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滬科版八年級全一冊《第10章 機械與人》2022年單元測試卷(5)

發(fā)布:2025/7/5 5:0:9

一、選擇題。

  • 1.如圖所示事例中,人對物體做功的是( ?。?/h2>

    組卷:37引用:2難度:0.7
  • 2.如圖所示,利用動滑輪(不計繩重和摩擦)將重力G為12N的物體以0.3m/s的速度提升1.5m,拉力F為8N,小華對此工作過程及裝置作出了以下結論:
    ①物體勻速上升過程中,它的機械能增大;
    ②動滑輪的重力是2N;
    ③動滑輪的機械效率是75%;
    ④有用功的功率是4.8W;
    關于小華的以上( ?。?

    組卷:71引用:1難度:0.5
  • 3.小明用圖示裝置來“探究動能大小與速度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組卷:629引用:4難度:0.7
  • 4.下列關于機械效率的說法錯誤的是( ?。?/h2>

    組卷:102引用:4難度:0.7
  • 5.如圖甲所示,是小英“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實驗,開始實驗時她控制不好力度,拉力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木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丙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組卷:1767引用:10難度:0.4
  • 6.如圖所示,通過定滑輪沿三個不同方向拉同一重物G,所用的拉力分別為F1、F2、F3,則這三個力的大小關系是( ?。?/h2>

    組卷:74引用:4難度:0.9
  • 7.在中考體育測試的跳繩項目中,某同學取得了每分鐘跳150次的好成績。假設他每跳一次所用時間相等,每次跳離地面的平均高度為6cm.則他跳繩時的功率最接近于( ?。?/h2>

    組卷:178引用:25難度:0.7
  • 8.如圖所示,聰明愛玩的小亮將一個滑輪固定在豎直墻壁上,另一個固定在自己的滑板車上,用繩子將兩個滑輪組裝成滑輪組。小亮站在滑板車上拉動手中的繩子,他用10N的拉力在3s內(nèi),使自己和滑板車一起沿水平地面勻速向墻運動了1.2m。滑輪重、軸摩擦和繩重均忽略不計。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h2>

    組卷:361引用:1難度:0.7
  • 9.非洲干旱,常用中間有轉(zhuǎn)軸的塑料桶運水。如圖所示,小明分別用背背、滾拉、手抱、平拉的方式運滿桶水,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勻速行走相同的路程,他對滿桶水做功最多的是(  )

    組卷:484引用:5難度:0.8
  • 10.2022年9月5日12時52分,四川甘孜瀘定縣發(fā)生6.8級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地震發(fā)生后,中共中央要求把搶救生命作為首要任務,全力救援受災群眾,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一架飛機在災區(qū)上空沿水平方向勻速飛行,同時向地面空投救災物資。投下物資后,飛機的動能和重力勢能發(fā)生的變化是( ?。?/h2>

    組卷:114引用:4難度:0.8
  • 11.北京時間2023年2月3日凌晨,瑞典哥德堡田徑室內(nèi)賽展開多個項目角逐,在男子60米比賽中,中國“飛人”蘇炳添以6秒59奪冠,取得新賽季開門紅。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h2>

    組卷:90引用:4難度:0.8
  • 12.把一個石塊豎直向上拋出,運動到最高點并下落。A、B是石塊運動軌跡中的兩個點,石塊在這兩點的動能
    和重力勢能如表中所示,則石塊在B點處的運動方向可能的情況是( ?。?br />
    A點 B點
    動能/J 7 9
    重力勢能/J 6 5

    組卷:373引用:5難度:0.7
  • 13.圖甲中用力F1水平拉著重為G的物體在水平路面上勻速移動s的距離。圖乙中用動滑輪拉著它也在同一路面上勻速移動s的距離,水平拉力為F2.使用動滑輪的過程中( ?。?/h2>

    組卷:1508引用:19難度:0.7

二、填空題。

  • 14.如圖是人造衛(wèi)星軌道示意圖,衛(wèi)星在大氣層外運行,不受空氣阻力,從遠地點向近地點運動時,它的重力勢能
    ,動能
    ,機械能
    (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

    組卷:2引用:1難度:0.8
  • 15.古人的八百里加急快到什么程度?安祿山在范陽起兵暴亂,當時唐玄宗正在華清宮,兩地相隔三千里,6日以內(nèi)唐玄宗就知道了這一音訊。如圖的驛馬日夜兼程,但每隔20里要更換一匹驛馬,一晝夜能行駛540里(1里=0.5km),平均速度為
    km/h,合
    m/s。若采用飛鴿傳書會更快,鴿子的飛行速度在70千米每小時到110千米每小時??紤]到休息和覓食,若鴿子的遠距離飛行平均速度約為50千米每小時,則飛行三千里,則大約需要
    h。

    組卷:24引用:4難度:0.7
  • 16.額外功:
    定義:并非我們
     
    但又
     
    的功。
    公式:W=
     
    =
     
    (忽略輪軸摩擦的動滑輪、滑輪組)
    斜面:W=
     
    。

    組卷:64引用:1難度:0.5
  • 17.用如圖所示滑輪組拉起G=100N的重物,不計摩擦、繩重和滑輪重,拉力F為
    N。

    組卷:1252引用:6難度:0.5
  • 18.建筑工地上,施工人員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勻速吊起建筑材料。吊籃及建筑材料總重600N,不計滑輪、吊鉤、繩的自重及摩擦,繞在滑輪組上的鋼絲繩的拉力為
    N。

    組卷:66引用:2難度:0.5
  • 19.如圖所示,重40N的物體在拉力F的作用下以0.1m/s的速度勻速上升,拉力F做的功W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不計繩重與摩擦,5s內(nèi)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
    m,拉力F的大小為
    N,動滑輪重
    N。

    組卷:111引用:1難度:0.5

三、實驗題。

  • 20.在探究“物體動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小欣同學設計了如圖甲、乙、丙所示的三次實驗,讓鐵球從同一斜面上某處由靜止開始向下運動,然后與放在水平面上的紙盒相碰,鐵球與紙盒在水平面上共同移動一段距離后靜止。

    (1)要探究動能大小與物體質(zhì)量的關系,應保證鐵球達到水平面的
    相同,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所采取的具體操作方法是使小球
    。
    (2)三次實驗中,碰撞前動能最小的是圖
    (填“甲”、“乙”或“丙”)中的小球。
    (3)小欣同學聯(lián)想到“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時,也用到了斜面,讓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比較在不同表面滑行的距離(如表),小車在三個表面克服摩擦力做功
    (選填“相等”或“不相等”)。
    表面 毛巾 棉布 木板
    摩擦力 最大 較大 最小
    小車運動距離 最近 較遠 最遠

    組卷:184引用:4難度:0.7

四、計算題。

  • 21.圖中某智能機器人的質(zhì)量為80kg,其輪子與水平地面接觸的總面積為5×10-4m2。在水平地面上工作時,該機器人勻速直線移動的速度為1m/s,所受阻力是機器人重力的0.05倍。求:(取g=10N/kg)
    (1)機器人對水平地面的壓強;
    (2)機器人在水平地面上勻速直線移動時的牽引力;
    (3)機器人在水平地面上勻速直線移動10s,此過程中牽引力做的功。

    組卷:56引用:1難度:0.6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