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xué)年遼寧省鐵嶺市八年級(下)月考物理試卷(三)
發(fā)布:2025/7/2 22:0:9
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共28分。其中1~8題為單選題,每小題2分;9~12題為多題,每小題2分,漏選得2分,錯選得0分)
-
1.關(guān)于下列各物體在工作時利用的原理,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13引用:1難度:0.6 -
2.如圖所示實例中,用于減小壓強的是( )
組卷:133引用:3難度:0.5 -
3.下列估測符合生活實際的是( ?。?/h2>
組卷:12引用:1難度:0.6 -
4.下列物體運動過程中,運動狀態(tài)不發(fā)生改變的是( ?。?/h2>
組卷:589引用:5難度:0.9 -
5.2022年北京冬奧會冰壺比賽中,擲出去的冰壺在冰面上減速滑行,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h2>
組卷:18引用:1難度:0.6 -
6.楊揚同學(xué)梳理了教材中相關(guān)的力學(xué)知識,如圖所示,其中分析錯誤的是( )
組卷:1136引用:76難度:0.9 -
7.家庭小實驗的水袋“黏”杯子應(yīng)用到的原理和下列現(xiàn)象相同的是( )
組卷:0引用:0難度:0.6 -
8.對于“力與運動的關(guān)系”問題,歷史上經(jīng)歷了漫長而又激烈的爭論過程。著名的科學(xué)家伽利略在實驗的基礎(chǔ)上推理得出了正確的結(jié)論,其核心含義是( )
組卷:125引用:4難度:0.8 -
9.水平桌面上的甲、乙兩個相同容器內(nèi)分別裝有水和鹽水,小明將一個放了很久的小雞蛋a放在水中,發(fā)現(xiàn)a漂浮,他又找來了一個新鮮的大雞蛋b放在鹽水中,b卻沉在容器底,如圖所示,此時水和鹽水的液面相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188引用:2難度:0.5 -
10.如圖是云南省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聶耳使用的小提琴,這把小提琴伴隨并見證了人民音樂家聶耳短暫而輝煌的音樂人生。下列關(guān)于小提琴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h2>
組卷:183引用:2難度:0.5 -
11.如圖所示是水上樂園飛行表演,表演者雙腳站在向下噴水的踏板上,水柱將人向上頂起,人在空中時而加速上升,時而急速翻滾,時而加速下降,還能在空中豎直懸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182引用:2難度:0.7 -
12.如圖所示是在同一位置開始同向運動的甲、乙兩物體路程s與時間t的關(guān)系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74引用:2難度:0.5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6分)
-
13.小芳在一端封閉的均勻圓玻璃管中裝入適量的小鉛丸,制成一支密度計。密度計能在液體中豎直漂浮,如圖所示,根據(jù)它在液體中浸入的深度可得知這種液體的密度。小芳的設(shè)計和制作過程如下:
a.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及物體漂浮條件,推導(dǎo)出密度計浸在純水中的深度h的表達(dá)式。
b.根據(jù)h的表達(dá)式,測量這支密度計自身的某些物理量,算出密度計在純水中的深度,在管上畫上純水的密度值線A。
請你根據(jù)上述的內(nèi)容完成下列問題:
(1)設(shè)純水密度為ρ,裝了鉛丸的玻璃管總質(zhì)量為m,玻璃管底面直徑為d。請用本題的物理量符號表示步驟a中的表達(dá)式h=,根據(jù)表達(dá)式發(fā)現(xiàn)這種密度計的刻度是(選填“均勻”或“不均勻”)。
(2)若把密度計放在密度為0.8×103kg/m3的酒精中,液面的位置在A刻度線的(選填“上方”或“下方”)理由是。
(3)為了提高該密度計的精確程度,請你寫出一條改進(jìn)措施:。組卷:1203引用:2難度:0.2 -
14.如圖所示,將木塊置于水平傳送帶上,彈簧測力計水平放置且右端固定,電動機(jī)帶動傳送帶沿圖示方向勻速轉(zhuǎn)動,此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保持穩(wěn)定,木塊所受的拉力與摩擦力是一對 力,摩擦力大小為 N。
組卷:16引用:2難度:0.7 -
15.小亮乘坐鄭州地鐵1號線的過程中,做了一個探究小實驗:在列車直線加速行駛過程中,他在車廂內(nèi)豎直向上跳起,則他會落在車廂內(nèi) (選填“原起跳點”“起跳點前側(cè)”或“起跳點后側(cè)”),原因是 。
組卷:200引用:4難度:0.7 -
16.如題圖所示,是某醫(yī)院醫(yī)務(wù)工作者為患者注射的情景。注射前需要用酒精棉球給注射部位消毒,消毒部位會感覺有點涼是因為酒精 吸熱的緣故;注射器的針頭做得很尖其目的是為了 壓強,注射器能將藥液吸入針筒是利用了 的作用。
組卷:5引用:1難度:0.7 -
17.如圖所示,放在水平面上的小車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下做加速直線運動,物體A處于靜止?fàn)顟B(tài)。拉力F的大小為6N,彈簧測力計(自重不計)的示數(shù)為4N,則物體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為N,方向是。
組卷:1691引用:20難度:0.7 -
18.如圖所示,把一個小球分別放入盛滿不同液體的甲、乙兩個溢水杯中,甲杯中溢出的液體質(zhì)量是40g,乙杯中溢出的液體質(zhì)量是50g,則:小球質(zhì)量是g,甲、乙兩杯中液體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4:5(選填“>”“=”或“<”)
組卷:1722引用:27難度:0.5 -
19.如圖所示,一塊長木板在水平拉力F拉作用下,在桌面上向左移運動,木板對水平桌面的壓力為F,壓強為p,桌面對木板的摩擦力為f。從木板左端離開桌子邊緣到木板重心將到達(dá)桌子邊緣的過程中:F ,p ,f (三空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組卷:26引用:1難度:0.7 -
20.一重力為10N的木球從高空豎直落下,若阻力f隨下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方向始終與運動方向相反,則木球在越來越快的下落過程中所受的阻力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當(dāng)木球下落的快慢不變時,木球做 運動,所受的阻力f 10N(選填“<”、“>”或“=”),這時動能 ,重力勢能 ,機(jī)械能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組卷:29引用:1難度:0.7 -
21.許多輪船都有排水量的標(biāo)記,“青島號”導(dǎo)彈驅(qū)逐艦滿載時的排水量是4800t,表示它浮在海面上排開的海水質(zhì)量是4800t,此時艦船所受的浮力是 N;若當(dāng)艦船上的直升飛機(jī)飛離艦船后,艦船排開的海水體積減少了6m3,則該直升飛機(jī)的質(zhì)量是 kg;當(dāng)艦船從海洋駛?cè)腴L江時,吃水深度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ρ海水=1.0×103kg/m3)
組卷:34引用:1難度:0.6
三、作圖題(每題3分,共9分)
-
22.如圖所示,是盛有水的杯子靜止在斜面上,畫出小球靜止時受浮力的示意圖。
組卷:16引用:3難度:0.5 -
23.在易拉罐內(nèi)裝適量的水,能使罐側(cè)立而不倒下,如圖甲所示。請在圖乙中畫出裝適量水的整個罐的受力示意圖,已知其重心在圖中虛線上。
組卷:19引用:1難度:0.7 -
24.小車從斜面A點自由滑下,在水平面上滑行經(jīng)過B點,最終在C點靜止。請以“O”為力的作用點,在圖中作出小車經(jīng)過B點時受力的示意圖。
組卷:404引用:10難度:0.5
四、簡答題(3分)
-
25.冰鞋,又稱溜冰鞋,滑冰運動起始于何時已無從查考。據(jù)記載,我國在宋代就有了“冰嬉”活動,《宋史?禮志》記載了當(dāng)時宮廷中的一種游戲:“幸后苑觀花、作冰嬉?!薄氨摇奔船F(xiàn)在的滑冰。相傳,人類最早是踩著動物的骨頭滑冰的。然而傳說不足為信。到了清代,滑冰時穿的冰鞋普遍裝上了“冰刀”,即把鐵條釘在木板上,再把木板綁在鞋底下,那時已有“單冰刀”和“雙冰刀”之別。冰受到的壓強越大,冰的熔點越低。運動員穿著滑冰鞋(如圖所示)在冰面上滑行,冰面受壓會熔化變成水。請你解釋為什么滑冰鞋底部的冰刀會設(shè)計得很鋒利?穿著滑冰鞋,在水泥路面上難以滑動的運動員,為什么可以在冰面上飛速滑行?
組卷:25引用:1難度:0.7
五、計算題(本題共2小題,每小題9分,共18分。要求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公式、計算過程、數(shù)值、單位和答)
-
26.如圖所示,一底面積為4.0×10-3m2的圓柱體,用彈簧測力計掛著圓柱體從盛水的燒杯上方某一高度緩慢下降,燒杯中原來水的深度為20cm,圓柱體浸沒后繼續(xù)下降,直到圓柱體底面與燒杯底部接觸為止。圖中是圓柱體下降過程中彈簧測力計讀數(shù)F隨圓柱體下降高度h變化的圖像,求:
(1)此圓柱體的重力是多少?
(2)圓柱體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3)圓柱體的體積是多少?組卷:40引用:1難度:0.6 -
27.一輛在水平路面上沿直線勻速行駛的貨車,行駛時所受的阻力為車總重的10%,貨車(含駕駛員)空載時重為2.5×104N。
(1)求貨車空載行駛時所受的阻力。
(2)求貨車以72km/h的速度空載勻速行駛時,10s內(nèi)貨車牽引力做的功。
(3)當(dāng)貨車裝載1.1×104N重的貨物,以72kW的額定功率勻速行駛時,求貨車行駛的速度為多少m/s。組卷:130引用:1難度:0.5
六、實驗、探究題(每空1分,共36分)
-
28.小明看到爸爸在駕駛員考試題中有一個問題:“行駛的汽車剎車制動(車輪不轉(zhuǎn))后,哪一類路面最容易發(fā)生側(cè)滑?”題中有三個選項:
A.干燥的路面
B.剛下雨的路面
C.暴雨積水路面
針對這一問題,小明選用了木塊、彈簧測力計、砂紙、水、水槽等器材,做了以下模擬實驗:實驗次數(shù) 1 2 3 接觸面粗糙程度 干燥的砂紙 有少量水的砂紙 有較多水的砂紙 相同 相同 相同 2.4 1.6 3.4 滑動摩擦力(N) 2.4 1.6 3.4
(2)小明設(shè)計了實驗數(shù)據(jù)表格,表格中應(yīng)填入的內(nèi)容是 和 。通過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可知:該考試題的答案應(yīng)選 。
(3)下列選項中與實驗中減小摩擦的方法相同的是 。
A.移動很重的石塊時,在地上鋪設(shè)滾木
B.自行車轉(zhuǎn)動部分加潤滑油
C.拔河比賽中用力握緊繩子
D.人行道上的盲人路上凹凸不平的花紋組卷:22引用:2難度:0.6 -
29.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1)如圖1所示,使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目的是 。
(2)觀察小車在毛巾、棉布、木板表面滑行的距離,發(fā)現(xiàn)小車在 表面滑行的距離最遠(yuǎn),說明小車在此表面受到的阻力最小,速度減小得最慢。由此推理,若小車運動時不受阻力,它將做 。
(3)實驗中是通過改變 的方法來改變阻力大小的。
(4)如圖2所示小車在水平面向右滑行的速度越來越慢,作出此時小車所受力的示意圖(忽略空氣阻力)。組卷:6引用:1難度:0.5 -
30.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中(如圖所示),小明先用彈簧測力計測出金屬塊的重力,然后將金屬塊緩慢浸入液體中不同深度,步驟如圖B、C、D、E、F所示(液體均未溢出),并將其示數(shù)記錄在表中:
?
實驗步驟 B C D E F 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N 2.2 2.0 1.7 1.7 1.9
(2)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F(xiàn)中液體密度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的密度;
(3)金屬塊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大小是 N,金屬塊密度為 kg/m3(g取10N/kg,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組卷:58引用:1難度:0.5 -
31.如圖1所示,小明利用小球從斜面滾下撞擊木塊來探究“動能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
(1)實驗中是通過比較 來比較動能大小的。
(2)動能是指 (填序號)。
A.小球在斜面上時的動能
B.小球撞擊木塊時的動能
C.小球撞擊木塊后的動能
D.木塊的動能
(3)比較圖A、B是為了研究動能大小與 的關(guān)系。
(4)小明在探究動能大小與質(zhì)量的關(guān)系時,他先讓質(zhì)量為m的小球從斜面h高處由靜止下滑,測出木塊被撞擊的距離為s1,接著他又立即讓質(zhì)量為2m的小球從斜面h高處由靜止下滑,測出木塊被撞擊的距離為s2,如圖C所示,發(fā)現(xiàn)s2大于s1。
由此他得出:速度一定時,質(zhì)量越大,動能越大。請指出在實驗操作中的不合理之處 。
(5)小華設(shè)計的實驗裝置如圖2所示,彈簧左端固定,當(dāng)探究動能大小與速度的關(guān)系時,用同一小球?qū)椈蓧嚎s不同長度,松開手,去撞擊水平面上的木塊;當(dāng)探究動能大小與質(zhì)量的關(guān)系時,用不同質(zhì)量的小球?qū)椈蓧嚎s相同長度,松開手,去撞擊水平面上的木塊.小華所在小組同學(xué)討論后發(fā)現(xiàn),該方案無法探究動能大小與 (選填“質(zhì)量”或“速度”)的關(guān)系,理由是 。組卷:48引用:1難度:0.5 -
32.如圖甲是小華同學(xué)探究二力平衡條件時的實驗情景。
(1)小華將系于小卡片兩對角的線分別跨過左右支架上的滑輪,在線的兩端掛上鉤碼,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兩個拉力方向 ,并通過調(diào)整 來改變拉力的大小。
(2)當(dāng)小卡片平衡時,小華將卡片 (選填“翻轉(zhuǎn)”或“旋轉(zhuǎn)”)一個角度,松手后小卡片不能平衡。設(shè)計此實驗步驟的目的是為了探究 的兩個力能否平衡。
(3)為了驗證只有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才能平衡,在圖甲所示情況下,小華下一步的操作是 。
(4)在探究同一問題時,小明將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設(shè)計了如圖乙所示的實驗,同學(xué)們認(rèn)為小華的實驗優(yōu)于小明的實驗。其主要原因是 。
A.小卡片容易扭轉(zhuǎn)
B.小書片是比較容易獲取的材料
C.容易讓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減少摩擦力對實驗結(jié)果的影響
(5)利用圖丙裝置 (選填“能”或“不能”)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組卷:37引用:2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