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dāng)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xué)年廣東省東莞市高三(上)期末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5/7/3 13:0:18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1小題,1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材料一:
          邏輯,是有效思維的判斷標(biāo)準(zhǔn)。要進行有效的思維訓(xùn)練,必須講邏輯。語文教學(xué)該如何講邏輯?重要的是要讓邏輯思維訓(xùn)練和學(xué)習(xí)任務(wù)緊密結(jié)合,向教學(xué)過程自然滲透。
          文本解讀常常需要在語境中推斷詞義,這種方法運用得好,既是語言文字的積累和運用,又是邏輯推理的示范或訓(xùn)練。如《史記?刺客列傳》中寫荊軻竭力勸說燕太子丹允許他取樊於期的人頭獻給秦王時,有這樣一句話:“誠得樊將軍首與燕督亢之地圖,奉獻秦王,秦王必說見臣,臣乃得有以報。”句中的“乃”翻譯為“就”還是“才”?翻譯為“才”在語意上是說得通的,但是,仔細(xì)推敲,就會發(fā)現(xiàn)不甚合理:“才”表示必要條件,即沒有樊於期的人頭就肯定殺不了秦王,但有了樊於期的人頭也未必殺得了秦王;“就”表示充分條件(有了前面的條件就一定有后面的結(jié)果),即有了樊於期的人頭就一定殺得了秦王(當(dāng)然,這也意味著要殺秦王可能未必要取樊於期的人頭)。荊軻面對“不忍”的太子,一定要勾畫出殺秦王高度可能的愿景才行,從這一點來看,翻譯成“就”要比“才”合理。在文本解讀中抓住幾例像這樣的邏輯推理和學(xué)生探討,不僅能訓(xùn)練學(xué)生的邏輯思維,還會有助于他們養(yǎng)成好的閱讀習(xí)慣和心態(tài)。
          一段話在字面的意思之外可能還隱藏著重要信息,想要捕捉到這些信息,往往需要細(xì)致的邏輯推理。例如:“(四叔)說我‘胖了’之后即大罵其新黨。但我知道,這并非借題在罵我:因為他所罵的還是康有為?!保ā蹲8!罚└鶕?jù)這段話,可以推理出關(guān)于“我”和四叔的重要信息。首先,“我”是新黨或支持新黨的人;其次,四叔不僅守舊而且消息閉塞。根據(jù)“所罵的還是康有為”的“還”字,可推知康有為等人在當(dāng)時已算不得新黨了。這點在《祝?!烽_頭的第一句話“舊歷的年底畢竟最像年底”中便可得到印證,有新歷才談得上“舊歷”,而啟用新歷是辛亥革命之后的事情。也就是說,辛亥革命之后,四叔罵新黨罵的卻還是康有為,足見其消息閉塞。
          另外,邏輯對于寫作也是有意義的。中學(xué)生寫作時大多選擇寫議論文。在證明某個觀點時,可指導(dǎo)學(xué)生想一個“虛擬論敵”。這位“論敵”可能會針對論點舉出反例或從論點推出錯誤,也可能會質(zhì)疑論據(jù)及隱含前提的可靠性,抑或指出論證中存在的邏輯問題。面對這些,我們需要再進一步考慮怎樣使自己的論證免于受到攻擊或能抵御攻擊。例如,讓學(xué)生構(gòu)思“兼聽則明”的論證提綱,可以先讓他們找出反例,再讓他們限定前提、構(gòu)建框架。反例可以有“三人布虎”“父子騎驢”,表明聽得越多越糊涂;《鄒忌諷齊王納諫》中齊王聽“宮婦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內(nèi)”的評價還不能形成正確認(rèn)知,可李世民有時只聽魏征一個人的建議就夠了。學(xué)生可在充分思考以上反例的基礎(chǔ)上指出論證關(guān)鍵——“兼聽”在“多”,更在“異”(聽到不同觀點),并由此限定前提——聽者要有胸懷,善辨別,從而總結(jié)出“兼聽則明”的原則——獨立思考,為我所用。
          邏輯,說到底是對有效思維規(guī)則的概括,學(xué)生努力遵守邏輯來思考,就仿佛在聆聽高于自己的聲音,心靈會逐步走向作品的核心,甚至拓展出未曾有過的境界,生成未曾有過的觀點。
    (摘編自徐飛《講邏輯,把語文思維教育落到實處》)材料二:
          無數(shù)生動的例證足以說明,如果不具備起碼的邏輯知識,人就容易被謬誤和詭辯所糊弄,就不能清晰、有條理地思考和說理,就容易做出錯誤的選擇。先看幾個簡單的例子:
          例1:如果我想出國工作,我就必須學(xué)好外語;我不想出國工作,所以,我不必學(xué)好外語。
          這個推理是不正確的,因為“想出國工作”只是“必須學(xué)好外語”的充分條件,卻不是必要條件。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也隨著中國搞市場經(jīng)濟,有許多外國游客來中國旅游,有許多外國人來中國工作或經(jīng)商,即使有些人不出國,也有很多機會與外國人打交道或做生意,因此,若可能的話,仍有必要學(xué)好某門外語。
          例2:你不能證明你沒有患癌癥,因此,你患了癌癥。我這里有治療癌癥的特效藥,你趕快掏錢買吧。你的命都快要沒了,捂著那些錢有什么用?
          例2犯有“訴諸無知”的錯誤。這是騙子的邏輯,是不正確的推理,就像下面這個不正確的推理一樣:“你不能證明你沒有犯案,因此,這件罪案就是你干的?!彼痉ㄉ嫌小盁o罪推定”原則:除非有確鑿的證據(jù)證明一個人犯罪,否則那個人就是無罪的。
          下面看著名的“美諾悖論【注】”;
          ①或者你知道你要研究的東西,或者你不知道你要研究的東西。
          ②如果你知道你要研究的東西,研究是不必要的。
          ③如果你不知道你要研究的東西,研究是不可能的。
          ④所以,研究或者是不必要的,或者是不可能的。
          僅從字面看,(1)(2)(3)三個前提似乎都是正確的,但問題在于(1)中“你知道你要研究的東西”這個推定是有歧義的:
          (A)你知道你要研究的那個問題。
          (B)你知道你要研究的那個問題的答案。
          在(A)的意義上,(3)是真的,但(2)卻是假的;在(B)的意義上,(2)是真的,但(3)卻是假的。故(2)(3)兩個前提不在同一種意義上為真。從一對真的前提,即(2B)和(3A),卻推不出任何結(jié)論,因為它們說的不是一回事。
    (摘編自陳波《中學(xué)生應(yīng)該學(xué)點邏輯》)【注】美諾悖論:古希臘一位富家子弟美諾在與蘇格拉底對話中提出的一個論證,記載于《柏拉圖對話集,美諾篇》
    (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語文教學(xué)講邏輯,重要的是讓邏輯思維訓(xùn)練和學(xué)習(xí)任務(wù)緊密結(jié)合,要多安排邏輯思維學(xué)習(xí)任務(wù)。
    B.材料一中使用《史記?刺客列傳》的例子,是為了說明在語境中推斷詞義是解讀文本的好辦法。
    C.如果一個人擅長詭辯,說明他不具備起碼的邏輯知識,因此不能清晰、有條理地思考和說理。
    D.材料二例1錯在把充分條件誤認(rèn)為必要條件;例2“訴諸無知”錯在推斷時故意將未知當(dāng)依據(jù)。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二都是以邏輯為論證話題,但前者重在從老師角度談教法,后者重在從生活角度談辨識。
    B.通過對《祝福》中“還”字進行語義挖掘,既可一窺當(dāng)時的政治形勢,又可知魯四老爺?shù)氖嘏f閉塞。
    C.根據(jù)材料二對“美諾悖論”的闡釋,可以判斷中國古代“自相矛盾”的推理過程符合這一特征。
    D.在寫作議論文時,想象一個攻擊性的“虛擬論敵”,可以幫助我們完善自己的論點、論據(jù)和論證。
    (3)結(jié)合材料內(nèi)容,下列選項中不能體現(xiàn)“虛擬論敵”對“玩物喪志”觀點提出攻擊的一項是
     

    A.玩物一定喪志嗎?不玩物就不喪志嗎?
    B.宋代著名理學(xué)家程顥認(rèn)為博聞強識是“玩物喪志”。
    C.玩物會喪志,所以人不應(yīng)該有喜好。
    D.文學(xué)編輯馬未都沉迷于收藏,后來成為著名的收藏家。
    (4)請簡要分析材料一的論證思路。
    (5)下面是《大衛(wèi)?科波菲爾》謀得斯通姐弟誘騙大衛(wèi)去做童工的片段,文中劃線句都隱含著“大衛(wèi)要去當(dāng)童工”的推理結(jié)論,①②③處的是否有邏輯錯誤,如果有,請你寫出邏輯錯誤之處。
          那天晚上昆寧先生就在我們家過夜了。第二天早上,吃過早飯,我把椅子放在一邊,正要走出屋去,謀得斯通先生把我叫住了。他接著就鄭重其事地走到另一張桌子前面,他姐姐正坐在那里寫什么東西。昆寧先生兩手插在口袋里,站在那里朝窗外看。我就站在那里看他們幾個人。
          “大衛(wèi),”謀得斯通先生說,①“對年輕人來說,這個世界是干活兒的地方,不是憂心忡忡地閑逛或瞎哼哼的地方?!?/bdo>
          “就像你那樣。”他姐姐插嘴說道。
          “簡?謀得斯通,請把這事兒交給我吧。我說,大衛(wèi),對年輕人來說,這個世界是干活兒的地方,不是憂心忡忡地閑逛或瞎哼哼的地方。對于像你這樣的小孩子,尤其是這樣。
          你的脾氣需要好好地改一改,最好的辦法就是強迫它去適應(yīng)干力氣活兒的那一套規(guī)矩,把它壓彎,把它壓斷?!?br />      ②“在這里,擰,可是不行的?!彼憬阏f,“擰脾氣要打掉。必須打掉——也一定會打掉!”
          他看了他姐姐一眼,一半是責(zé)怪,一半是贊同,然后他接著說:
          “我想你也知道,大衛(wèi),我沒有很多錢。至少現(xiàn)在你知道了。你已經(jīng)受了不少的教育。受教育要花很多錢。③即便不用花很多錢,而且我也供得起你,我也覺得呆在學(xué)校里對你一點兒好處也沒有。你的出路就是到外面去闖一闖,而且越早開始越好?!?/h2>

    組卷:7引用:2難度:0.5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6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二上帕米爾
    肖云儒
          帕米爾,我們這個星球上極致的高原,我心中極致的精神坐標(biāo)。
          2016年10月的一天,絲路萬里行車隊由西部邊城喀什出發(fā),奔向國境線上的吐爾尕特口岸。我們將從那里穿越帕米爾高原東部,進入吉爾吉斯斯坦。車隊朝著帕米爾疾馳,造化用潔白的云絮將天穹擦洗得锃光瓦亮,藍(lán)天的穹頂下,帕米爾緩緩向我們走來。
          一出關(guān)口,便聽見驚呼連連:窗外,快看窗外!在最后一抹即將消失的天光中,蜿蜒的公路九曲十八盤,盤盤都是等候出入境的車輛!而且目所能及的幾乎全是中國產(chǎn)的加長重型載貨卡車!不少車已經(jīng)亮起了前燈,中國車隊便像珠寶嵌滿了帕米爾的山腰,峰頂?shù)难┕谝簿妥兂闪私z路皇冠。這就是今天的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繁茂盡在不言之中了。我們看到的還只是絲路經(jīng)濟帶這本大書的扉頁。大家來了精神,決定連夜驅(qū)車,一鼓作氣趕到吉爾吉斯斯坦的那倫市。
          但帕米爾是有尊嚴(yán)的,它不會讓人輕易地從它身邊穿越,哪怕是同為好漢的中國鄰居。它一定要給生冷蹭倔的西部人一點顏色。它要用寒冷,用高原反應(yīng),用山道的崎嶇,用雪地的濕滑,用種種的困難考驗這群硬漢子。而中國西部人也一定會大聲告知帕米爾我們姓甚名誰。這是強者之間的交友之道,這也才是帕米爾,才是中國人!
          車隊一路西行,和帕米爾漸行漸遠(yuǎn)。既已一見傾心,必會肝膽相照,讓我們在萬里絲路上再作推心置腹的交談。
          2019年的春夏之交,又有了一次中亞三國之行。我是專門瞅著帕米爾去的。
          我們朝天山深處的古城奧什疾馳,打算從那里登上帕米爾西北側(cè),去山鷹之國塔吉克斯坦。經(jīng)過費爾干納盆地及稍北的怛羅斯一帶,那是著名的古戰(zhàn)場。但征戰(zhàn)再多也阻斷不了經(jīng)濟文化的交流。有時,戰(zhàn)亂反倒沖決了疆域、民族的隔離,從另一個坐標(biāo)上促進了文明互鑒。在唐代怛邏斯大戰(zhàn)中,有些隨軍的中國造紙工匠羈留在中亞。一個甲子過去,仿照中國蔡倫紙工藝的“撒馬爾汗紙”開始上市。又經(jīng)過一二百年的傳播、提升,紙張的制作工藝進入了南歐,在后來文藝復(fù)興運動中,給予新文化的傳播以助力。中國紙便這樣走向了歐洲。
          千年風(fēng)云消失在歷史盡頭,現(xiàn)在在這里一切都看不到了,一切也都看到了。
          越野車朝群山簇?fù)淼母咴柴Y而去,心底漸生出一種激動。一層又一層,越野車駛進大山的堂奧,在它的五臟六腑中穿行。馳過一道道懸在天際的急彎,從中國援建的長達5.5公里的自由隧道中沖出來,我們便懸空飛翔撲進了帕米爾,置身于千山萬嶺的懷抱之中。
          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樂》在心中壯麗地響起來!那旋律從天邊升起又傳向天邊。它將眼前偉岸無比的空間轉(zhuǎn)化為輝煌無比的時間。力的意象、美的情緒從丹田升起,心跳遽然加速。犬牙交錯的山,層巒疊嶂的山,綿延不絕的山,糾纏不清的山,一往情深的山,就這樣一下子撲了過來!
          不,用“山”這個熟知的詞兒,已經(jīng)表達不了此時此地的感受。帕米爾,橫拉開是嶺,起伏著是巔,豎起來是巒,高聳著是峰!不不,他們應(yīng)該是成千上萬胳膊挽著胳膊,頂天立地站在天空之下的男子漢!不不不,他們實實在在就是天精地氣鑄就的遠(yuǎn)遠(yuǎn)超越形體之上的一種精氣神!而怎么才能傳達此時此刻的感受?直想?yún)群爸毕敫吒柚毕氤了迹蚕肓鳒I。帕米爾讓人方寸大亂!
          而待你進入帕米爾腹地,待你以一個純?nèi)粋€體的生命來感受這里的雄山大水和無際天宇,你又會有另一種感動。你會將上面的思考、感受一股腦兒拋開,被眼前的直觀之美所占領(lǐng)。
          你感受到的是那種不可言說、直擊靈魂的生命震撼和審美震撼。眼前展開著地球上規(guī)模最大的英雄聚首、生命狂歡場面。一切宏闊、偉岸之美,蒼涼、悲愴之美,沉郁、深慮之美,雄健、自強之美,都在這里對酌、酬唱、協(xié)奏,構(gòu)成多聲部的交響,是如此繽紛、燦爛、輝煌!這個大美境界顯示了造化的內(nèi)力和魅力,也暗喻了人類審美境界無與倫比的豐厚多彩。--原來這里還是人類精神的審美之“結(jié)”,美感交集的“山結(jié)”。
          迎著高原的硬風(fēng),車隊朝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別絕塵而去。山風(fēng)毫不留情地讓我們集體感冒了。朝拜神圣的帕米爾,不付出一點兒什么,留下一點兒什么,會遺憾終生的。我們朝著高山大峒痛快而放肆地打噴嚏,本以為可以聲震山河,不料聲音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渺小的個人怎能在如此闊大的空間產(chǎn)生回音?但我們總算是在帕米爾的懷抱中留下了自己肺腑中的聲音。
    (有刪改)(1)下列對文章思想內(nèi)容的分析與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珠寶”般的中國車隊在帕米爾山腰關(guān)口等候出入境,這情景還只是作者對絲路經(jīng)濟帶繁茂景象的初步認(rèn)知。
    B.“一切都看不到了,一切也都看到了”,是指歷史上的戰(zhàn)爭及經(jīng)濟文化交流的情形消失了,但影響至今猶存。
    C.進入帕米爾高原腹地前后,作者的感受并不一樣,進入高原腹地后感受到的直觀之美更能占據(jù)作者的心胸。
    D.作者本以為他們的噴嚏聲可以聲震山河,但事實上卻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流露出作者的渺小感和謙卑情緒。
    (2)下列對文章藝術(shù)特點的理解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對一上帕米爾的敘述,為下文寫第二次上帕米爾蓄勢,欲揚先抑,襯托了作者二上帕米爾的深切體驗。
    B.文中“肝膽相照”“作推心置腹的交談”等詞句,將帕米爾人格化,表達出作者想與之精神交流的渴望。
    C.文章將歷史與現(xiàn)實結(jié)合,既有今天新絲綢之路的敘述,也有歷史上文化交流的回顧,使文章內(nèi)容豐富深厚。
    D.文章以“上帕米爾”為線索,記敘了作者與帕米爾的兩次機緣際會,筆力雄健,風(fēng)格豪放,感染力強。
    (3)為增強情感的抒發(fā),作者在語言表達上運用了哪些技巧?請結(jié)合文中畫線的語句簡要說明。
    (4)作者為什么說帕米爾高原是“我心中極致的精神坐標(biāo)”?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分析。

    組卷:35引用:7難度:0.4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20分)

  • 3.閱讀下面甲、乙兩段選文,完成下列各題。
          (甲)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昔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東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來丕豹、公孫支于晉。此五子者,不產(chǎn)于秦,而繆公用之,并國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fēng)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強。惠王用張儀之計,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包九夷,制鄢、郢,東據(jù)成皋之險,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國之眾,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廢穰侯,逐華陽,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yè)。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觀之,客何負(fù)于秦哉!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nèi),疏士而不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zé)o強大之名也。
          ……
          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則士勇。是以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xì)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zé)o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yè)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藉寇兵而赍盜糧”者也。
          夫物不產(chǎn)于秦,可寶者多;士不產(chǎn)于秦,而愿忠者眾。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仇,內(nèi)自虛而外樹怨于諸侯,求國無危,不可得也。
    (節(jié)選自李斯《諫逐客書》)
          (乙)大索,逐。李斯上書說,乃止逐客令。李斯因說秦王,請先取韓以恐他國,于是使斯下韓。韓王患之,與韓非謀弱秦。大梁人尉繚來,說秦王曰:“以秦之強,諸侯譬如郡縣之君,臣但恐諸侯合從,翕而出不意,此乃智伯、夫差、湣王之所以亡也。愿大王毋愛財物賂其豪臣以亂其謀不過亡三十萬金則諸侯可盡秦王從其計見尉繚亢禮衣服食飲與繚同。繚曰:“秦王為人,蜂準(zhǔn),長目,摯鳥膺,豺聲,少恩而虎狼心,居約易出人下,得志亦輕食人。我布衣,然見我常身自下我。誠使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皆為虜矣。不可與久游?!蹦送鋈?。秦王覺,固止,以為秦國尉,卒用其計策。而李斯用事。
    (節(jié)選自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jì)》)(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愿大王毋愛財/物賂其豪/臣以亂其謀/不過亡三十萬金/則諸侯可盡/秦王從其計見尉繚/亢禮/衣服食飲與繚同/
    B.愿大王毋愛財物/賂其豪臣/以亂其謀/不過亡三十萬金/則諸侯可盡/秦王從其計/見尉繚亢禮/衣服食飲與繚同/
    C.愿大王毋愛財/物賂其豪/臣以亂其謀不過/亡三十萬金則諸侯可盡/秦王從其計/見尉繚亢禮/衣服食飲與繚同/
    D.愿大王毋愛財物/賂其豪臣/以亂其謀不過/亡三十萬金則諸侯可盡/秦王從其計見尉繚/亢禮/衣服食飲與繚同/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五帝三王”,五帝是指黃帝、顓頊、帝嚳、堯、舜。三王是指秦惠王、秦昭襄王、秦王嬴政。
    B.黔首,戰(zhàn)國時期和秦代對百姓的稱謂。當(dāng)時平民用黑布裹頭,稱為“黔首”。
    C.客,指相對于“主”的外來人,也指寄居他鄉(xiāng)的人。文中指在秦國做官的其他諸侯國的人。
    D.古代“布”指麻葛之類的織物,古代平民不能衣錦繡,故用“布衣”借指平民百姓。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列舉了秦國歷史上穆、孝、惠、昭四代國君任用客卿而國富兵強的史實,從而證明了“驅(qū)逐客卿是錯誤的”這一中心論點。
    B.李斯認(rèn)為秦王逐客,實質(zhì)無異于“藉寇兵而赍盜糧”,使得天下的士子不敢向西進入秦國,最終與諸侯國建立怨仇。
    C.乙文李斯上書,使秦王廢止了逐客令,并說服秦王先攻下韓國以震懾其他各國,韓王對此非常擔(dān)憂。
    D.尉繚認(rèn)為,秦王相貌兇惡,缺乏仁德,而有虎狼之心,不能長期交往,于是逃走;秦王堅決留下了他,任為秦國尉。
    (4)請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yè)。
    ②以秦之強,諸侯譬如郡縣之君,臣但恐諸侯合從,翕而出不意,此乃智伯、夫差、湣王之所以亡也。
    (5)據(jù)《史記?秦始皇本紀(jì)》記載,秦王最終收回了逐客之令。聯(lián)系兩篇選文,談?wù)勄赝跏栈爻擅脑颉?/h2>

    組卷:75引用:11難度:0.6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

  • 4.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后面的題目。
    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其二)
    貫休
    水香塘黑蒲森森,鴛鴦鸂鶒如家禽。
    前村后壟桑柘深,東鄰西舍無相侵。
    蠶娘洗繭前溪淥,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注】①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兩米。根莖長在泥里,可食。葉長而尖,可編席、制扇。②鸂鶒(xi chì):一種像鴛鴦的水鳥。③柘(zhè):一種樹。
    (1)下列選項中,與詩歌內(nèi)容不符的一項是
     
    。
    A.“東鄰西舍無相侵”一句,寫出了農(nóng)家生活祥和寧靜,沒有恃強凌弱、爾虞我詐互相爭奪等社會現(xiàn)象,寄托了詩人的理想和情趣。
    B.“蠶娘洗繭前溪泳”一句,通過描寫“蠶娘”在綠溪邊漂洗蛋繭的場景,既寫出了農(nóng)家勞動的艱辛,也表現(xiàn)出“蠶娘”的辛勤和豐收的喜悅。
    C.尾聯(lián)寫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是神態(tài)、動作的描寫,表現(xiàn)其淳樸善良、殷勤好客的性格,并側(cè)面烘托出“我”流連忘返的心情。
    D.本詩末尾用一“熟”字狀“西坡瓜豆”,描繪出一片豐收在望的景象,回應(yīng)上文滿塘黑壓壓的蒲與到處都是的桑柘,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2)本詩前三句描繪了怎樣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組卷:28引用:5難度:0.5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 5.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賀《李憑箜篌引》中,以聲摹聲,構(gòu)思奇特,并使用通感手法將箜篌的樂聲描摹得立體可感的兩句是“
     
    ,
     
    ”。
    (2)《赤壁賦》中,蘇軾以“
     
    ”表明天地萬物時刻都在變化,以“
     
    ”強調(diào)外物和個體生命也可以長久存在。
    (3)“杏花”是中國古詩詞中常見的意象,如“居鄰北郭古寺空,杏花兩株能白紅”,又如“
     
     
    ”等。

    組卷:2引用:3難度:0.9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1小題,11分)

  • 6.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紅色經(jīng)典音樂,以藝術(shù)化的方式對黨史國史進行記錄,對紅色精神進行闡釋謳歌。對紅色經(jīng)典音樂的每次聆聽和傳唱,對個體都是一次精神洗禮,能夠為我們繼續(xù)前行提         的力量。例如《長征組歌》的10個部分描繪了完整的長征過程,歌曲中的戰(zhàn)斗生活場面         ,巧妙地把各地區(qū)的民間曲調(diào)與紅軍傳統(tǒng)歌曲的曲調(diào)融合在一起,匯成一部主題鮮明、內(nèi)容豐富、形式新穎、風(fēng)格獨特的大型聲樂套曲,表現(xiàn)了紅軍將士的英勇頑強。今天,哪怕對長征歷史          的人聽了《長征組歌》,也會被旋律中閃動著的革命激情和革命浪漫主義精神感動。同樣,紅巖精神之于《紅梅贊》,是在用意符為今人架設(shè)與歷史對話,是在用旋律對于紅色精神進行傳遞和弘揚。今天,很多地方和單位經(jīng)常舉辦各種形式的唱紅歌活動。一些年輕人可能不明白,為何要反復(fù)詠唱紅歌。紅歌不同于其他歌曲,其蘊含著紅色基因,承載著革命精神,( ?。3t歌從來都不是簡單的文娛活動,而是在跟歷史對話。在對歷史的一次次回眸中,一些紅歌漸漸         ,成為經(jīng)典。
    (1)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dāng)?shù)囊豁検?
     

    A.源源不斷 絲絲入扣 一無所知 深得人心
    B.源源不斷 環(huán)環(huán)相扣 一無所知 深入人心
    C.源遠(yuǎn)流長 環(huán)環(huán)相扣 一竅不通 深入人心
    D.源遠(yuǎn)流長 絲絲入扣 一竅不通 深得人心
    (2)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
     

    A.紅巖精神之于《紅梅贊》,是在用音符為今人架設(shè)與歷史對話,是在用旋律對紅色精神進行傳遞和弘揚。
    B.紅巖精神之于《紅梅贊》,是在用音符為今人架設(shè)與歷史對話的橋梁,是在用旋律對于紅色精神進行傳遞和弘揚。
    C.《紅梅贊》之于紅巖精神,是在用音符為今人架設(shè)與歷史對話的橋梁,是在用旋律對紅色精神進行傳遞和弘揚。
    D.《紅梅贊》之于紅巖精神,是在用音符為今人架設(shè)與歷史對話,是在用旋律對于紅色精神進行傳遞和弘揚。
    (3)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nèi)的語句,銜接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
     

    A.也許少了些個體的小悲歡,卻是對歷史的大書寫
    B.也許少了些個體的小悲歡,卻是大大書寫了歷史
    C.也許是對歷史的大書寫,卻少了些個體的小悲歡
    D.也許是大大書寫了歷史,卻少了些個體的小悲歡

    組卷:30引用:7難度:0.6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9分)

  • 7.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紅色是喜慶之色。人有喜事喝了酒,臉色發(fā)紅,會有一種按捺不住的激動?,F(xiàn)在的院子正是這種氣氛。遠(yuǎn)處看,柿子樹和楓樹的葉子著了紅妝,柿子樹的葉片本就厚實,這時紅得像浸過紅顏料的布頭,裹著黃柿子,露出一臉的憨厚;楓樹,正慶幸他們一年中最露臉的時刻,不管是元寶楓還是雞爪楓,都盡力伸展開他們的尖葉,鮮紅欲滴。走近看,①          ,爬山虎的蔓本是怯怯地匍匐在墻角、墻頭,用它的墨綠去勾線填縫,這時它的蔓卻噴出耀眼的紅光,一時墻頭便舞著蜿蜒的紅飄帶,墻角則像是誰剛潑了一桶紅油漆,而高樓整面的山墻,則滿墻鮮艷,火辣辣地呼喊著大地的浪漫。
          我們常說秋天是金色的季節(jié),其實,②          :松柏、翠竹、沒來得及落葉的楊柳和地上綠油油的草坪做了秋的深色背景;也有許多中間的過渡,馬褂木因為碩大的葉片特別像古人穿的馬褂而得名,這時呈現(xiàn)出深褐色;而白蠟樹則剛剛?cè)旧弦稽c淡黃;更有那玉蘭,白絨絨的花苞,已經(jīng)準(zhǔn)備好了來年春天的綻放;地上的落葉,因時間的先后分出了水分的干濕和顏色的濃淡。一串紅葉單掛在一色青灰的墻上,就像暗夜里的燈籠;一片鮮紅的新葉正被風(fēng)吹到枯葉堆上,像正要去點燃它的火苗。陽光從未落的綠葉上反射著粼粼的光,秋風(fēng)還是突然地來去,攪動一團落葉,揚起又落下。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辭手法
     

    A.比擬 夸張 互文
    B.比喻 借代 夸張
    C.比擬 比喻 夸張
    D.比喻 互文 借代
    (2)文中畫線的句子可改寫成:“偶有一串紅葉,單掛在一色青灰的墻上;枯葉堆上一片鮮紅的新葉剛被風(fēng)吹落下,鮮明的顏色對比中,更顯秋色的美好?!睆恼Z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達效果更好,為什么?
    (3)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dāng)?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yán)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組卷:86引用:14難度:0.5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語言文字運用Ⅱ提到“疼痛的主要功能是提醒機體其完整性受到威脅,以便關(guān)注疼痛的來源并避免疼痛”。因此疼痛的存在也有它的價值。對于青年來說,成長也是一種充滿疼痛的旅程,但有些疼痛能使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請結(jié)合以上材料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zhǔn)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biāo)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0引用:1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