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黑龍江省雙鴨山市饒河高級中學高一(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5/7/3 17:0:25

一、選擇題(4*3分=12分)

  • 1.下列詞語注音或書寫不正確的一項是( ?。?/h2>

    組卷:17引用:2難度:0.5
  • 2.閱讀《六國論》,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全都不正確的一項是( ?。?br />①破滅之也(規(guī)律)
    賂秦耶(全都)
    不在戰(zhàn)矣(所以)
    ④思先祖父(他們的)
    ⑤則勝負之(次數,數量)
    牧以讒誅(及,等到)

    組卷:37引用:3難度:0.8
  • 3.下列各句中,字形書寫有誤的一項是(  )

    組卷:59引用:4難度:0.9
  • 4.下列對課文相關內容的梳理,不正確的一項是( ?。?/h2>

    組卷:26引用:4難度:0.8

二、選擇題組(3*3分=9分)

  •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字。
          很多人都說,①
     
    。因為李商隱是纏綿悱惻的,他的很多詩的情意都是非常長遠,不能隔斷,不能舍棄,不能自已的,所以很多人以為李商隱所寫的都是愛情詩。那杜甫呢?杜甫盼望“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所寫的都是忠君愛國的。②
     
    ,學杜甫學得最好的就是李商隱。③
     
    :一種方式是表面學得很像,比如《行次西郊作一百韻》,完全模仿杜甫寫人民的疾苦;另外一種方式是學杜甫藝術性的句法,如“桂花吹斷月中香”一句,就是在學杜甫的句法。

    組卷:13引用:12難度:0.7

三、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9分)

  • 6.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當前鄉(xiāng)村社會的發(fā)展和變化,對鄉(xiāng)土文學的概念內涵產生了新的挑戰(zhàn)。自1990年以來,隨著大量農民進入城市,鄉(xiāng)村生活方式有了極大的改變,傳統鄉(xiāng)村生活的狀貌正在逐漸失去。從文學角度來說,隨著鄉(xiāng)村社會的變化,傳統鄉(xiāng)土文學作品會進一步減少,很可能難以作為一種文學類型或文學題材而繼續(xù)存在。
          據此,有一些批評家認為鄉(xiāng)土文學已經失去了生存的基礎,面臨消亡。其實不然,鄉(xiāng)土文學是一個有豐富內涵的概念,即使是在傳統鄉(xiāng)村逐漸消逝的背景下,它也有存在的一席之地。它并不隨鄉(xiāng)村面貌的改變而消逝,而是在不斷的發(fā)展和演變中拓展自己、轉換自己。具體說,在鄉(xiāng)土社會發(fā)生巨大轉變的今天甚至是不久的將來,“鄉(xiāng)土精神”應該成為“鄉(xiāng)土文學”最基本的核心,構成這一概念的靈魂。
          鄉(xiāng)土精神的內涵主要體現為三個方面。一是對鄉(xiāng)土的熱愛和關注,這是鄉(xiāng)土精神的基礎和重要內容。只有對鄉(xiāng)村和鄉(xiāng)村人的關愛,才能呈現出鄉(xiāng)土的內核。二是對鄉(xiāng)土文明生活方式和核心價值觀的向往與認同,這是一種基本的精神姿態(tài),或許它不是現代的,但卻是與鄉(xiāng)土內在關聯的。當然,它的內涵具有一定的發(fā)散性,如對人類生態(tài)的關注,對現代文明缺陷的批判等,都是與之相關聯的主題。三是對一些美好鄉(xiāng)土文化價值觀的揭示和展示,而“鄉(xiāng)土文化”這一概念中包含有多元因素,文學應該張揚其中的美善一面,它的基本內容包括對自然的熱愛和尊重,人與自然的和諧;對人類質樸人性的認同,張揚人自身的力量和價值;強調人情、人倫,對人類精神價值表示尊重。
          有人更習慣于用“鄉(xiāng)土文化”來指稱鄉(xiāng)土文學的內涵,實際上,鄉(xiāng)土精神比鄉(xiāng)土文化更合適。鄉(xiāng)土文化內涵的指向性更單一,也更保守;鄉(xiāng)土精神則更抽象,與傳統鄉(xiāng)土生活方式之間的關系要間接和深遠。換言之,鄉(xiāng)土精神雖然以鄉(xiāng)土為基礎,但它并不局限于傳統鄉(xiāng)土文化,它能夠吸收現代精神的因素,對傳統鄉(xiāng)土文化有揚棄和現代的改造重生。比如說,鄉(xiāng)土文化的豐富內涵中包含一些粗俗低級的內容,也有很多滯后于時代的因素,但是鄉(xiāng)土精神對這些因素和內容是拒絕和批判的,它更側重于鄉(xiāng)土文化中積極的、與現代因素相融合的一面。
    (摘編自賀仲明《鄉(xiāng)土精神:鄉(xiāng)土文學的未來靈魂》)
    材料二:
          黨的十八大以來,眾多圍繞脫貧攻堅,反映農村變革的新時代鄉(xiāng)村現實題材創(chuàng)作應運而生。一些優(yōu)秀作品既自覺承續(xù)百年鄉(xiāng)土文學的寫作傳統,又結合新時代的具體特征,以農村和農業(yè)的發(fā)展歷史為背景,多維度展現了農村的時代變遷,成功塑造出一系列鮮活飽滿的時代新人形象。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鄉(xiāng)村現實題材創(chuàng)作中暴露出的問題:一是主題先行式的政策圍解。文學的主題思想需要通過具體的藝術形象傳遞出來。當下一些鄉(xiāng)村題材創(chuàng)作者背離形象思維的規(guī)定性,隨意支配人物、安排情節(jié),致使作品流于概念化、公式化。二是走馬觀花式的旅游書寫。一些作家以游客的心態(tài)走進鄉(xiāng)村,自認為了解了鄉(xiāng)村,熟悉了農民,其實“深扎”得還遠遠不夠。三是消費主義式的獵奇化、景觀化敘述。一些作家為滿足大眾的獵奇心理,故意采用極端化的敘事方式,將鄉(xiāng)村塑造成一派“四因”或“荒原”景象,以來吸引眼球或賺取流量。這些做法,都無法客觀真實地呈現中國鄉(xiāng)村正在發(fā)生的歷史性巨變。
          中國作協主席鐵凝在全國新時代鄉(xiāng)村題材創(chuàng)作會議上強調:“新時代的新鄉(xiāng)村,召喚著我們近開雙腳走進去,但走進去不是單向的觀看。作家不是游客,我們要在這個過程中更新我們的知覺結構,掌握新知識、熟悉新領域、開拓新視野?!?br />      如何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尋找到與新時代鄉(xiāng)村現實“適配”的表達,是當前至關重要的文學課題。時代鄉(xiāng)村題材創(chuàng)作者應著重把握以下幾點:
          一要融入新時代。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學,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鄉(xiāng)情與多愁。作家只有準確把握時代發(fā)展大勢,靜下心來,深入思考,由鄉(xiāng)村觀照中國,以鄉(xiāng)村認識時代,才能肩負起時代的重托。
          二要熟悉新鄉(xiāng)村。新時代的新鄉(xiāng)村,無論是自然環(huán)境層面還是社會治理層面,無論是物質生活層面還是文化建設層面,都在發(fā)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作家必須真正做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僅要“身入”,更要“心入”“情入”。
          三是塑造新農民。新時代鄉(xiāng)村的主角是農民,農民不是抽象的符號,而是一個一個具體的人,有血有肉,有內心的沖突和掙扎。因此,新時代鄉(xiāng)村題材創(chuàng)作在塑造典型、刻畫“新人”時尤其要注意,努力實現“人的文學”與“人民文學”、宏大敘事與個體敘事、歷史邏輯與美學價值的辯證統一。
    (摘編自趙振杰《鄉(xiāng)村題材創(chuàng)作:拿出反映時代巨變的文學表達》)(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隨著傳統鄉(xiāng)村生活方式的改變,傳統鄉(xiāng)土文學作品作為一種文學類型或文學題材也就難以繼續(xù)存在。
    B.鄉(xiāng)土精神要更抽象,與傳統鄉(xiāng)土生活方式之間的關系間接和深遠,因此它能夠吸收現代精神的因素。
    C.作家要結合農村和農業(yè)發(fā)展背景,準確把握時代發(fā)展大勢,才更容易創(chuàng)作肩負時代重托的優(yōu)秀作品。
    D.塑造新農村新農民形象,實現“人的文學”與“人民的文學”,成為新時代鄉(xiāng)村題材作品的最大目標。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鄉(xiāng)土文學具有發(fā)展性,它能夠在傳統鄉(xiāng)村生活發(fā)生極大改變的社會背景下,仍有存在的一席之地。
    B.鄉(xiāng)土精神具有開放性,它能繼承發(fā)展傳統鄉(xiāng)土文化,也可以接納其中粗俗低級、陳舊落后的因素。
    C.鄉(xiāng)土文學作品不是概念化、公式化的,要有鮮活飽滿的藝術形象,才能反映真實深刻的主題思想。
    D.如果一味取悅讀者,迎合市場趣味,會使鄉(xiāng)村題材作家無法創(chuàng)作出能夠反映時代巨變的優(yōu)秀作品。
    (3)結合材料內容,下列選項中不能支持材料二鐵凝的觀點的一項是
     

    A.鄉(xiāng)土文學作家應積極學習如魯迅、沈從文、趙樹理、莫言等作家的傳統經典鄉(xiāng)土文學作品。
    B.《山海情》劇作家創(chuàng)作出反映農村巨變的現實題材,在作品中探討脫貧攻堅的經驗啟示。
    C.一位作家到常州調研采風,他想表現如今的鄉(xiāng)村振興給蘇南農村帶來的新的變化。
    D.《蒼涼后土》的作者賀享雍,始終立足鄉(xiāng)村、面向當下,書寫鄉(xiāng)村發(fā)展新現實,思考鄉(xiāng)村發(fā)展新問題。
    (4)請簡要分析材料一的論證思路。
    (5)假如你是一位作家,請結合材料,談談如何才能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鄉(xiāng)土文學作品。

    組卷:4引用:4難度:0.5

四、文學類文本閱讀(15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問題。
    《復活》(節(jié)選)
    列夫?托爾斯泰
          聶赫留朵夫在小屋的門楣上和門廊的門楣上又接連碰了兩次頭,才來到街上。幾個孩子都在門外等他,還有幾個抱嬰兒的女人,包括那個抱著臉色蒼白的娃娃的瘦女人。他打聽這個女人是誰。
    “她就是我對你說的那個阿尼霞?!睔q數大些的男孩說。
          聶赫留朵夫轉身招呼阿尼霞?!澳憧渴裁催^活?”
    “怎么過活嗎?要飯?!卑⒛嵯颊f著哭起來。
          聶赫留朵夫掏出皮夾子,給了那女人十個盧布。還沒走兩步,另一個抱娃娃的女人就追上了他,然后是一個老太婆,接著又是一個女人。她們都說自己窮,要求周濟。聶赫留朵夫把皮夾子里的六十盧布零錢都散發(fā)掉,十分憂郁地走回管家的廂房。管家笑瞇瞇地迎接他,告訴他農民將在傍晚集合,然后走到花園里,在撒滿白色蘋果花瓣、雜草叢生的小徑上徘徊,思索著剛才見到的種種情景。
    “老百姓紛紛死亡,食品普遍不足。老百姓一步一步落入這種悲慘的境地,他們自己卻沒有發(fā)覺,也不怨天尤人。而我們認為這種狀況歷來如此,理所當然。”現在他十分清楚,老百姓貧困的主要原因是他們唯一能用來養(yǎng)家糊口的土地被地主霸占了……這種現象再也不能這樣繼續(xù)存在下去?,F在他才恍然大悟,為什么他想到處理庫茲明斯科耶土地的辦法,就感到害臊。他在欺騙自己。他明明知道誰也無權占有土地,卻還要肯定自己享有這種權利。他心里擬定了一個方案,把土地交給農民,收取租金,并規(guī)定地租是農民的財產,由他們自己支配,繳納稅款和用作公益事業(yè)。
          晚飯后,聶赫留朵夫對管家講了自己的方案,征求他的意見。管家笑笑,裝出一副似乎早就想到過這問題,并且樂于聽取聶赫留朵夫的意見的樣子。其實他對這個方案可以說是一竅不通。因為根據這個方案,聶赫留朵夫必須放棄自己的利益。管家頭腦里有一個根深蒂固的信條--人人都在損人利己。
    “我懂了。就是說這筆公積金的利息歸您收取,是不是?”管家滿面堆笑說。
    “絕對不是。土地不能成為私有財產,收益應歸大家共享?!?br />“這樣一來,您豈不是沒有收入了?”管家收起笑容說。
    “我就是不要?!?br />      管家深深地嘆了一口氣,又笑了,現在他明白了,聶赫留朵夫這人頭腦有毛病。于是他就研究聶赫留朵夫放棄土地的方案,看能不能從中找到對他有利的東西。當他明白沒有這樣的可能時,他對方案就不再感興趣,只是為了討好東家,臉上才保持笑容。
          ……村長的院子里人聲沸騰,聶赫留朵夫一到,農民們就停止談話,紛紛脫下帽子。這里的男人幾乎個個穿著樹皮鞋、土布衫和老式長外衣。有幾個光著腳板。
          聶赫留朵夫向農民們宣布,他打算把土地都交給他們。農民都不作聲,臉上表情也毫無變化。
    “因為我認為,”聶赫留朵夫漲紅了臉說,“不種地的不應該占有土地,而且人人都有權使用土地?!?br />“這個當然。這話說得很對。”幾個農民響應說。
          聶赫留朵夫又說,土地的收入應該大家平分,因此他建議他們接受土地,付出他們自己定的價錢作為公積金,這筆公積金今后仍歸他們享用。農民們臉色越來越嚴肅了,他們通過祖祖輩輩的經驗知道,地主總是以損害農民的利益來維護自己的利益的。因此,要是地主把他們召集過來,向他們提出什么新辦法,那準是想用更狡猾的手段來欺騙他們。
    “那么,你們打算定個什么價錢使用土地呢?”聶赫留朵夫問。
    “怎么要我們來定價錢?地是老爺您的,權柄在老爺您手里。”人群中有人回答。
    “不,這些錢將來都要用在你們村社的公益事業(yè)上?!?br />“這我們不能定。村社是村社,錢是錢?!?br />“你們要明白,”管家含笑說,“公爵老爺把土地交給你們,要你們出一筆錢,但這筆錢又當作你們的本錢,供村社使用?!?br />“這號事我們太明白了,”一個牙齒脫落的老頭沒有抬起眼睛,怒氣沖沖地說,“這事有點像銀行,到時候就得付錢。我們不來這一套,因為我們已經夠苦的了。再來這一套,非得破產不可。我們還是照老規(guī)矩辦吧?!?br />      聶赫留朵夫提出要立一個契約,他將在上面簽字,他們也得簽字。他們聽了,反對得更加激烈。
          ……聶赫留朵夫就這樣一無所獲,回到帳房里。
          ……“他這人真鬼!”一個皮膚黝黑、胡子蓬亂的莊稼漢搖搖晃晃地騎著一匹肥馬,對旁邊那個身穿破舊老式長外衣、又老又瘦的莊稼漢說。他們夜里到大路上放馬,縱容他們的馬溜到地主的樹林里吃草。“‘你只要簽個字,我就把土地白白送給你?!?,他們捉弄咱們還不夠嗎?不成,老兄,辦不到,如今我們也學乖了?!?br />“他說‘你簽個字吧’,”胡子蓬亂的莊稼漢繼續(xù)評論東家的話,“你一簽字,他就會把你一口活活吞下肚子去。”
    “這話一點不錯。”年紀老的那一個應和說。
          他們不再說什么。只聽得堅硬的大路上響起嗒嗒的馬蹄聲--
    (有刪改)(1)下列對小說思想內容的分析與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他們自己卻沒有發(fā)覺……而我們認為這種狀況歷來如此,理所當然”這些話體現出當時俄國農民麻木不仁、地主視盤剝農民為理所當然的事實。
    B.“‘這個當然。這話說得很對。’幾個農民響應說”“我們還是照老規(guī)矩辦吧”兩處語言描寫說明農民認同聶赫留朵夫說的話,但并不理解他的做法。
    C.聶赫留朵夫的計劃不但遭到管家的反對,也遭到農民的反對。管家反對是因為他感到從中無利可圖,農民反對是因為他們認為這不過是地主的新把戲。
    D.聶赫留朵夫認為包括自己在內的貴族和地主占有土地是造成農民苦難的原因之一,于是決定把土地分給農民以贖罪,這也是他“復活”的途徑之一。
    (2)下列對小說藝術特點的理解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多處運用細節(jié)描寫,如“聶赫留朵夫在小屋的門楣上和門廊的門楣上又接連碰了兩次頭,才來到街上”這個細節(jié)體現了農民貧困的現狀。
    B.聶赫留朵夫與阿尼霞的對話讓聶赫留朵夫進一步認識到農民的貧困,為下文他對農民問題的思考做了鋪墊,也推動了情節(jié)的發(fā)展。
    C.文章在刻畫管家的形象時,突出了他的笑。他的笑,有時表現了他的故作聰明,有時表現了他的奴性和世故,有時也表現了他對聶赫留朵夫的嘲笑。
    D.文章主要運用了對比手法。一是將聶赫留朵夫與管家對比,二是將聶赫留朵夫與農民進行對比。通過對比突出了豐滿的理想與冰冷的現實之間的矛盾。
    (3)聶赫留朵夫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
    (4)末尾兩個農民對話的情節(jié)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請結合文本簡要概括。

    組卷:16難度:0.5

五、文言文閱讀(19分)

  • 8.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答題。
    逍遙游(節(jié)選)
    莊子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鵀轼B,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齊諧》者,怪者也?!吨C》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
           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九萬里而南為?”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久特聞,眾人之,不亦悲乎?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
    B.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
    C.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
    D.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
    (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而飛  (憤怒)
    B.怪者也  (記載)
    C.榆枋  (著落)
    D.眾人之   (比)
    (3)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一段用夸張的手法描述鯤鵬,極言鯤鵬形體之大、變化之神奇、飛騰時氣勢之壯觀,向讀者展現了一幅壯麗雄奇的畫卷。
    B.第三段寫淺水漂浮不起大舟,杯水只能負載芥草卻承載不了水杯,反襯鯤鵬能憑借大風,圖謀飛向遼闊南方的逍遙自在。
    C.作者將蜩、學鳩與大鵬對比,將朝菌、蟪蛄與冥靈、大椿對比,將彭祖與眾人對比,說明它們雖然有形體大小之分、壽命長短之別,但都有所依賴。
    D.節(jié)選文字體現了莊子散文的獨特風格:筆法自由,極富變化,有敘事,有議論,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手法,充滿奇特想像,富有傳奇色彩。
    (4)將下面兩個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
    ②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

    組卷:0難度:0.4

六、古代詩歌閱讀(9分)

  • 9.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列各小題。
    酬李光化見寄二首(其二)
    范仲淹
    萬里承平堯舜風,使君尺素半空空。
    庭中無事吏歸早,野外有歌民意豐。
    石鼎斗茶浮乳白,海螺行酒滟波紅。
    宴堂未盡嘉賓興,移下秋光月色中。
    【注】①使君:漢代稱刺史為“使君”,漢代以后尊稱州郡長官為使君。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從題目可知,本詩是一首和詩,李光化有詩寄來,詩人寫詩回贈他。
    B.首句里的“堯舜風”采用比喻的手法,展現了太平安定的社會景象。
    C.頸聯描寫斗茶、飲酒的畫面,充滿色彩感,可看出參與者興致頗高。
    D.尾句未明寫秋光月色中人的具體活動,卻意境空明,給人想象空間。
    (2)本詩表現了詩人怎樣的形象?請簡要分析。

    組卷:37引用:13難度:0.6

七、情景默寫(6分)

  • 10.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借新鮮的桑葉來比喻女子青春年華的句子是:“
     
    ,
     
    ?!?br />(2)《離騷》中用比喻的手法,寫出自己才能優(yōu)秀卻遭到嫉妒和造謠中傷的句子是:“
     
     
    。”
    (3)《離騷》中詩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寫自己對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的句子是“
     
    ,
     
    ”。

    組卷:120引用:5難度:0.9

八、語言表達

  • 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中華文化以“一體”的宇宙觀為基礎,堅持天人合一的自然觀、自他一體的人倫觀與協調萬邦的國際觀?!炯住?bdo class="mathjye-underwave">中華文化能薪盡火傳既得益于中華文化自然而然、本來如是的合道性;也源于中華文化所蘊含的“一體之仁”思想。【乙】此外,正如湯因比所認識到的,漢字古今大體一致,行文(文言文)基本不變,這使得古圣先賢的智慧能長久地完好無損地保存于經典之中,讓今人和古人能順利實現思想交流。
    “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綿延不息的強大力量,而道德仁義是其文化內核?!惫胰疬M而指出,學習中華文化一定要深入經典,從中汲取中華文化的瓊漿玉液。那么,如何看待美國對中國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等倡議所存在的深刻誤解呢?【丙】在劉余莉看來,這是美國以自己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判斷中國的意圖,“要消除這種誤解,就要促進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對話與溝通,讓西方國家深刻理解中華文化的精神內涵,看到中國的發(fā)展對世界不是威脅,而是機遇”。
    (1)文段中的加點詞語,運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A.協調
    B.薪盡火傳
    C.此外
    D.瓊漿玉液
    (2)文段中畫線的甲、乙、丙句,標點有誤的一項是
     

    A.甲
    B.乙
    C.丙

    組卷:4引用:2難度:0.6
  • 12.系統找不到該試題

九、材料作文(60分)

  • 1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荀子
          若無德,則雖體魄智力發(fā)達,適足助其為惡。--蔡元培
          手腦雙全,是創(chuàng)造教育的目的。--陶行知
          要求:圍繞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組卷:26引用:12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