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廣西河池市大化縣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
發(fā)布:2025/7/2 19:0:8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6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不選、多選或錯選的均不得分,請你用2B鉛筆在答題卡對應題目上作答。)
-
1.如圖(a)所示,銅質(zhì)圓柱體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將該圓柱體均勻拉長成如圖(b)所示的圓柱體,以下物理量會變大的是( ?。?/h2>
組卷:296引用:3難度:0.8 -
2.靜置的密封容器內(nèi)只有氫氣。若以黑點表示氫氣分子,下列圖中最能代表容器內(nèi)氫氣分子分布的是( ?。?/h2>
組卷:202引用:12難度:0.9 -
3.下列實例中,為了減小摩擦的是( ?。?/h2>
組卷:571引用:7難度:0.5 -
4.學習了牛頓第一定律的建立過程后,下列同學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h2>
組卷:255引用:2難度:0.6 -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35引用:1難度:0.8 -
6.下列物體受到的兩個力是平衡力的是( ?。?/h2>
組卷:120引用:4難度:0.7 -
7.如圖是運動員跳水的情景,下列關于運動員對跳板的壓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71引用:1難度:0.5 -
8.如圖所示是使用簡單機械勻速提升相同質(zhì)量物體的四種方式(不計機械自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動力
最小的是( )組卷:36引用:3難度:0.5 -
9.如果把籠罩著地球的大氣層比作浩瀚的海洋,我們?nèi)祟惥蜕钤谶@“大氣海洋”的底部,承受著大氣對我們的壓強--大氣壓。下列有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h2>
組卷:67引用:9難度:0.9 -
10.以下最不符合實際情況的是( ?。?/h2>
組卷:26引用:3難度:0.8 -
11.將兩物體分別掛在彈簧測力計下,讓它們同時浸沒在水中時,兩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的減小值相同,則這兩物體必定有相同的( ?。?/h2>
組卷:318引用:14難度:0.7 -
12.如圖所示,把兩個質(zhì)量均為50g的鉤碼掛在彈簧測力計的掛鉤上。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組卷:344引用:2難度:0.8
第II卷非選擇題(共64分)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6分。請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不要求寫出計算過程)
-
13.如圖所示是盧瑟福原子結構模型:原子是由帶正電的 和帶負電的 構成的。當絲綢摩擦玻璃棒時,玻璃棒因 (選填“得到”或“失去”)電子而帶正電。?
組卷:115引用:3難度:0.5 -
14.小明用飲料吸管和鐵絲制作了一只簡易密度計(如圖所示),分別用它測量水和鹽水的密度時,吸管浸入液體的深度分別為h1和h2,則h1h2(選填“大于”或“小于”)。用它測量可樂密度時,吸管上“沾”上許多小氣泡,測得的密度偏 (選填“大”或“小”)。
組卷:110引用:2難度:0.5 -
15.塑料吸管和塑料瓶輕巧、易裁剪,可用于科學實驗。
?
(1)把浸在肥皂液里的吸管框架取出,框架上有一層肥皂膜,在膜上放一細線圈(如圖甲)。刺破線圈內(nèi)的肥皂膜,線圈變成了圓形(如圖乙)。這個現(xiàn)象說明 。
A.物質(zhì)由大量分子構成
B.分子體積會變小
C.分子之間存在作用力
(2)剪掉塑料瓶底部,蒙上橡皮膜并扎緊,如圖丙。固定塑料瓶,用力拍擊橡皮膜,能使燭焰熄滅。這是因為瓶內(nèi)的空氣離開瓶子后仍能繼續(xù)前進,說明瓶內(nèi)的空氣具有 。組卷:5引用:0難度:0.7 -
16.小松分別用同樣大小的力依次在A、B、C點沿箭頭方向施力,感受到手推 點最容易把門打開,此現(xiàn)象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 有關。
組卷:28引用:1難度:0.7 -
17.李碩同學用6N的力握住重為2N的水杯靜止不動,此時水杯所受的摩擦力為 N;若他將手的握力增大到8N,手與水杯之間的摩擦力的大小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組卷:142引用:5難度:0.7 -
18.許多輪船都有排水量的標記,“青島號”導彈驅(qū)逐艦滿載時的排水量是4800t,此時艦船的重力是N,所受的浮力是N.當艦船從海洋駛?cè)腴L江時,船身會(選填“上浮”、“下沉”或“不變”)一些。
組卷:174引用:1難度:0.5 -
19.如圖甲所示,物體甲重20N,被40N的水平壓力F甲壓在豎直墻壁上保持靜止。如圖乙所示,物體乙重50N,在30N的水平拉力F乙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勻速向右運動。則物體甲受到的摩擦力f甲=;物體乙受到的摩擦力f乙=。
組卷:26引用:1難度:0.7 -
20.科學正確佩戴口罩是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佩戴口罩時,用手按壓口罩上的鼻夾(金屬條)使其彎曲后可貼合面部,如圖所示,使鼻夾彎曲的施力物體是 ,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
組卷:22引用:1難度:0.7
三、作圖題(每題2分,共4分。請在答題卡上作圖)
-
21.畫出圖中各力的力臂。
組卷:105引用:2難度:0.5 -
22.請你將如圖所示凸透鏡的光路圖補充完整。
組卷:705引用:11難度:0.6
四、實驗探究題(每空1分,共20分。請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
-
23.某實驗小組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每個鉤碼質(zhì)量都相等。
(1)杠桿在圖甲所示的位置靜止,此時杠桿 (選填“是”或“不是”)處于平衡狀態(tài);為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向 (選填“左”或“右”)調(diào)節(jié)杠桿兩端的螺母。
(2)乙圖中在B點掛 個鉤碼,可以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若把A、B處所掛鉤碼同時向O點移動1格,則杠桿 (選填“依然平衡”“左端下降”或“右端下降”)。
(3)如圖丙所示,用大小為F1和F2的兩個力在B點向下拉杠桿時,杠桿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則F1(選填“>”“=”或“<”)F2。
(4)在實驗中,改變力和力臂的大小測量多組數(shù)據(jù)的目的是 。
(5)實驗中小明曾提出“力的作用點到支點的距離影響杠桿的平衡”。為判斷這一觀點是否正確,小華制作了一個密度均勻的圓盤(相當于杠桿),圓盤可以繞著圓心O轉(zhuǎn)動(轉(zhuǎn)軸阻力忽略不計),如圖丁所示。他先在圓盤的C點掛上4個鉤碼,又在G點掛上一定數(shù)量的鉤碼后,圓盤在圖示位置平衡,此時CD水平;接著他將掛在G點的鉤碼先后掛在 兩個點又進行了兩次實驗,發(fā)現(xiàn)圓盤仍在圖示位置平衡,則說明小明的觀點是 (選填“正確”或“錯誤”)的。組卷:225引用:4難度:0.5 -
24.某同學在探究“物體所受重力大小與物體質(zhì)量的關系”的實驗記錄如下表:
實測物體 物體質(zhì)量m(kg) 重力G(N) G/m(N/kg) 物體1 0.1 0.98 9.8 物體2 0.2 1.96 9.8 物體3 0.3 2.94 9.8
(2)分析表中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的結論是:物體的重力和質(zhì)量成 ,g=9.8N/kg的物理意義是 。
(3)在圖中,以質(zhì)量為橫坐標,重力為縱坐標,根據(jù)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畫出重力與質(zhì)量之間關系的圖線。組卷:23引用:1難度:0.7 -
25.小華同學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在彈簧測力計下懸掛一圓柱體物塊,當圓柱體物塊下表面與水面相平時開始緩慢下降,直到與溢水杯底接觸為止,用小桶收集溢出的水,如圖甲所示:
?
(1)分析 兩圖可得出,浸在同種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大小跟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
(2)分析(c)(d)兩圖可得出:當圓柱體浸沒在水中時,所受浮力不隨 改變;
(3)分析(a)(b)(c)三圖可以得出:圓柱體物體的質(zhì)量是 kg;體積是 m3,圓柱體的密度是 kg/m3;
(4)小華完成圖甲所示的實驗后,只把水換成另一種未知液體重復上述實驗,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繪制出圖乙所示的彈簧測力計拉力F隨圓柱體下降高度h變化的圖象,可以得出液體的密度是 kg/m3。組卷:21引用:3難度:0.4 -
26.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實驗中。
(1)如圖1甲,將物體A置于水平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拉木塊在水平木板上做 運動,應用了 原理,知道了滑動摩擦力的大?。?br />(2)實驗前,如果先豎直方向?qū)椈蓽y力計調(diào)零,然后再按上述要求拉動木塊,他測得的滑動摩擦力將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實際的摩擦力;
(3)圖1甲中物體運動的速度大小為v1,圖1乙中物體運動的速度大小為v2,實驗過程中,關于v1和v2的大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選填字母) ;
A.v1一定大于v2
B.v1一定小于v2
C.v1一定等于v2
D.v1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v2
(4)對比圖1中甲、乙兩次實驗,下列現(xiàn)象中利用了該實驗結論的是(選填字母) ;
A.汽車在結冰的路面行駛時,在車輪上纏繞鐵鏈
B.用力壓住橡皮,擦去寫錯的字
C.移動很重的石塊時,在地上鋪設滾木
(5)實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彈簧測力計不沿水平方向拉動時,木頭也可以在木板上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如圖2所示,此過程中木塊處于 (平衡/不平衡)狀態(tài)。豎直方向上,木塊的重力和木板對它的支持力 (是/不是)一對平衡力。組卷:82引用:2難度:0.5
五、綜合應用題(27題6分,28題9分,29題9分,共24分。解答時要求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計算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不得分,答案必須明確寫出數(shù)值和單位。請將解答過程寫在答題卡上)
-
27.利用水平放置的滑輪組勻速拉動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為50N的正方體物塊,如圖所示。在繩子的自由端施加水平向右大小為10N的拉力F,使物塊在5s內(nèi)沿水平地面勻速直線運動了60cm,不計滑輪與繩子的質(zhì)量及滑輪軸處的摩擦。求:
(1)該正方體物塊勻速運動的過程中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
(2)作用在繩子自由端的拉力F做功的功率大小。組卷:691引用:2難度:0.6 -
28.研究發(fā)現(xiàn):人在飲酒后駕車的應急反應時間是未飲酒時的2~3倍。反應時間是指司機從看到意外情況到踩剎車需要的這段時間;在反應時間內(nèi)汽車要保持原速前進一段距離,這段距離叫反應距離。如圖所示,某人酒后駕車沿馬路直線行駛,車頭中央距馬路邊沿3m,車身的寬度大約2m。車在到達某位置時,發(fā)現(xiàn)一人正從路邊出發(fā)闖紅燈過人行橫道,此時汽車的速度為15m/s,距離人的行走路線為30m,若該司機的反應時間為1.2s,剎車后汽車由于慣性還要繼續(xù)行駛,再經(jīng)過1s的剎車過程剛好駛到人的行走路線并停住。
(1)求這輛汽車的反應距離是多少?
(2)求該司機在剎車過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若人以1.5m/s的速度從路的邊沿開始勻速行走,請計算說明汽車車頭是否有撞上行人的可能?組卷:92引用:2難度:0.5 -
29.用電子測力計懸掛一個“冰墩墩”模型玩具,“冰墩墩”的雙腳與水面剛好接觸,如圖甲所示。從此處勻速下放“冰墩墩”,直至浸沒于水中并繼續(xù)勻速下放(未與水底接觸)?!氨斩铡毕路胚^程中,測力計示數(shù)F與“冰墩墩”雙腳浸入水的深度h的關系如圖乙。g取10N/kg,水的密度是1.0×103kg/m3,求:
(1)“冰墩墩”受到的重力;
(2)“冰墩墩”完全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3)“冰墩墩”的密度。組卷:794引用:8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