷:2引用:1難度:0.5
  • 2.閱讀下面作品,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題。
    故都的秋
    郁達夫
          秋天,無論在什么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當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并且又時常多雨而少風;一個人夾在蘇州上海杭州,或廈門香港廣州的市民中間,混混沌沌地過去,只能感到一點點清涼,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與姿態(tài),總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種半開、半醉的狀態(tài),在領略秋的過程上,是不合適的。
          不逢北國之秋,已將近十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shù)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ǎǔ瘶s)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覺到十分的秋意。說到了牽?;?,我以為以藍色或白色者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最好,還要在牽牛花底,教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
          北國的槐樹,也是一種能使人聯(lián)想起秋來的點綴。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后,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閑,潛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沉的地方。
          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更是北國的特產(chǎn);因為北平處處全長著樹,屋子又低,所以無論在什么地方,都聽得見它們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聽得到的。這嘶叫的秋蟬,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樣,簡直像是家家戶戶都養(yǎng)在家里的家蟲。
          還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樣。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來一陣涼風,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來了。一層雨過,云漸漸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陽又露出臉來了;穿著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的都市閑人,咬著煙管,在雨后的斜橋影里,上橋頭樹底去一立,遇見熟人,便會用了緩慢悠閑的聲調(diào),微嘆著互答著地說:“唉,天可真涼了——”(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長。)“可不是嗎?一層秋雨一層涼啦!”
          北方人念陣字,總老像是層字,平平仄仄起來,這念錯的歧韻,倒來得正好。
          北方的果樹,到秋來,也是一種奇景。第一是棗子樹;屋角,墻頭,茅房邊上,灶房門口,它都會一株株的長大起來。像橄欖又像鴿蛋似的這棗子顆兒,在小橢圓形的細葉中間,顯出淡綠微黃的顏色的時候,正是秋的全盛時期;等棗樹葉落,棗子紅完,西北風就要起來了,北方便是沙塵灰土的世界,只有這棗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國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沒有的Golden Days。有些批評家說,中國的文人學士,尤其是詩人,都帶著很濃厚的頹廢色彩,所以中國的詩文里,頌贊秋的文字特別多。但外國的詩人,又何嘗不然?我雖則外國詩文念得不多,也不想開出賬來,做一篇秋的詩歌散文鈔,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詩人的集子,或各國的詩文的Anthology來,總能夠看到許多關于秋的歌頌與悲啼。各著名的大詩人的長篇田園詩或四季詩里,也總以關于秋的部分,寫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于秋,總是一樣地能特別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不單是詩人,就是被關閉在牢獄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會感到一種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嘗有國別,更何嘗有人種階級的區(qū)別呢?不過在中國,文字里有一個“秋士”的成語,讀本里又有著很普遍的歐陽子的《秋聲》與蘇東坡的《赤壁賦》等,就覺得中國的文人,與秋的關系特別深了。可是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國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南國之秋,當然是也有它的特異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濃,回味不永。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干,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
          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愿意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
    1934年8月,在北平(1)作者為什么要不遠千里,趕上北平來飽嘗故都的秋味?請結合全文,概括說明。
    (2)文中多處運用對比的手法來表現(xiàn)故都之秋的特點。請任舉一例并加以分析。

    組卷:8引用:3難度:0.5

二、古代詩文閱讀

  • 3.對下列句中加點字詞類活用現(xiàn)象歸類正確的一項是( ?。?br />
    ①非能 ②吾從而 益圣
    ④則師焉 ⑤或 學而大遺

    組卷:9引用:4難度:0.9
  • 4.下列各項中,字形和加點字讀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h2>

    組卷:7引用:1難度:0.8
  • 5.下列各句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h2>

    組卷:48引用:2難度:0.7
  • 6.下列句子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h2>

    組卷:52引用:10難度:0.9
  • 7.下列各句中,與“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的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

    組卷:138引用:9難度:0.7
  •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h2>

    組卷:4引用:1難度:0.9
  • 9.下列選項中加點詞的含義與現(xiàn)代漢語全都相同的一項是( ?。?/h2>

    組卷:2引用:2難度:0.6

三、文言文閱讀。

  • 10.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題。
          龔鑒,字明水,浙江錢塘人。早與同郡杭世駿齊名。雍正初,以拔貢就選籍,授江蘇甘泉知縣??h新以江都析置,故脂膏之地。鑒恥為俗吏,一以子惠黎元、振興文教為己任。故某侍郎與有舊入謁有所囑拒之有同城官為大吏所昵令伺察屬史者有挾而請又拒之 巨室延飲,又拒之。于是大江南北盛傳甘泉令不近人情。鑒益自刻苦,無一長物??h境邵伯埭受高、寶諸湖之水,地卑下。鑒謂當于農(nóng)隙運土筑高埂沿堤為防,以徐議溝血。堤上即植桑,興蠶事。其西境地高,浹旬不雨即龜坼,宜每一里為水塘以蓄之。如是則高下之田俱無患。大吏韙之,然不能行。邵伯埭下有芒稻河,設閘泄水尤要。值大水泛溢,鑒冒雨至,呼閘官泄之。閘官以鹽漕為言,不可。會總河嵇曾筠視河至,鑒直陳,厲聲訶閘官,曾筠即令啟閘。又用鑒言,定鹽漕船過湖需水不過六尺,過即啟閘,無得藉口蓄水,為民田患。每歲晏,江都之鰥寡孤獨多入甘泉部中。西湖圣因寺僧明慧者,恃前在內(nèi)廷法會恩寵,干求遍于江、浙。一日以書幣關白,鑒杖其使而遣之。事流傳,上聞。世宗召明慧還京,錮不許出。當是時,甘泉令聲聞天下。在任六年,以父憂去官,貧,至無以葬。河南巡撫尹會一故為揚州守,雅與鑒善,招之,欲使主大梁書院,以修脯助葬。遂卒于河南。鑒湛深經(jīng)術,能摘先儒之誤,顧書多未成。所成者毛詩疏說,闡明李光地之說為多。
    (選自《清史稿?卷四百七十六》)(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故某侍郎子與有舊/入謁/有所囑拒之/有同城官為大吏所昵/令伺察屬吏者/有挾而請/又拒之
    B.故某侍郎子與有舊入謁/有所囑/拒之/有同城官為大吏所昵令/伺察屬吏者/有挾而請/又拒之
    C.故某侍郎子與有舊/入謁/有所囑/拒之/有同城官為大吏所昵/令伺察屬吏者/有挾而請/又拒之
    D.故某侍郎子與有舊入謁有所囑/拒之/有同城官為大吏所昵/令伺察屬吏者有挾/而請/又拒之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鹽漕,鹽運和漕運的合稱。用河道運輸食鹽和糧食分別稱為鹽運和漕運。
    B.書院,古代官學機構,是聚徒講授、研究學問的場所,如長沙岳麓書院。
    C.經(jīng)術,又稱經(jīng)學,是研究儒家經(jīng)典,解釋其字面意義、闡明其義理的學問。
    D.疏,古籍注釋體例之一,是對舊注所作的解釋。文中是指對毛詩的注解。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龔鑒才德出眾,早有盛名。他早年與同郡名士杭世駿齊名,后來以拔貢身份入仕;他對經(jīng)學有深透的研究,能指出先儒的錯誤,并著有毛詩疏說,闡明前人學說。
    B.龔鑒廉潔無私,清貧自守。他所供職的甘泉縣是富庶之地,而他生活儉省,不貪不占,家無長物,連為父親辦理葬事的錢都沒有,這在當時社會中難能可貴。
    C.龔鑒性情耿直,剛正不阿。大水泛溢之際,他向河道總督直陳閘官不作為現(xiàn)象,并當面厲聲呵斥閘官;受皇帝恩寵的僧人派人求見他,他不但不見,反而杖責來使。
    D.龔鑒為官有道,享有盛譽。他對故交、官員的請托和豪門的宴請一律拒絕,在大江南北廣受贊譽;他治理有方,江都一帶很多生活無依的百姓紛紛投奔到甘泉縣。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鑒恥為俗吏,一以子惠黎元、振興文教為己任。
    ②恃前在內(nèi)廷法會恩寵,干求遍于江、浙。
    (5)請結合文本,簡要說明龔鑒“子惠黎元”的具體表現(xiàn)。

    組卷:24引用:6難度:0.4
  • 11.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各題。
    桂枝香?金陵懷古
    [北宋]王安石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歸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xù)。千古憑高對此,謾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
    (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上闋以“登臨送目”四字開篇,立足點高,視野開闊:隨后寥寥數(shù)語,交代了“登臨”的地點、時令與天氣,點出金秋肅爽之象。
    B.由“千里澄江似練“至“星河鷺起”,詞人巧妙化用前人詩句,運用遠近交錯、動靜相生的手法,勾勒出水、陸、空的壯麗圖景。
    C.下闋以“念往昔”一語,將全詞由登臨所見轉(zhuǎn)入登臨所思,詞人像前代吊古的文人騷客一樣,徒然感嘆著歷史興亡的榮耀與恥辱。
    D.全詞上闋雄健,下闋冷峭,整體上境界闊大,寓意深遠,突破了“詞為艷科”的藩籬,踐行了作者“一洗五代舊習”的詞學主張。
    (2)本詩運用借古諷今的手法表達思想感情,試作賞析。

    組卷:83引用:5難度:0.6
  • 12.名篇名句默寫。
    (1)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中表現(xiàn)李白蔑視權貴、不茍合于世的詩句是:“
     
    ,
     
    ?”
    (2)杜甫《登高》中,詩人在一個更為廣闊的時空來感受秋天的氣息,他眼中的落葉、江水是:“
     
    ,
     
    ?”
    (3)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借助對聽者和江中月影的描寫來側面表現(xiàn)琵琶音樂動聽的詩句是:“
     
    ,
     
    ?”

    組卷:185引用:4難度:0.8

三、語言文字運用。

  • 13.下列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h2>

    組卷:21引用:4難度:0.7
  • 1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25引用:2難度:0.5
  • 15.下列各句中,沒有錯別字的一句是( ?。?/h2>

    組卷:106引用:14難度:0.9
  • 16.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h2>

    組卷:3引用:1難度:0.7
  • 17.下列有關文化常識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h2>

    組卷:27引用:3難度:0.5

五、語言文字運用。

  • 18.請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述這首小詩所運用的最主要的藝術手法,以及表達效果。
    凝在楓葉上,露珠閃閃發(fā)紅;
    而在蓮花中,它卻像淚珠般蒼白晶瑩。
    (《環(huán)境》,美國意象派女詩人洛艾爾)(1)修辭方法:
     

    (2)表達效果:
     

    組卷:8引用:5難度:0.6

四、寫作

  • 19.閱讀下面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左傳?莊公二十四年》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紳《憫農(nóng)》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唐)李商隱《詠史》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北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細水長流,遇災不愁。--民間諺語
          誰在平日節(jié)衣縮食,在窮困時就容易渡過難關;誰在富足時豪華奢侈,在窮困時就會死于饑寒。--(波斯)薩迪
          為響應國家號召,弘揚勤儉節(jié)約的傳統(tǒng)美德,營造“浪費可恥、節(jié)儉為榮”的氛圍,學校請你圍繞“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的主題寫一篇倡議書,面向全校師生發(fā)出倡議。
          要求:結合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完成寫作任務;選好角度,請以其中兩三句為基礎確定立意,并合理引用;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2引用:1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