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19-2020學年青海省西寧市高一(下)期末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5/7/16 6:0:21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6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唐人古體
          ①古體詩,亦名古詩、古風或往體詩,指的是產(chǎn)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現(xiàn)的近體詩(又名今體詩)相對的一種詩體。它的特點是格律限制不太嚴格,篇幅可長可短,押韻比較自由靈活,不必拘守對偶、聲律,有四言、五言、七言、雜言等多種形式。不過唐人的古體以五言、七言為主,雜言也多以七言為主體。
          ②五、七言古詩自漢魏以來已經(jīng)有了悠久的傳統(tǒng),至唐代又發(fā)生新變。唐代社會生活領(lǐng)域的擴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復雜化,要求詩歌作品在表現(xiàn)范圍上有較大的開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嚴整的近體詩走向定型化,更促使這種少受時空限制的古詩朝著發(fā)揮自己特長的道路邁進。一般說來,較之漢魏六朝詩歌大多局限于比較單純的抒情寫景,唐人的古詩則趨向筆力馳騁、氣象崢嶸、邊幅開闊、語言明暢,不僅抒寫波瀾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動,還直接敘述事件,刻畫人物,鋪排場景,生發(fā)議論,使詩歌表情達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發(fā)揮。唐代詩人中也有接近于漢魏古詩含蓄淳厚作風的,如王、孟、韋、柳,但較為少見,不構(gòu)成唐人古詩的主流。另外,在音節(jié)上,唐代古詩受今體詩的影響,或則吸取聲律的和諧與對仗的工整,或則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徑,詩歌韻調(diào)皆不同于晉、宋以前的純?nèi)巫匀弧?br />      ③所以明代格調(diào)論者以唐人古詩為漢魏以來古詩的“變體”,并不算錯。只是他們從伸正黜變、榮古虐今的傳統(tǒng)觀念出發(fā),貶抑唐人古詩的成就,甚至宣言“唐無五言古詩”(李攀龍《唐詩選序》),那就太過分了。清王士禛《古詩選》在五言古詩部分選了一百多位漢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陳子昂、張九齡、李白、韋應物、柳宗元五家,還說是“四唐古詩之變,可以略睹焉”(《古詩選?五言詩凡例》),顯示出同一偏見。倒是明末許學夷在《詩源辯體》中強調(diào)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體”,它以敷陳充暢為特色,不能拿漢魏古詩委婉含蓄的作風來硬加繩尺,可謂通達之見。
          ④至于同屬唐人古體,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別,這個問題比較微妙,須細心體察。我們看五、七言的區(qū)分,雖只在每句相差兩個字上,但造成的節(jié)奏感和韻調(diào)感卻很不一樣。五言字少,念起來有一種安詳舒緩的氣度,近乎平時說話的語調(diào);七言音促,上口時會給人以發(fā)揚蹈厲的感覺,類似于朗誦或歌唱表演的聲腔。試讀“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轉(zhuǎn)拙,許身一何愚,竊比稷與契”(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杜甫《石壕吏》)這樣的句子,無論敘事還是抒情,口氣何等自然平實,不帶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聲哭,春日潛行曲江曲,江頭宮殿鎖千門,細柳新蒲為誰綠”(杜甫《哀江頭》),以至于“中興諸將收山東,捷書夜報清晝同,河廣傳聞一葦過,胡危命在破竹中”(杜甫《洗兵馬》),則不管是悲慨還是喜頌,是仄腳還是平收,念起來都有一種異乎尋常說話的調(diào)門,抑揚抗墜,鏗鏘成韻。我國古代傳統(tǒng)上有誦詩與歌詩的區(qū)分,西洋歌劇音樂亦有宣敘調(diào)與詠嘆調(diào)的歧異,五言和七言在調(diào)式上的分別大抵類此。這就是為什么五七言古詩盡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言詩在東漢中葉以后即日漸脫離音樂,取得獨立的發(fā)展,七言詩卻長時期停留在樂府歌行體的范圍內(nèi),直到唐代還常以七言短章合樂歌唱的緣故。
    (節(jié)選自陳伯?!短圃妼W引論》,有刪改)(1)下列關(guān)于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與過去古體詩有四言、五言、七言、雜言不同,唐人古體在形式上只有五言、七言兩種形式。
    B.古體詩在唐代的生命力并不強,因為此時出現(xiàn)了篇幅短小、格律嚴整、生命力強勁的近體詩。
    C.雖然明清的部分學者貶抑唐人古體詩的成就,但是不能就此抹殺唐人古體詩敷陳充暢的特色。
    D.讀“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轉(zhuǎn)拙”一詩,會有發(fā)揚蹈厲的感覺及類似于朗誦或歌唱表演的聲腔。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guān)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先說古體詩特點,再說唐古體的新變與評價,最后說唐古體五言與七言的差別。
    B.文章第二段先后從表現(xiàn)范圍和音節(jié)聲律這兩個方面論述了古體詩在唐代發(fā)生的新變。
    C.文章第三段引用李攀龍的話,說明了明代格調(diào)論者認為唐人古詩是漢魏古詩的“變體”。
    D.文章第四段通過舉例和對比,論證了唐人古體五言和七言在節(jié)奏感與韻律感上的不同。
    (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古體詩在唐代發(fā)生新變主要是因為唐代社會生活領(lǐng)域的擴展及人的思想情感變得復雜。
    B.唐代古體詩對今體詩的格律或吸取或排斥,形成了有別于純?nèi)巫匀坏莫毺氐脑姼桧嵳{(diào)。
    C.五言古體安詳舒緩,七言古體發(fā)揚蹈厲,因此,五言古體更宜敘事,而七言古體更宜抒情。
    D.五言和七言古體在與音樂的結(jié)合上走向不同道路,源于字數(shù)不同導致的節(jié)奏、韻調(diào)不同。

    組卷:8引用:5難度:0.5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12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過年
    紅柯
          孩子們的小腦袋埋在媽媽懷里,他們顫抖著不敢抬頭看,他們害怕自己失望。爸爸就用肉擦孩子們的小臉蛋,跟擦火柴一樣孩子們的心里噗一聲冒起火焰。
    “肉,肉肉!”
          孩子們跳啊叫啊沖上去,爸爸把亮晃晃的肉送給他們?!叭?,肉肉!”每個孩子都抱著肉這么叫。面已經(jīng)和好了,那是他們僅有的一點麥粉,玉米面跟肉不般配。
          孩子們過足了癮,把肉交給媽媽,鄭重地告訴媽媽:“你要給我們做好啊?!昂⒆觽兏吲d壞了。幫媽媽打水燒火洗菜。孩子連院子都掃了,掃得干干凈凈一直掃到大門外。把門口的大路都掃了,灑上清水。
          村里人感到驚奇,孩子們就告訴他們:“今天我們過年?!薄班类?,今天過年?”誰也不相信孩子的話。誰能信孩子的胡言亂語呢?大人稍動一下腦子就能哄小孩,讓小孩干這干那。
          一道青煙直上藍天,就像打入太空的火箭?!八€在飛??!”孩子們的眼睛都看疼了,揉一揉松開手眼睛又亮起來,瞳光追蹤著炊煙,天空越來越深,瞳光一直追上去,天空不斷地伸展著,伸展著。
    “它還在飛??!”
          那個最小的孩子順著木梯爬到房頂上。煙囪豎在那里。孩子們都上去了。他們圍著煙囪。炊煙的芳香跟空氣一樣散向四面八方,整個村子籠罩在芳香里,準噶爾、天山、天山的那邊都能聞到他們家的肉香?!澳茱h那么遠嗎?”
    “怎么不能?天山還沒有咱們的煙囪高,天山在云底下呢?!?br />      炊煙卻在自云之上。
          那個最小的孩子看得最遠,他看見大漠深處有個叔叔?!昂伲∥覀冇锌腿死?!”孩子們都朝那邊看,那個遠方的叔叔一點一點跟種子發(fā)芽一樣終于頂破地平線出現(xiàn)在孩子們明亮的眼睛里?!拔覀兗业目腿?,我們家有客人啦?!?br />      在孩子們的印象中,過年一定要有客人,沒有客人的年是很難過的。
          心急的孩子已經(jīng)奔出門外,向大漠深處飛跑去迎接貴客。另外一些孩子去告訴大人這個天大的喜訊。媽媽問她的孩子:“歡迎不歡迎客人呀?”孩子又是叫又是跳鬧了好半天。媽媽問她的孩子:“知道怎么招待客人嗎?”“讓客人先吃,讓客人吃飽?!?br />      媽媽長出一口氣,又做一盒飯,玉米糊糊煮土豆。皮芽子剁碎炒一炒,澆到玉米糊糊上。熱氣騰騰。玉米糊糊里的土豆粉粉的,像一團自霧彌漫在孩子們的肚子里,孩子們成了氣球,要飄起來了。
          孩子們從來沒有這么饞人地吃過土豆皮芽子。
    “過年就是好啊?!?br />      大人和孩子安心地等待遠方的客人。他們從來沒有離開過村子,沒有走出過大漠,出現(xiàn)在地平線上的人影就是他們心中的太陽。
          爸爸抱住他的孩子,孩子圓滾滾的挺沉就像一只小牛犢。他感到吃驚,孩子究竟吃了什么好東西長這么結(jié)實。這里缺糧食啊,連大人都打不起精神。牲畜松垮垮只剩個骨頭架子。孩子竟然長起來了。
          爸爸想起葦湖里的灰鴿子,青灰色的野鴿子呀,從棕色的葦穗上飛起來,離開明亮的湖水來到灰撲撲的土房子。青灰色的野鴿子來到土房子。孩子們就長起來了。孩子就是這么長起來的。
          大孩子領(lǐng)著客人進來了。
          遠方來的客人顯得特別高大,把門框都堵住了。女人和孩子從燭光的四周揚起腦袋看他,男主人給他遞煙他沒反應。主人把煙插在他嘴上給他點著,他很驚訝地抽一口,長長出一口氣,噴出來的是天池煙的香味和煙霧。那些年天池煙是最好的煙了,金黃的煙絲就像黃金草原。
          女主人不停地遞碗,他不知道他吃了多少。他看見孩子們個個像天使,天使一樣的孩子手托下巴熱切地看著這個叔叔,叔叔說:“你們咋不吃?”“我們吃飽啦?!?br />      客人說他是地質(zhì)學校畢業(yè)找石油的?!笆驮谀睦??”孩子太好奇了。
          叔叔告訴他們:“石油在地底下,跟井里的水一樣。”
    “油什么時候出來呀?這么多油怎么吃???”孩子們想象著那條滾滾的石油河。
          叔叔說:“那是給汽車飛機吃的,人只能用不能吃?!薄澳鞘枪业臇|西,肯定不能隨便吃。”
          孩子們就這么看破了叔叔的心思,叔叔只能搖頭。孩子們就問叔叔找到金子怎么辦?叔叔說他是專門找石油的,找石油的人碰到金子也發(fā)現(xiàn)不了。孩子們就更不相信,傳說中的金子就在地底下,還不停地走呢,跟水一樣是流動的,能找到石油的人一定能找到金子。
          叔叔已經(jīng)不能跟孩子們辯論什么了,孩子們說什么他都點頭。孩子們就問他金子是什么味道。他在實驗室里見過金子,他就告訴孩子們金子是甜的。這完全符合孩子們的想象,充滿誘惑力的金子,不是甜的還能是什么味道呢?至于叔叔說的那個實驗室,孩子們毫不客氣地予以糾正:“那是食堂不是實驗室,那么好的東西放在實驗室就放壞了?!焙⒆觽儼褜嶒炇耶敵蓚}庫了,連里的大倉庫里有老鼠,常常毀壞麥種。
          叔叔在大漠里走了三天三夜實在支撐不住了,叔叔的頭點著點著打起盹,叔叔很懊悔地掐自己的太陽穴。主人趕快制止孩子們的胡鬧?!靶欣残欣?,叔叔累啦。”
    “早晨五點鐘叫我?!?br />      客人把表交給主人,他自己根本醒不來,他要在明天趕上大家。
          后來,媽媽的大孩子長成了大小伙子去外地上大學,媽媽可以在兒子肩頭好好地哭一場,媽媽哭得多難受啊。
    (《時代文學》2002年第1期)(1)下列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用麥粉而不是玉米面做湯飯,說是玉米面跟肉不般配,其實表現(xiàn)出的是主人公一家此時的鄭重其事。
    B.從孩子們對媽媽鄭重的叮囑和幫忙料理家務的乖巧表現(xiàn),可以看出雖是過年,但吃肉還是非常難得。
    C.地質(zhì)隊員因為過于疲累,所以男主人遞煙時都沒有任何反應,以至于需要主人幫他把煙插上并點著。
    D.小說寫地質(zhì)隊員與孩子們關(guān)于“石油”“金子”和“實驗室”的對話,表現(xiàn)雙方對世界認知的反差。
    (2)下列對文本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和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運用比喻手法,寫孩子們的心里像擦火柴冒起火焰,表現(xiàn)出孩子們焦灼等待中見到肉的興奮。
    B.小說通過寫孩子們見到遠方來客的歡喜,以及大人對來客的招待,側(cè)面表現(xiàn)出一家人的好客熱情。
    C.孩子們狼吞虎咽地吃起土豆和皮芽子,這與上文孩子們“讓客人先吃,讓客人吃飽”的說法相照應。
    D.小說寫媽媽的“哭”,既表現(xiàn)了無法給孩子們提供更好生活條件的愧疚,也表現(xiàn)了對孩子成長的欣慰。
    (3)本文與《哦,香雪》都善于運用意象來表情達意,請結(jié)合本文中的“炊煙”和《哦,香雪》中的“鐵軌”加以分析。
          然而,兩根纖細、閃亮的鐵軌延伸過來了。它勇敢地盤旋在山腰,又悄悄地試探著前進,彎彎曲曲,曲曲彎彎,終于繞到臺兒溝腳下,然后鉆進幽暗的隧道,沖向又一道山梁,朝著神秘的遠方奔去。
    (《哦,香雪》)(4)“評點”是一種簡單實用的讀書方法,讀者可以對文章寫作方法和思想內(nèi)容等加以品評圈點,指出其突出之處。請對文中畫線的句子進行評點。

    組卷:7引用:1難度:0.5

(三)文學類文木閱讀(本題共1小題,15分)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家風,亦稱門風、家聲、父風等,是家庭或家族的風氣、風格與風范,是在累世繁衍生息的過程中形成的較為穩(wěn)定的生活作風、立身處世之道、道德面貌和價值觀念的綜合體。
          “家風”一詞最初使用是在西晉時期。庾信《哀江南賦序》中說,時人潘岳作《家風詩》,被譽為“始述家風”。家風作為一種文化現(xiàn)象,是由家訓家教、家禮家德等家文化元素教化、熏陶、積淀而成的,是家文化的表征。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翻開中華民族文化史,家風文化積淀深厚、源遠流長。中華民族優(yōu)秀家風蘊含著我們民族數(shù)千年的傳統(tǒng)美德,傳承著中華兒女修齊治平、軌物范世的精神薪火。優(yōu)秀傳統(tǒng)家風文化傳承于各個時代,弘揚于社會各個層面,既有禮賢下士、為政以德的君王帝后家風,教家立范、勤政公廉的名門顯宦家風,士魂商才、仁心義路的商界翹楚家風;也有淳風厚俗、仁德范世的義門世家家風,以身示范、睦族善鄰的庶族百姓家風;還有救亡圖存、濟世經(jīng)邦的志士英烈家風,投身革命、家國天下的老一輩革命家家風。這些優(yōu)秀家風文化在中國人心中根深蒂固,融入民族的血液里,為我們提供了安身立命、軌物范世的可貴鏡鑒。
          家風文化是家文化的核心內(nèi)涵和突出表征,重視門聲家風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不少傳統(tǒng)家訓作者都強調(diào)繼承家族的優(yōu)良家風。司馬光家訓中要求為家長者“謹守禮法”“以義方訓其子,以禮法齊其家”。歷史上的司馬家族是世代貴胄,卻一直恪守“世以清白相承”的樸素家風,勤儉持家。司馬光在家訓《訓儉示康》中告誡兒子,一定要吸取同時代人因不良家風致家族破落的教訓,而且要用這篇家訓去訓誡子孫,永遠傳承節(jié)儉為榮、奢侈為恥的“清白”家風。陸游《放翁家訓》中要子孫繼承祖先宦學相承、清白儉約、注重節(jié)操的家風。清朝曾國藩在家書中勸誨其弟,要遵守祖先教誨“以紹家風”,反復告誡子孫“汝曹切勿墜家風”。
    (摘編自陳延斌《培塑新時代家風的豐厚文化滋養(yǎng)》)材料二: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提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強調(diào)“領(lǐng)導干部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廉潔修身、廉潔齊家”。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庭和睦,社會才能安定;家教良好,民族才有希望。弘揚優(yōu)良家風,要聚焦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個根本任務,落腳到公民道德建設上,推進形成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奔沂侵袊说木窦~帶,是中國人亙古不變的主題。我國的家文化源遠流長,雖然具體到每個家庭,其表現(xiàn)形式有所不同,但追本溯源,都是以儒家的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禮義廉恥、孝悌忠信等作為思想核心,以修身做人為立身之本,將誠實守信、勤儉持家、勤奮好學作為基本美德的,經(jīng)過代代傳承,形成各個家庭的家規(guī)、家訓、家風。這些經(jīng)由歷史積淀形成的傳統(tǒng)家庭美德,已經(jīng)深深地銘刻在中國人的心中,融入中國人的血脈,是支撐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設的寶貴精神財富。
          領(lǐng)導干部的家風,對黨風政風社風影響重大。一個社會的良好風氣,是以千千萬萬領(lǐng)導干部家庭的良好家風為引領(lǐng)的;一個執(zhí)政黨的良好黨風政風,也與廣大領(lǐng)導干部的良好家風密切相關(guān)。
          弘揚良好家風,領(lǐng)導干部要從紅色家風中汲取營養(yǎng)。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三千年家訓家風傳承和百年紅色革命精神,為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弘揚優(yōu)良家風,要以《習近平關(guān)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論述摘編》為遵循,把傳統(tǒng)家風、家教、家訓、家規(guī)、家書的文化傳承,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相結(jié)合,弘揚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匯聚億萬家庭的力量,奮斗新時代、奮進新征程。
    (摘編自王杰《弘揚優(yōu)良家風,推進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家風這一文化現(xiàn)象早在西晉時期即已形成,在傳世過程中表現(xiàn)為一種較為穩(wěn)定的家庭或家族的風氣、風格與風范。
    B.中華民族的家風文化積淀深厚、源遠流長,體現(xiàn)在社會各個層面,能對當下的國人提供一定的借鑒。
    C.中華民族自古重視門聲家風,較多的傳統(tǒng)家訓都強調(diào)要繼承家族的優(yōu)良家風,家風文化是家文化的突出表征。
    D.習近平總書記對領(lǐng)導干部的家風建設很重視,因為領(lǐng)導干部的優(yōu)良家風能夠引領(lǐng)社會風氣,也與黨風政風密切相關(guān)。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與材料二都談到了家風建設的重要性,不過二者論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訓儉示康》強調(diào)要繼承家族的優(yōu)良家風,這一點與《放翁家訓》看法一致。
    C.十八大報告明確了我黨必須重視家風建設,并著重強調(diào)領(lǐng)導干部的家風建設。
    D.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要從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紅色革命精神中汲取營養(yǎng)。
    (3)下列選項,和材料中“家風”無關(guān)的一項是
     

    A.《禮記》:“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br />B.司馬光《居家雜儀》:“凡為家長,必謹守禮法,以御群子弟及家眾?!?br />C.袁采《世范》:“世之善為人子者,常善為人父,不能孝其親者,常欲虐其子。”
    D.趙鼎《家訓筆錄》:“同族義居,唯是主家者持心公平,無一毫欺隱,乃可率下?!?br />(4)請簡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脈絡。
    (5)《顏氏家訓》是南北朝時期顏之推創(chuàng)作的家訓,被譽為“古今家訓,以此為祖”。顏之推長子顏思魯學問淵博,次子顏愍楚清貧自守,三子顏游秦被百姓贊為“愛人如赤子”。顏思魯長子顏師古,博覽群書,尤精文字訓詁、聲韻、??敝畬W;顏師古之弟顏相時,被譽為諍臣。顏之推五世孫顏杲卿,忠義剛直,聯(lián)合堂弟顏真卿起兵抗擊安祿山叛亂,兵敗被俘,寧死不屈,被“節(jié)解”慘死;顏真卿節(jié)操忠烈,事親孝順恭敬,為官剛直清廉。請結(jié)合材料,對這一現(xiàn)象加以分析。

    組卷:0引用:2難度:0.5

二、古代詩文閱讀(34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19分)

  • 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賈誼論
    蘇軾
          非才之難,所以自用者實難。惜乎!賈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夫君子之所取者遠,則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古之賢人,皆負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萬一者,未必皆時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愚觀賈生之論,如其所言,雖三代何以遠過?得君如漢文,猶且以不用死。然則是天下無堯舜,終不可有所為耶?仲尼圣人,歷試于天下,茍非大無道之國,皆欲勉強扶持,庶幾一日得行其道。將之荊,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孟子去齊,三宿而后出晝,猶曰:“王其庶幾召我?!本?bdo class="mathjye-underpoint">之不忍棄其君,如此其厚也。
          公孫丑問曰:“夫子何為不豫?”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誰哉?而吾何為不豫?”君子之愛其身,如此其至也。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與有為,而可以無憾矣。若賈生者,非漢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漢文也。
          夫絳親握天子而授之文帝,灌嬰連兵數(shù)十萬,決劉、呂之雌雄,又皆高帝之舊將,此其君臣相得之分,豈特父子骨肉手足哉?賈生,洛陽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間,盡棄其舊而謀其新,亦已難矣。為賈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絳灌之屬優(yōu)游浸漬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舉天下而唯吾之所欲為不過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談之間,而遽為人痛哭哉!觀其過湘為賦以吊屈原,縈纖郁悶,趯然有遠舉之志。其后以自傷哭泣,至于天絕,是亦不善處窮者也。夫謀之一不見用,則安知終不復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變,而自殘至此。嗚呼!賈生志大量小,才有余而識不足也。
          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遺俗之累。是故非聰明睿智不惑之主,則不能全其用。古今稱苻堅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盡斥去其舊臣,而與之謀。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愚深悲生之志,故備論之。亦使人君得如賈生之臣,則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見用,則憂傷病沮,不能復振。而為賈生者,亦謹其所發(fā)哉!
    (選自《古文觀止》,有刪改)【注】①晝:地名。②趯然:超然遠去的樣子。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為賈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絳灌之屬/優(yōu)游浸漬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舉天下而唯吾之所欲為/不過十年/可以得志/
    B.為賈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絳灌之屬優(yōu)游/浸漬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舉天下而唯吾之所欲為/不過十年/可以得志/
    C.為賈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絳灌之屬優(yōu)游/浸漬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舉天下而唯吾之/所欲為不過十年/可以得志/
    D.為賈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絳灌之屬/優(yōu)游浸漬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舉天下而唯吾之/所欲為不過十年/可以得志/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未必皆時君之罪 無忘乃父之志
    B.君子不忍棄其君 人又誰能以身察察
    C.決劉、呂之雌雄 然后六合為家
    D.賈生志大量小 其稱文小其指極大
    (3)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
     

    A.三代,是對中國歷史上的夏、商、周三個朝代的合稱。該詞一直到戰(zhàn)國時期,都是指夏、商、西周。秦朝之后,“三代”的含義才開始包括了東周,并一直沿用下去。
    B.堯舜,是古史傳說中的兩位圣明君主,遠古部落聯(lián)盟的首領(lǐng),《大戴禮記》中將其與黃帝、顓頊、帝嚳合稱為“五帝”。
    C.侯,本義是指古代射禮所用的射布,古代群居,能為眾射獸除害者則以為長,故引申為古代五等爵位王、侯、伯、子、男的第二等,又泛指達官貴人。
    D.璽,始于秦朝,是皇帝專用的印章,稱玉璽、傳國璽、傳國玉璽。璽是皇權(quán)的象征,根據(jù)不同形態(tài)也分為:戒璽、權(quán)璽、國璽、令璽等。
    (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則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見用,則憂傷病沮,不能復振。
    ②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5)李商隱在《賈生》一詩中提到“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認為賈誼得不到重用是因為沒有遇見明君,蘇軾的觀念是否與李商隱一致,請簡要說明。

    組卷:10引用:2難度:0.6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

  • 5.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各題。
    浣溪沙
    蘇軾
    麻葉層層葉光,誰家煮繭一村香?隔籬嬌語絡絲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搗軟饑腸,問言豆葉幾時黃?
    【注】①蘇軾任徐州太守時,當?shù)卦l(fā)生嚴重春旱,他前往石潭求雨,得雨后,又往石潭深謝雨,沿途寫了一組《浣溪沙》這是第三首。②絡絲指巢絲的女子。③垂白:老人。④捋青搗軟饑腸:把沒有成熟的青麥炒干后搗成粉末充饑。
    (1)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上闋描寫農(nóng)作物的生長狀況和人的活動,既充滿田園情趣,又富有生活氣息。
    B.上闋綜合運用視覺、嗅覺和聽覺描寫,把雨后農(nóng)村的景象寫得有聲有色有味。
    C.下闋描寫了謝雨途中遇到的一位農(nóng)村老人,這位老人因久旱逢雨而喜悅醉酒。
    D.這首詞對農(nóng)村風物人情的細致描寫,隱藏著作者對百姓生活的深切關(guān)懷。
    (2)對比上闋和下闋,作者的心情有怎樣的不同?為什么?請簡要分析。

    組卷:27引用:12難度:0.6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 6.課內(nèi)情境默寫。
    (1)荀子的《勸學》中,作者通過“
     
    ,
     
    ”的對比,親身驗證了“站得高,見得遠”的道理。
    (2)《勸學》中“
     
    ,
     
    ”這兩句從反面說明要想到達千里之外的地方,就必須一步一步地積累。
    (3)《勸學》中用好馬與劣馬對比,強調(diào)學習必須持之以恒,其中表示劣馬堅持不懈的句子是“
     
    ,
     
    ”。
    (4)中國是一個有著尊師傳統(tǒng)的國家,韓愈在《師說》中闡明老師的作用的句子是“
     
    ,
     
    ”。
    (5)《師說》中強調(diào)了從師是為了學道,和他人的年齡大小無關(guān)的兩句是“
     
     
    ”。
    (6)韓愈在《師說》中表達寫作目的的兩句是“
     
     
    ”,可見他對年輕好學者的扶掖之心。

    組卷:93引用:2難度:0.8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 7.把下面一段話的主要意思壓縮成一段話,不超過60個字。
          由五洲傳播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聯(lián)合緊急編輯制作的圖書《大國戰(zhàn)“疫”》近日出版。該書從200余萬字主流媒體公開報道中精選相關(guān)素材、有機整合匯編,全景式介紹中國人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集中統(tǒng)一領(lǐng)導下,緊急動員、齊心協(xié)力,打響疫情防控人民戰(zhàn)爭的階段性進展和積極向好態(tài)勢。全書10萬余字,既突出重點節(jié)點、人物、事件,又突出整體性、紀實性、故事性,圖文結(jié)合、言之有物,具有很強的可讀性。

    組卷:51引用:33難度:0.9
  • 8.新聞點評就是用簡約的文字對新聞進行評論,請點評下面一則新聞。
          要求:見解獨到,是非分明,不少于30字。
          2月14日,在長沙世界之窗,拍到了驚人一幕:一名年輕女游客在同伴的幫助下爬上毛主席雕像,并騎在雕像的肩膀上拍照。19日網(wǎng)友“沉默的麻雀”在某論壇上發(fā)出題為“一個可恥的中國人”的帖子,該帖點擊率已飆升至15000余人次,同時,全國各地的網(wǎng)站紛紛轉(zhuǎn)載該帖。該女子的行為引來網(wǎng)友的一片討伐之聲。有人甚至提出要“人肉搜索”出這個“腦殘”。從論壇發(fā)布的兩張圖片看,這名騎上雕像的女孩年齡在20歲左右,與她同行的一名男孩幫助她爬上雕像,另外兩名女孩則拿出手機為她拍照。

    組卷:3引用:5難度:0.7
  • 9.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
          在新發(fā)傳染病的特異性抗病毒西藥研發(fā)出來之前,中醫(yī)藥為何能有臨床證實有效的“藥”和“方”?原因在于,中醫(yī)運用的是整體性、調(diào)和性思維,通過清熱、化濕、解毒的方法,改變?nèi)梭w內(nèi)的環(huán)境①
     
    。然而長期以來,由于文化差異等原因,②
     
    ,在一些國家尚不能以藥品的身份面世。近年來,我國與其他國家攜手打造“健康絲綢之路”,極大地推進了其他國家對中醫(yī)藥的了解。在世界范圍內(nèi),③
     
    ,第七十二屆世界衛(wèi)生大會審議通過《國際疾病分類第十一次修訂本(ICD-11)》,首次將起源于中醫(yī)藥的傳統(tǒng)醫(yī)學納入其中。讓中醫(yī)藥瑰寶惠及世界,是我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組卷:2引用:6難度:0.7

四、寫作(60分)

  • 10.閱讀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假如你是某中學鹿鳴文學社的一名成員,請從以下兩個任務中任選一個,寫一篇文章:
          ①鹿鳴文學社的刊物《書香青春》已經(jīng)在本校范圍內(nèi)發(fā)行十年了,在2021年首期《書香青春》出版之際,請代表文學社全體成員為這一期雜志寫一篇卷首語,題目自擬。
          ②在鹿鳴文學社社長換屆選舉中,你被推選為新一屆社長,即將在本學期期末的文學社年會中發(fā)表演講,請寫一篇《就任鹿鳴文學社社長的講話》。
          要求:根據(jù)所選任務內(nèi)容完成寫作;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0引用:1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