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0-2021學年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吳中區(qū)、相城區(qū)九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

發(fā)布:2025/7/2 15:0:12

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正確)

  • 1.如圖是《天工開物》中記載的在井上汲水的桔槔,它的前端B端系一重20N的空木桶,后端A端系一重50N的配重石塊,OA長為0.6m,OB長為1.2m。木桶裝滿100N的水后,向上拉繩緩慢將桶提起。硬棒質(zhì)量忽略不計,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組卷:338引用:2難度:0.5
  • 2.某實驗小組分別用如圖所示的甲、乙兩個滑輪組(每個滑輪重相同)在相同時間內(nèi)把重物G提升相同高度。若F1和F2大小相等,不計繩重及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2898引用:20難度:0.7
  •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470引用:7難度:0.8
  • 4.踢毽子起源于漢代,高承《事物紀原》記:“今時小兒以鉛錫為錢,裝以雞羽,呼為毽子,…”。如圖,毽子某次被踢出后,豎直上升經(jīng)過某一位置時,毽子的重力勢能和機械能分別為Ep1和E1,下落經(jīng)過同一位置時,重力勢能和機械能分別為Ep2和E2,則( ?。?/h2>

    組卷:258引用:4難度:0.5
  • 5.根據(jù)右表所提供的幾種物質(zhì)的比熱容得出以下四個結(jié)論,其中不正確的是( ?。?br />
    幾種物質(zhì)的比熱容C/[J?(kg?℃)-1]
    4.2×103 2.1×103
    酒精 2.4×103 砂石 0.92×103
    煤油 2.1×103 0.88×103
    水銀 0.14×103 0.39×103

    組卷:33引用:2難度:0.9
  • 6.如圖所示,物體在大小相同的力F作用下,分別在光滑水平面、粗糙水平面和粗糙斜面上沿著力的方向移動了相同的距離s,力F做的功分別為W1、W2、W3,則它們的大小關系正確的是( ?。?br />

    組卷:1367引用:9難度:0.8
  • 7.如圖所示的生活用具中,使用時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h2>

    組卷:416引用:18難度:0.8
  • 8.冬奧會期間,奧運村部餐飲處的智能送菜機器人大放異彩。如圖所示,機器人采用電動機驅(qū)動,重500N,工作時牽引力恒為50N,最大速度為0.8m/s。機器人在勻速行進的過程中,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255引用:3難度:0.7
  • 9.如圖所示的電路中,如果閉合S1、S2,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h2>

    組卷:512引用:8難度:0.8
  • 10.如圖是常用的人臉識別測溫一體機,可以實現(xiàn)人臉識別、口罩檢測、體溫檢測自動報警功能:當人臉識別未通過時,開關S1閉合,電鈴響;未配戴口罩時,開關S2閉合,電鈴響;體溫超過正常體溫時,開關S3閉合,電鈴響。下列電路設計正確的是(  )

    組卷:72引用:2難度:0.8
  • 11.工人哈里正試圖擰松工件上一個緊固的螺栓,他分別用兩種方法,第一種是用扳手直接擰螺栓(甲圖);第二種與甲一樣用扳手夾住螺栓,然后將繩的一頭栓在扳手柄的上端,用力拉繩的另一頭(乙圖),比較兩種方法用力的大?。ā 。?/h2>

    組卷:39引用:2難度:0.7
  • 12.甲、乙兩個物體的比熱容之比為2:5,若使它們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之比為3:2,則甲、乙兩個物體的質(zhì)量之比為( ?。?/h2>

    組卷:301引用:4難度:0.5

二、填空題(本題有11小題,共28分)

  • 13.在標準大氣壓下用如圖a所示的裝置對物質(zhì)A加熱,記錄了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b所示,已知物質(zhì)A的熔點為38℃,沸點為149℃。則圖像中T1=
    ℃,T2=
    ℃,t1時刻試管中物質(zhì)A處于
    狀態(tài)。

    組卷:45引用:2難度:0.7
  • 14.晚飯后,媽媽帶著小濤和他兩歲的妹妹到文化活動中心玩蹺蹺板,如圖所示蹺蹺板水平平衡時,小濤離轉(zhuǎn)軸距離是妹妹和媽媽到轉(zhuǎn)軸距離的2倍,小濤質(zhì)量為40kg,則媽媽和妹妹的總質(zhì)量為
    kg;若媽媽放下懷抱中的妹妹(媽媽的位置不變),為了保持蹺蹺板水平平衡,小濤應適當
    轉(zhuǎn)軸(選填“遠離”或“靠近”)。

    組卷:15引用:1難度:0.7
  • 15.世界杯歷史上第一座可完全拆解、可再利用的體育場“974球場”,由974個“中國造”的集裝箱拼裝而成。如圖所示是吊起集裝箱及吊車滑輪組的簡化圖?,F(xiàn)將質(zhì)量為3×104kg的集裝箱勻速提升4m,用時8s,鋼絲繩拉力F的功率為2×105W,g取10N/kg。求:

    (1)滑輪A的作用是
    ;
    (2)鋼絲繩拉力F所做的有用功;
    (3)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組卷:7引用:1難度:0.6
  • 16.如圖的娛樂風洞,是一種空中懸浮裝置,這是一個集高科技與驚險、刺激的娛樂相結(jié)合的項目,通過人工制造和控制氣流,把游客在一個特定的空間內(nèi)“吹”起來。圖中游客可以被風吹到10米高的空中,已知游客的質(zhì)量為60千克,假如游客是勻速被風從地面吹到10米高的空中,問此過程中,人的動能變化情況為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風對游客做了
    J的功。(g=10N/kg)

    組卷:43引用:1難度:0.8
  • 17.如圖為我國古人運送巨木的勞動情境示意圖。他們通過橫桿、支架、石塊等,將巨木的一端抬起,墊上圓木,以便將其移到其他地方。支架下端墊有底面積較大的石塊,作用是
    ,如果他們無法將巨木抬起,請你提出一個有可能抬起巨木的改進方案,并簡述其中的物理學原理

    組卷:47引用:2難度:0.5
  • 18.如圖所示,是單氣缸四沖程內(nèi)燃機的
    沖程。假設在活塞的運動過程中,氣缸內(nèi)的氣壓始終為P,氣缸的容積為V,則活塞從上端運動到下端的過程中,氣體對活塞所做的功是

    組卷:261引用:2難度:0.5
  • 19.摩擦生熱,這個“熱”字表示
    ;煤燃燒時,向外放熱,這個“熱”字表示
    。(選填“溫度”、“熱量”或“內(nèi)能”)

    組卷:24引用:3難度:0.7
  • 20.新課程標準要求中小學生要學會做飯。小明在炒菜時聞到了菜的香味,這是
    現(xiàn)象。炒菜過程中,煤氣燃燒越充分,其熱值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組卷:109引用:6難度:0.7
  • 21.把圖釘按在鉛筆的一端,手握鉛筆使圖釘釘帽在粗糙的硬紙板上來回摩擦,然后用手感覺圖釘?shù)臏囟?!--BA-->
    (選填“不變”、“升高”或“降低”),原因是
    。其中鐵釘在電學中屬于
    (選填“絕緣”、“半導”或“導”)體。

    組卷:21引用:1難度:0.8
  • 22.一個完整的電路是由提供電能的
    、消耗電能的
    、控制電路通斷的
    和提供電的流動路徑的
    四部分組成的。

    組卷:930引用:45難度:0.9
  • 23.如圖所示,斜面長4m,高1.5m,工人用300N的力沿斜面把重600N的箱子勻速推到車上則工人對箱子做的有用功是
    J,該斜面的機械效率是
    %。

    組卷:1引用:1難度:0.7

三、解答題

  • 24.請根據(jù)如圖所示的實物圖在右邊的方框中畫出電路圖。

    組卷:94引用:7難度:0.5
  • 25.在圖中杠桿B點掛著重物G,若在A點施加一個最小的力F使杠桿平衡在圖中的位置,請畫出此力的示意圖。

    組卷:204引用:6難度:0.7
  • 26.建筑工地上,工人師傅將圖所示的滑輪裝配成滑輪組,利用它通過機車提升重物,繩索經(jīng)地面上的滑輪改變拉力方向后與機車尾部水平相連,請畫出滑輪組的繞線方式。?

    組卷:166引用:1難度:0.5

四、解答題(共2小題,滿分12分)

  • 27.如圖所示電路中:
    (1)若使L1、L2串聯(lián),則應閉合
    ,斷開

    (2)若使L1、L2并聯(lián),則應閉合
    ,斷開
    ;
    (3)如果只閉合S1而斷開S2、S3,則燈
    亮;
    (4)同時閉合開關
    是不允許的。

    組卷:143引用:4難度:0.5
  • 28.某北方城市冬季供暖要求室內(nèi)溫度達到24℃,暖氣片一次進回水溫差為25℃。為滿足采暖要求,某家庭暖氣片中裝滿100kg熱水。
    (1)該家庭暖氣片中這些熱水一次進回水放出多少熱量?[水的比熱容是4.2×103J/(kg?℃)]
    (2)若暖氣中換用另一種液體,該液體密度為0.8×103kg/m3,則該家庭暖氣片中可以裝滿多少千克這種液體?
    (3)要達到供暖要求,該液體一次進回的初溫應該是多少攝氏度?用這種液體供暖是否可行,請用計算結(jié)果說明原因。[回水時液體溫度與室溫達標溫度一致,該液體比熱為2.1×103J/(kg?℃),該液體在暖氣片內(nèi)沸點為78℃]

    組卷:123引用:1難度:0.5

五、解答題(共5小題,滿分30分)

  • 29.為了“探究彈性勢能與跟哪些因素有關”,小明在水平桌面上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探究,將彈簧一端A固定,用小球(小球與彈簧不連結(jié))將彈簧壓縮不同的長度,由靜止釋放小球,分別測量出木塊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離s0,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結(jié)論。
    (1)實驗中,彈簧彈性勢能大小是通過
    來反映的,探究了彈簧彈性勢能大小跟
    的關系,放手后,小球在整個過程的運動情況是
    。
    實驗中,小明又發(fā)現(xiàn)在水平桌面上滾動的小球離開桌面后,會沿著曲線向前飛行并最終落到地面上,如圖乙所示,小球離開桌面在水平方向飛行的距離與哪些因素有關呢?他們提出以下三個猜想:
    猜想1:與小球離開桌面時的速度有關;
    猜想2:與小球離地的高度有關;
    猜想3:與小球的質(zhì)量有關。
    (2)為了驗證猜想1是否正確,小組成員進行如下實驗:保持小球質(zhì)量和離地高度不變,將彈簧壓縮到不同的長度,小球離開彈簧后,將獲得不同的速度,發(fā)現(xiàn)小球水平飛行的距離不相同,這說明猜想1是
    (選填“正確”或“錯誤”)的。
    (3)為了探究猜想2,小華取了質(zhì)量為5g的小球,改變桌子的高度,將彈簧壓縮到相同的長度釋放小球,測得并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
    離地高度H/cm 5 45 80 125
    水平飛行距離s/cm 5 15 20 25
    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可得到s與H的定量關系式是

    (4)為探究猜想3,保持離地高度不變,小明用不同質(zhì)量的小球?qū)椈蓧嚎s到相同的長度,靜止釋放后比較小球水平飛行的距離與質(zhì)量的關系,你認為小明的方案存在的問題是:
    。

    組卷:123引用:2難度:0.7
  • 30.如圖所示,在探究物體動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時,讓同一小車分別從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靜止釋放,撞擊水平面上同一木塊。

    (1)本實驗探究的是
    (木塊/小車斜面)的動能與
    的關系,控制
    相等,實驗中是通過觀察
    來比較動能大小的。
    (2)第一次實驗的情景如圖甲所示,在進行第二次實驗前,應先將撞出的木塊
    。
    (3)若操作正確,第二次實驗木塊最終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此實驗的結(jié)論是

    組卷:14引用:4難度:0.6
  • 31.同學們在做關于滑輪的實驗時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請幫他們分析解答。
    (1)小雯同學在研究“定滑輪和動滑輪特點”的實驗中,完成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并記錄了數(shù)據(jù)。通過分析數(shù)據(jù),她覺得與書中的結(jié)論有較大偏差。你一定也做過這個實驗,回想你的實驗經(jīng)歷,回答下列問題:
    實驗次數(shù) 物重
    G/N
    使用定滑輪時測力計的示數(shù) F1/N 使用動滑輪時測力計的示數(shù)F2/N
    1 1.00 0.60 0.65
    2 1.50 1.10 0.90
    3 2.00 1.60 1.15
    ①該實驗中出現(xiàn)這樣結(jié)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分別敘述。
    定滑輪結(jié)果原因分析:
    ;
    動滑輪結(jié)果原因分析:
    ;
    ②請你對小雯的實驗方法提出合理的改進意見。
    定滑輪使用改進意見:
    ;
    動滑輪使用改進意見:

    (2)小明同學做“測量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用相同的滑輪組提升不同數(shù)量的鉤碼,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實驗
    次數(shù)
    鉤碼的
    重力G/N
    鉤碼提升高度h/m 拉力
    F/N
    繩端移動的
    距離s/m
    機械效率
    η
    1 2 0.1 0.9 0.3 74%
    2 4 0.1 1.6 0.3 83%
    3 6 0.1 2.3 0.3 a
    ①觀察表格中的示數(shù),表格中編號a的數(shù)值是
    。
    ②小明通過分析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得到了提高滑輪組機械效率的方法,汽車作為一種“機械”,提高效率對節(jié)能減排有重要意義,請你指出以下三種提高效率的方法中,方法與本實驗同理的是
    。
    方法一:鼓勵人們“拼車”出行,使汽車盡量裝滿人員
    方法二:汽車制造廠用新材料減輕汽車重量。
    方法三:經(jīng)常給汽車做保養(yǎng),保持良好的潤滑。

    組卷:61引用:1難度:0.3
  • 32.小明和小紅一起做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

    (1)實驗前,將杠桿的中點置于支架上,當杠桿靜止時發(fā)現(xiàn)杠桿停在如圖甲所示的位置。小明將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端,小紅認為也可以將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調(diào)(選填“右”或“左”),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杠桿的兩端加掛鉤碼,并移動鉤碼,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圖乙所示,并測出力臂,多次實驗并把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格中。
     次數(shù) F1/N L1/cm F2/N L2/N
     1 1 10 2 5
     2 2 10 1 20
     3 3 15 3 10
    實驗時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
     
    。
    (3)小紅將圖乙中杠桿兩側(cè)的鉤碼各取下一個,杠桿會
     
    (選填“右側(cè)下降”或“左側(cè)下降”)。
    (4)小明想用杠桿測出一物體的重(約為10N),他添加了一個彈簧測力計(0∽5N)做了以下的實驗:
    ①簡述主要測量步驟
    實驗步驟:a.把被測物體掛在杠桿右側(cè)A處(如圖丙所示)。
    b.用彈簧測力計在杠桿
     

    c.分別用刻度尺測出
     
    。
    ②物體重力的計算表達式:G=
     
    (用測量的物理量符號表示)。

    組卷:77引用:2難度:0.5
  • 33.
    (1)如圖(1)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刻度尺的讀數(shù)為
    cm;
    (2)如圖(2)所示,在比較水和食用油吸熱本領的實驗中相比用酒精燈加熱,用電加熱器加熱的優(yōu)點是:更容易控制水和食用油吸收
    相等,通過比較
    ,知道哪種液體吸熱本領強的。

    組卷:16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