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dāng)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19-2020學(xué)年廣東省肇慶市懷集縣八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

發(fā)布:2025/7/2 23:0:9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 1.如圖所示,表示非晶體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是( ?。?/h2>

    組卷:297引用:16難度:0.7
  • 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 />

    組卷:317引用:1難度:0.8
  • 3.冬奧會開幕式上升起的奧運五環(huán)長達19米,高8.75米,厚度卻僅有35厘米,依靠鳥巢上空的威亞系統(tǒng)提升并懸掛在半空,最終又緩緩沉入舞臺之下??紤]到威亞系統(tǒng)的承重能力,五環(huán)要不斷“減重”以降低負荷,還要保證如此巨大尺寸的奧運五環(huán)在懸掛中不會變形。則制作奧運五環(huán)的材料應(yīng)具有下面哪些特性(  )

    組卷:50引用:3難度:0.8
  • 4.用體溫計測定病人甲的體溫,示數(shù)為38.5℃,如果該體溫計未經(jīng)甩過就用來測定病人乙的體溫,示數(shù)也是38.5℃,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組卷:1243引用:19難度:0.9
  • 5.以下較為貼近實際的估測數(shù)據(jù)是( ?。?/h2>

    組卷:1引用:1難度:0.9
  • 6.春季氣溫快速上升時,在很多房間的地板上會出現(xiàn)“回潮”的現(xiàn)象,地板上的水跡被擦掉又會出現(xiàn),這些水跡的出現(xiàn)是一種什么物態(tài)變化(  )

    組卷:369引用:6難度:0.8
  • 7.一個鋼瓶內(nèi)裝有密度為6kg/m3的氧氣,某次搶救病人用去了
    2
    3
    ,鋼瓶內(nèi)剩余氧氣的密度為( ?。?/h2>

    組卷:2457引用:13難度:0.5
  • 8.下列關(guān)于聲現(xiàn)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br />

    組卷:75引用:7難度:0.6
  • 9.下列是關(guān)于圖甲、乙、丙三個聲音的波形圖的分析,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83引用:1難度:0.5
  • 10.一光線由空氣斜射入水中,入射角為30°,在水面上同時產(chǎn)生反射和折射,此時折射光線和反射光線之間夾角的一定( ?。?/h2>

    組卷:289引用:19難度:0.7

二、填空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滿分30分)

  • 11.物質(zhì)從
    態(tài)直接變成
    態(tài)叫凝華,凝華過程中要
    熱。

    組卷:20引用:4難度:0.9
  • 12.打乒乓球時,小明不小心踩癟了乒乓球,但球沒有破裂此時球內(nèi)氣體的質(zhì)量
    ,密度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組卷:121引用:4難度:0.7
  • 13.小華陪爺爺去湖里叉魚,看到了河里游動的小魚和岸上路燈在水中的倒影,根據(jù)這個情景回答如下問題:
    (1)小華看到“魚”的比實際位置
    了(選填“高”或“低”),若小華將電筒光對著看到的“魚”射入,
    (選填“能”或“不能”)照亮魚。
    (2)小華看到路燈在水中的倒影是
    像(選填“實”或“虛”),如果路燈到水面的距離是8m,湖水深2m,則路燈的像到路燈的距離是
    m。

    組卷:477引用:3難度:0.7
  • 14.科學(xué)家利用新技術(shù)研制出一種新型陶瓷材料,可用作火箭等高速飛行器的表面覆蓋層,可見其具有很好的
    (導(dǎo)熱/隔熱)性;該材料也可用作手機、汽車貼膜,不容易出現(xiàn)劃痕,說明它具有很大的
    (密度/硬度)。

    組卷:32引用:1難度:0.8
  • 15.鄭渝高速鐵路全長1068km=
    m;
    新冠病毒的直徑約為10-7m=
    nm。

    組卷:73引用:1難度:0.8
  • 16.如圖所示,量筒中的液體體積為
    cm3.在測量小石塊的體積時,要求在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適量”的含義是小石塊
    水中且和水的總體積
    。

    組卷:340引用:4難度:0.7
  • 17.動畫片的配音常用慢錄快放把成年人的聲音變成了小孩的聲音,這樣做改變了錄音機喇叭上膜片振動的
     
    ,從而使聲音三要素的
     
    改變。

    組卷:17引用:1難度:0.7
  • 18.小明看到閃電后約10s聽到雷聲,小明距雷電產(chǎn)生的地方大約
    m(不計光的傳播時間,聲速取340m/s);聽到第一聲雷聲后,小明又聽到多聲雷聲,這是
    現(xiàn)象。

    組卷:23引用:1難度:0.8
  • 19.物理量的單位都有國際通用的符號,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基本單位是
    ,符號是m。時間的基本單位是秒,符號是

    組卷:4引用:1難度:0.9
  • 20.如圖所示一束光線射向平面鏡,那么這束光線的入射角大小為
    ,若入射角增大10°,反射角大小為

    組卷:18引用:2難度:0.7

三、作圖題(共4分)

  • 21.將一矩形玻璃磚從中間斜切后,向左右沿水平直線拉開一小段距離,如圖所示,一條光從左側(cè)面垂直射入,畫出這條光線從右側(cè)玻璃磚射出的折射光路圖(保留作圖痕跡)。

    組卷:757引用:19難度:0.5
  • 22.根據(jù)平面鏡成像規(guī)律在圖中畫出人眼通過平面鏡MN看到桌底下A點的光路圖。

    組卷:6引用:2難度:0.6

四、實驗探究題(共13分)

  • 23.小華在做測石塊的密度實驗,測量過程如圖所示,則石塊的質(zhì)量是
    克,體積是
    厘米3,密度為
    千克/米3。在獲得一組數(shù)據(jù)后繼續(xù)多次實驗,其目的是
    。

    組卷:59引用:1難度:0.7
  • 24.小明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觀察水的沸騰現(xiàn)象。

    (1)組裝器材時,應(yīng)先固定圖甲中的
    (選填″A”或“B”)。
    (2)水沸騰時溫度計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則此時水沸點是
    ℃,水沸騰過程中,繼續(xù)吸熱,水的溫度
    (選填“升高”、“不變”或“降低”)。
    (3)水沸騰時,水中氣泡的情形為圖丙中
    (選填“A”或“B”)。
    (4)實驗中若要縮短將水加熱至沸騰的時間,請寫出一種可行的辦法
    。

    組卷:76引用:7難度:0.6

五、計算題(10分)

  • 25.某生產(chǎn)廠家要用鑄鐵澆制一批產(chǎn)品,已知鑄鐵的密度是7.0×103kg/m3.與產(chǎn)品形狀相同的木制模型質(zhì)量是5.6kg,木頭的密度是0.8×103kg/m3,要澆制產(chǎn)品100個,需要熔化多少鑄鐵?

    組卷:23引用:2難度:0.3
  • 26.某中學(xué)實驗小組的同學(xué)對“聲音傳播需要介質(zhì)嗎?”進行探究,設(shè)計并進行了實驗,用到的器材有:耐高溫的廣口玻璃瓶或燒瓶、密封蓋、小鈴、細鐵絲或棉線。如圖所示:
    (1)將瓶口緊密封蓋,搖動小鈴,
    聽到鈴聲。(填“能”或“不能”)
    (2)對燒瓶加熱,密封瓶蓋與瓶口間稍有空隙,經(jīng)過一段時間,擰緊瓶蓋并停止加熱。冷卻后,瓶內(nèi)近似真空狀態(tài),再搖動小鈴,比較聽到的兩次鈴聲的變化,可知
    。
    (3)通過實驗得出的結(jié)論是

    組卷:79引用:10難度:0.5

六、綜合能力題(共13分)

  • 27.我國古典名著《西游記》中,齊天大圣孫悟空用來降妖除魔的如意金箍棒本來是東海中的一根“定海神針”。書中寫道:“該棒長兩丈多,斗來粗細,有13588斤。”其體積用國際單位表示大約是0.86m3.(友情提示:1千克=2斤,ρ=7.9×103kg/m3
    (1)計算一下如意金箍棒的密度是多大?可能用地球上的什么物質(zhì)做成?
    (2)這金箍棒可以隨意變化,當(dāng)孫悟空揮動它除妖魔時,它的體積只有原來的二十分之一,但質(zhì)量不變;而目前已知地球上密度最大的物質(zhì)是金屬鋨,密度是2.25×104kg/m3.地球上目前有可做成金箍棒的物質(zhì)嗎?

    組卷:13引用:1難度:0.3
  • 28.學(xué)習(xí)了凸透鏡成像一節(jié)課后,小玉在學(xué)校實驗室中進行下面實驗,小玉選用的凸透鏡焦距為10cm。

    (1)如圖甲所示將蠟燭、凸透鏡、光屏安裝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實驗時像可能會成在光屏
    (選填“上”或“下”)方。
    (2)調(diào)整好蠟燭、凸透鏡、光屏高度,保持透鏡和光屏位置不動,首先將蠟燭放在10cm的刻度線處,需將光屏向
    (選填“左”或“右”)移動,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其性質(zhì)與
    (選填“照相機”或“投影儀”)成像原理是相同的。
    (3)小玉將蠟燭放在45cm的刻度線處時,小玉在圖乙中
    點觀察到像的情況如圖丙所示的

    (4)在實驗(2)的基礎(chǔ)上小玉將一個焦距為15cm的凸透鏡替換了原來的透鏡,小玉需將光屏向
    (選填“靠近”或“遠離”)透鏡的方向移動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組卷:57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