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教版八年級下冊《4.1.1 杠桿》2021年同步練習卷
發(fā)布:2025/7/2 22:0:9
一、單選題
-
1.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筷子”由大禹發(fā)明,其中蘊含著中華博大精深的文化,下列跟筷子屬于相同類型的是( )
A.核桃夾 B.釣魚竿 C.瓶起子 D.拔釘錘 組卷:17引用:2難度:0.6 -
2.如圖是《天工開物》中記載的在井上汲水的桔槔,它的前端B端系一重20N的空木桶,后端A端系一重50N的配重石塊,OA長為0.6m,OB長為1.2m。木桶裝滿100N的水后,向上拉繩緩慢將桶提起。硬棒質(zhì)量忽略不計,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只有向下拉繩放下空桶時,桔槔才為省力杠桿 B.向上拉繩提起裝滿水的桶時,拉力為50N C.向下拉繩放下空桶時,拉力為25N D.向上拉繩提起裝滿水的木桶時,拉力的大小會變大 組卷:336引用:2難度:0.5 -
3.如圖的縫紉機踏板是杠桿,用腳踩踏板使用它工作時是( ?。?br />
A.省力的 B.費力的 C.既不省力也不費力 D.可以省力也可以費力 組卷:129引用:2難度:0.7 -
4.如圖所示,這是仿照人的手臂設計的我國天宮空間站的機械臂。下列工具使用時與機械臂屬同類型杠桿的是( )
A.用鑷子夾砝碼 B.用羊角錘起釘子 C.用鋼絲鉗剪鐵絲 D.用瓶蓋起子起瓶蓋 組卷:132引用:3難度:0.6 -
5.如圖所示,輕質(zhì)杠桿AB繞O點轉(zhuǎn)動,某同學在杠桿的左端掛一重物G,在A端施加一個豎直向下的力F,使杠桿處于圖示的位置靜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A.此時杠桿不平衡 B.此時該杠桿是費力杠桿 C.要使A端的力最小,F(xiàn)的方向應垂直O(jiān)A向下 D.此時G×OB≠F×OA 組卷:124引用:2難度:0.5 -
6.如圖所示,用一根自重可忽略不計的撬棒撬石塊,若撬棒C點受到石塊的壓力是2000N,且AB=2m,BD=0.6m,CD=0.4m,則要撬動該石塊所用的最小的力應不小于( )
A.600N B.400N C.150N D.200N 組卷:323引用:2難度:0.6 -
7.如圖為切紙刀正在切紙的示意圖,F(xiàn)1為動力,F(xiàn)2為阻力,其中正確的是圖( ?。?/h2>
A. B. C. D. 組卷:225引用:5難度:0.9 -
8.下列生活中的杠桿,屬于省距離杠桿的是( ?。?/h2>
A.
筷子B.
起子C.
羊角錘D.
獨輪車組卷:22引用:2難度:0.6 -
9.如圖所示杠桿,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h2>
A.
鋼絲鉗B.
撬棒C.
獨輪車D.
釣魚竿組卷:527引用:40難度:0.9 -
10.一位物理老師利用杠桿原理,僅用小小的彈簧測力計就測出了一頭大象的質(zhì)量。測量時用一根長度為12m的槽鋼作為杠桿,如圖所示。吊鉤固定于槽鋼的中點O.當槽鋼水平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1為200N.測得l1為6m,l2為4cm。若不計裝大象鐵籠的質(zhì)量,g取10N/kg。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稱象時,槽鋼是等臂杠桿 B.大象受到的重力是杠桿的阻力 C.大象的質(zhì)量是3t D.使用該杠桿可以省功 組卷:440引用:4難度:0.7
二、填空題
-
11.杠桿的五要素是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和
組卷:10引用:1難度:0.9 -
12.請你結(jié)合圖中的情境,把對實驗的分析填寫完整。
(1)甲圖用滑輪向左推動懸線時,杠桿 (選填“左”或“右”)端下沉;
(2)乙圖通過比較左右手指上的凹痕可以得出壓力的作用效果與 有關;
(3)丁圖實驗中,在相同的實驗條件下,水平面對小車的阻力越小,。組卷:7引用:1難度:0.7 -
13.生活處處有物理,留心觀察皆學問。劃船時用槳向后劃水,船就會前進是因為 ;自行車的輪胎上有很多花紋是為了 ,我們使用的筷子屬于 杠桿。
組卷:12引用:1難度:0.6 -
14.如圖所示,輕質(zhì)杠桿OA可繞O點轉(zhuǎn)動,AB:OB=1:2。在A點掛一個重40N的物體,在B點加一個豎直向上的拉力F,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則拉力F=N。如果保持拉力F的方向與杠桿垂直,拉動杠桿緩慢向上轉(zhuǎn)動時,拉力F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組卷:79引用:3難度:0.7 -
15.1.杠桿的定義:一根在 的作用下能繞固定點轉(zhuǎn)動的硬棒。
2.杠桿的五要素:
( 1)支點:杠桿可以繞其轉(zhuǎn)動的 ,用字母O表示;
(2)動力:的力,用字母F1表示;
(3)動力臂:的距離,用字母L1表示;
(4)阻力:的力,用字母F2表示;
(5)阻力臂:的距離,用字母L2表示。
3.杠桿的平衡條件:,用字母表示為 。組卷:31引用:1難度:0.6
三、作圖題
-
16.如圖為一指甲刀的示意圖,它由三個杠桿組成,若用F1的力剪指甲時,試畫出三個杠桿的五要素。
組卷:58引用:0難度:0.9 -
17.如圖所示,張師傅想用最省力的方法把一個油桶推上臺階,請在圖中作出最省力的力臂及最小推力F。
組卷:112引用:3難度:0.6
四、實驗題
-
18.在做“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實驗中:
實驗序號 動力F1/N 動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2 20 2 20 2 2 15 3 10 3 4 5 2 10
(2)調(diào)節(jié)平衡后,在杠桿兩側(cè)掛不同數(shù)量的鉤碼,移動鉤碼位置,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并記錄相關數(shù)據(jù)如右表。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得出的實驗結(jié)論是:。
(3)如圖乙所示,A、B兩點分別增加一個鉤碼,則杠桿 (填“左端下沉”“右端下沉”或“仍保持平衡”)。
(4)如圖丙所示,若不在B點掛鉤碼,改用彈簧測力計在B點向下拉杠桿,彈簧測力計由豎直方向逐漸向左轉(zhuǎn)動,使杠桿始終保持水平平衡,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逐漸 (填“增大”或“減小”),原因是組卷:11引用:1難度:0.5 -
19.小強利用下圖的實驗裝置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1)將杠桿支在支架上后,在調(diào)節(jié)杠桿平衡的時候,小強將杠桿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調(diào)節(jié)一定距離后,杠桿才在水平位置平衡了,這說明杠桿原來是(選填“左端”或“右端”)更低
(2)如圖甲所示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記錄數(shù)據(jù)根據(jù)這一次實驗數(shù)據(jù),小強立即分析得出杠桿的平衡條件,他這種做法的不足之處是。
(3)如圖乙所示,若不在B點掛鉤碼,可改用彈簧測力計在B點豎直向下拉杠桿,當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達到量程仍不能使杠桿水平平衡,在不更換彈簧測力計的情況下,你認為接下來合理的操作是(寫出一條即可)。
(4)如圖乙所示實驗中小強發(fā)現(xiàn),保持杠桿處于水平位置平衡,當彈簧測力計的拉力方向偏離豎直方向時,彈簧測力計的拉力會變大,原因是。
(5)如圖丙所示,已知每個鉤碼重0.5N,杠桿上每個小格的長度為2cm,當彈簧測力計在A點斜向上拉(與水平方向成30°角)杠桿,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大小為N。
(6)實驗結(jié)束后,小強提出了新的探究問題:“若支點不在杠桿的中點時,杠桿的平衡條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組同學利用如圖丁所示裝置進行探究,發(fā)現(xiàn)在杠桿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拉使杠桿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測出的拉力大小都與杠桿平衡條件不相符,其原因可能是。組卷:12引用:1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