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河北省秦皇島市盧龍縣高二(下)期中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5/7/16 19:0:20

一、默寫(共1小題,滿分6分,每小題6分)

  • 1.名篇名句填空。
    (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孔子在點評幾位弟子的志向時,感慨地說“
     
    ,
     
    ”,可見他對公西華才能的高度肯定。
    (2)《論話?先進》中的曾晳在談自己的志向時,描繪了一幅美好的圖景:暮春時節(jié),穿著春服,五六個成人,六七個童子,“
     
     
    ”,唱著歌回去。

    組卷:8引用:3難度:0.5

二、選擇題(共5小題,滿分15分,每小題3分)

  • 2.下列有關文學文化常識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h2>

    組卷:74引用:4難度:0.9
  • 3.下列各組詞語中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h2>

    組卷:33引用:1難度:0.6
  • 4.下列各句中不含古今異義詞的一項是( ?。?/h2>

    組卷:7引用:2難度:0.9
  • 5.下列各句中,沒有錯別字的一句是( ?。?/h2>

    組卷:106引用:14難度:0.9
  • 6.下列詞語中加線字讀音和字形有誤的一項是( ?。?/h2>

    組卷:6引用:7難度:0.8

三、現(xiàn)代文閱讀(共2小題,滿分34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材料一:
          理論上,講好一個故事需要考慮三種主體:講述主體(誰在講述),故事主體(誰被講述),接受主體(誰在觀看)。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參與主體邊界模糊、角色重疊,各民族、各群體、各階層都在“講述”“被講述”,也都在“觀看”“被觀看”,多主體多元化傳播已成現(xiàn)實。“講好中國故事”需要把握這一時代特征,并從以上三種主體入手,創(chuàng)新思維,調(diào)整策略,從分散失衡走向多元協(xié)同。
          從故事主體來看,“講好中國故事”首先要講好中國普通人的故事。在權力、資本與眼球經(jīng)濟的驅(qū)動下,傳播場域兩極分化的現(xiàn)象仍很嚴重,國際傳播秩序處于失衡狀態(tài)。國內(nèi)的普通人和弱勢群體作為講述主體的話語權和作為故事主體的存在感都過于弱化,尤其在被西方媒體遮蔽、忽略之后。更多地讓他們發(fā)聲、為他們發(fā)聲,對高舉人民性旗幟、秉持“命運共同體”價值觀的社會主義大國而言,是國際傳播秩序再平衡的使命擔當,這也是塑造國家形象、提升軟實力巧實力的戰(zhàn)略選擇。
          從接受主體來看,“講好中國故事”還要進一步明確中國故事的受眾群體。我們要相應地調(diào)整方向,不囿于“影響有影響力的人”,而采取“邊緣突破”戰(zhàn)略。以歐美為中心的西方精英群體和意見領袖,他們屬于西方意識形態(tài)最頑固、對中國成見最深的受眾群體,我們應該把戰(zhàn)略重點從他們向發(fā)展中國家以及西方國家中的草根群體、非政府組織轉(zhuǎn)移。就前者而言,我們雖然經(jīng)常強調(diào)提高議題設置能力,增強話語權,而實際上常常“被議題設置”,圍著西方媒體的議題打轉(zhuǎn)。從客觀原因來看,我們和西方存在軟硬實力差距;從主觀原因來看,我們不夠自信,太在乎西方,且存在缺乏省思的戰(zhàn)略失誤。就后者而言,他們在發(fā)展階段、發(fā)展訴求、價值觀和利益點上與中國很接近,這使他們對中國故事有更多共鳴,他們的“中國觀”也更具可塑性,相關調(diào)查報告印證了這一點。
          從講述主體來看,“講好中國故事”必須做到多方協(xié)作,一起來講。講述主體是最能動、最重要的要素。在講述主體層面,有兩個并行的趨勢:一個是多主體多元化,一個是戰(zhàn)略傳播和整合傳播。從多主體多元化角度看,政府不是國際傳播中的唯一主體,非官方的傳播主體以其更具親和力的民間立場,可以發(fā)揮重要作用。但若要擴大與主導話語權,國家層面的頂層設計不可替代。所以,從戰(zhàn)略傳播和整合傳播角度看,國家需要高度整合內(nèi)政外交、對外廣播以及網(wǎng)絡媒體等資源,聯(lián)動合作。“講好中國故事”,除了發(fā)揮非官方傳播主體的作用,還要做好國家層面的頂層設計,以便發(fā)揮國家統(tǒng)籌協(xié)調(diào)的優(yōu)勢,在這方面,我們還有一段路要走。
    (摘編自李成《抓住三個主體,講好中國故事》)材料二:
          講好中國故事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讓世界更好地認識和了解中國,更重要的是把中國的價值觀和道德理念傳播給世界,爭取文化上的領導權。但近年來,我國對外宣傳力度很大,實際效果卻不甚理想,基本停留在講述中國故事的層面。要實現(xiàn)中國故事從“講述”到“講好”的轉(zhuǎn)變,就必須認清講好中國故事所面臨的現(xiàn)實困境。一方面,當今國際輿論格局呈現(xiàn)“西強東弱”“北強南弱”的特征,西方發(fā)達國家主導世界新聞輿論,控制世界傳媒市場,外國民眾對中國的看法主要是從西方主流媒體獲得。另一方面,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昔日以中國文化為核心的東亞文化圈的輝煌已成遙遠的過去,當前中國文化傳播缺乏高超的傳播技巧和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步伐。此外,由于我國的國際傳播能力相對有限,外國民眾獲得有關中國的信息不多,加上西方媒體給外國受眾造成的先入印象,使得他們即使看到我們的報道也很難相信。
    (摘編自李子祥《新形勢下講好中國故事的路徑探索》)材料三:
          李子柒能夠成為講好中國故事的成功案例,必有其不尋常之處。作為真實的人,李子柒所選擇的生活洋溢著中國風的美,滿足了人們對傳統(tǒng)中國、詩意生活的想象,有效緩解了工業(yè)化社會、高風險社會中人們的焦慮,特別能夠繞開海外用戶的心防。作為網(wǎng)紅,李子柒有著明顯服務于市場營銷所需要的清晰“人設”,她活躍在國內(nèi)外社交媒體平臺,并取得成功,這顯然是有策略、有布局的。作為文化符號,李子柒已經(jīng)在人們的接受過程中,被確認為可以代言中國文化的最新的、可能也是最具辨識度的符號。外國網(wǎng)友稱李子柒為“中國的迪士尼公主”,央視稱贊李子柒“沒有一個字夸中國好,但她講好了中國文化,講好了中國故事”。成為話題后,李子柒一如既往,并沒有急切地想要乘勢做大,一飛沖天。這種“穩(wěn)扎穩(wěn)打”,其實就是內(nèi)涵式發(fā)展,具有國際傳播方法論意義。
          當然,沒有中國發(fā)展成就的備受矚目,沒有中華文化吸引力在全球范圍的重獲認可,也很難想象李子柒的成功。她是“中國制造”在軟實力領域中極具代表性的那一個。她的走紅海外洋溢著新時代的氣息,預示著中國文化國際傳播走向新階段。
    (摘編自李習文《李子柒走紅海外的國際傳播邏輯》)(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發(fā)展中國家與以歐美為中心的精英群體和意見領袖相比,對中國故事有更多共鳴,我們面向他們的宣傳效果會更好。
    B.沒有中國發(fā)展成就的備受矚目,沒有中華文化吸引力在全球范圍的重獲認可,就沒有李子柒的成功。
    C.講好中國故事不僅是為了讓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更是要把中國的價值觀和道德理念傳播給世界,爭取文化上的領導權。
    D.我國更多地讓弱勢群體發(fā)聲,為弱勢群體發(fā)聲,體現(xiàn)我國對國際傳播秩序再平衡的擔當,有利于提升國家形象。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國際輿論格局的不均衡,西方的精英群體和意見領袖對中國成見都很深,這些是我們講好中國故事的客觀困難。
    B.近年來,雖然我國對外宣傳力度很大,但卻完全沒有效果,基本停留在講述中國故事的層面。
    C.采取內(nèi)涵式發(fā)展策略,提升“中國制造”軟實力,避免空泛生硬的宣傳,這有助于中國故事在國際社會傳播。
    D.政府應當以非官方的身份出現(xiàn),順應講述主體的多主體多元化趨勢,以便在國際傳播中更好地發(fā)揮重要作用。
    (3)請根據(jù)“講好一個故事需要考慮的三種主體”,分析材料三中李子柒能夠成為講好中國故事成功案例的原因。

    組卷:1引用:1難度:0.5
  • 8.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奧立弗仍然不屈服      諾亞以最快的速度飛奔,一口氣跑到貧民習藝所大門前。
    “班布爾先生!奧立弗他——”諾亞進門便嚷,聲調(diào)又高又激動,嚇得班布爾先生居然忘了先戴上三角帽就匆匆跑到院里。
    “他怎么啦?”班布爾先生急切地問,“是不是跑啦?”
    “不,他沒有跑,不過他兇惡極了!”諾亞答道,“他想殺死我,然后殺死夏洛特。喔!疼死我了!”說著,諾亞的身體像鰻魚似的扭動、彎曲。一位穿白背心的紳士從院子里經(jīng)過,生氣地問:“這條小野狗為什么嚎叫?”
    “這可憐的孩子險些被謀殺,先生?!卑嗖紶栂壬f,“兇手就是小退斯特?!?br />“??!”穿白背心的紳士止步驚呼,“我早知道有這一天!”
    “他還企圖謀殺一個女傭人?!卑嗖紶栂壬f時面如土色。
    “先生,”諾亞說,“能不能請班布爾先生抽空把他揍一頓?”
    “你是個好孩子,這一個便士賞給你。班布爾,快到索厄伯里家去一趟,帶著你的藤杖,對他不能手軟?!?br />      索厄伯里還沒有回來,奧立弗繼續(xù)勁頭十足地踢著煤窯的門。班布爾先生認為還是先談判、后開門為宜。他在門外踢了一腳作為開場白,然后把嘴對準鑰匙孔,用深沉而頗有分量的音調(diào)說:“奧立弗!”
    “開門,快放我出去!”奧立弗從里邊應道。
    “你難道不怕?聽到我說話,你不發(fā)抖?”班布爾先生問。
    “不怕!”奧立弗大膽回答。
          班布爾先生從鑰匙孔前遽然倒退兩步,挺直身子。
    “班布爾先生,我看他一定是瘋了?!彼鞫虿锾f。
    “這不是發(fā)瘋,太太,”班布爾先生沉思片刻后說,“這是肉在作怪?!?br />“什么?”索厄伯里太太叫了起來。
    “肉,太太,是肉在作怪?!卑嗖紶枃烂C地重申,“你們給他吃得太飽了。如果你們只給那孩子喝稀粥,就決不會發(fā)生這樣的事。”
    “上帝??!”索厄伯里太太驚呼,“好心竟得到這樣的惡報!”實際上,索厄伯里太太對奧立弗的好心就在于大方地向他提供別人誰也不要吃的殘羹剩飯。
          班布爾先生等那位太太的視線重又垂向地面后說:“我認為現(xiàn)在唯一的辦法是讓他在煤窯里待上一兩天,餓他幾頓,以后一直給他喝稀粥。他的出身不好,他那個母親在到這里來的路上熬過了種種艱難和痛苦,換上任何一個正派女人,早就活不成了?!?br />      奧立弗根據(jù)所聽到的話足以斷定他的母親接下來又將成為嘲罵的對象,于是重新使勁踢門,以致其他的聲音一概無法聽清。正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索厄伯里回來了。他聽了家里人歷數(shù)奧立弗的罪狀,立刻用鑰匙打開煤窯門,揪住那個造反的學徒的衣領,把他拖了出來。
          奧立弗在先前的毆打中衣服被撕碎,臉上青一塊、紫一塊,被抓破了好幾處,頭發(fā)披散在額上,滿面通紅的怒容卻未消失。他被拖出來,照樣無所畏懼地橫眉怒視諾亞,絲毫不垂頭喪氣。
    “好小子,你干的好事!”索厄伯里把奧立弗狠狠地搖了一陣,給了他一個耳刮子。
    “他罵我的母親?!眾W立弗說。
    “他罵了又怎樣?”索厄伯里太太說,“你母親比諾亞說的更壞?!?br />“她不是那樣的。”奧立弗說。
    “她是的?!彼鞫虿锾f。
    “你撒謊!”奧立弗說。
          索厄伯里太太頓時涕泗滂沱地大哭起來。于是索厄伯里立即把奧立弗打了一頓,班布爾先生也就大可不必再動用教區(qū)的藤杖了。
          天黑以前,奧立弗被關在廚房后間,一臺抽水機和一片面包和他做伴。
          直到凄涼枯寂的棺材作場兼店堂剩下奧立弗一人,他才將這一天的感受充分宣泄。他能帶著蔑視的表情聽他們的嘲罵,忍受鞭笞不哭不喊,因為他感到有一種尊嚴沛然充塞在他心中,支持著他咬緊牙關,即使被活活地架在火上烤,也不吱一聲。但此刻在無人看到、聽到的情況下,他跪在地上,雙手掩面,淚如泉涌!
          奧立弗保持這樣的姿勢很長時間。當他站起來時,蠟燭只剩下很短的一截。他小心翼翼地四下環(huán)顧,側(cè)耳諦聽,然后輕輕拔銷去閂,開門向店外望了望。
          沒有風,樹木投在地上的魑魅黑影毫無動靜,顯得鬼氣森森。他輕手輕腳把寥寥幾件衣裳用巾帕打成一個小包,然后在板凳上坐等天亮。
          第一道曙光剛剛透過窗板的縫隙,奧立弗便站起來,再次拔去門閂。他向周遭投了膽怯的一瞥,經(jīng)過一剎那的猶豫,隨手把門關好,跨到街上。
          奧立弗路過寄養(yǎng)所,向菜園里窺望,一個男孩正在給一小壟苗床除草。那孩子抬頭現(xiàn)出蒼白的面孔,是奧立弗從前的一個伙伴。
          奧立弗在離開前能見到他,覺得很高興;他們過去一直很要好,常在一塊兒玩。好多回一起挨打、挨餓、被關。
    “噓,狄克!”奧立弗說。那孩子跑到門旁,從木柵里伸出一條瘦小的胳膊來歡迎他。
    “我要跟你告別了再走?!眾W立弗說,“我知道我們一定還能見面。你一定能幸??鞓??!?br />“希望能這樣?!钡铱苏f,“再見,親愛的奧立弗!愿上帝保佑你!”這話出自一個幼童之口,但這是奧立弗生平第一次聽到對他的祝福。此后,即使生活充滿艱難困苦,無論命運如何多舛,他始終沒有忘記這句話。
    (節(jié)選自狄更斯《霧都孤兒》)【注】①退斯特:指奧立弗,他的全名是“奧立弗?退斯特”。
    (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以“奧立弗仍然不屈服”為題,“仍然”暗示他多次遭遇不公,在面對不同人欺凌的情況下,能始終保持堅強。
    B.小說運用了多種細節(jié)描寫,包括語言描寫、外貌描寫、神態(tài)描寫等,具體展現(xiàn)了奧立弗“不屈”的外在表現(xiàn)和內(nèi)在情感。
    C.“樹木投在地上的魑魅黑影毫無動靜,顯得鬼氣森森”既是客觀環(huán)境,也是奧立弗面對嚴酷人生境遇時,迷茫心境的寫照。
    D.小說運用對比突出人物形象,如穿白背心的紳士與其毫無紳士風度的言行,奧立弗人前的堅強與獨處時的感情宣泄都形成對比。
    (2)對文中人物語言描寫的分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對他不能手軟”“以后一直給他喝稀粥”表現(xiàn)出貧民習藝所工作人員的集體偽善。
    B.“換上任何一個正派女人,早就活不成了”,此觀點毫無邏輯,充斥著傲慢與偏見。
    C.“他罵我的母親”說明奧立弗打架并非真的想謀殺別人,只是為了維護母親的尊嚴。
    D.“噓,狄克!”說明奧立弗唯恐驚醒寄養(yǎng)所的其他人,刻畫出他小心謹慎的一面。
    (3)在小說節(jié)選部分中,狄更斯用幽默諷刺的語言塑造反面形象,請具體分析這種效果是怎樣產(chǎn)生的?
    (4)小說結尾寫奧立弗與寄養(yǎng)所小男孩告別的情節(jié)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

    組卷:10引用:2難度:0.5

四、文言文閱讀(共1小題,滿分20分,每小題20分)

  • 9.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為楚懷王左徒。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屈平屬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因讒之曰王使屈平為令眾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為非我莫能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半x騷”者,猶離憂也。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
          長子頃襄王立,以其弟子蘭為令尹。楚人既咎子蘭以勸懷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雖放流,眷顧楚國,系心懷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興國,而欲反復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令尹子蘭聞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頃襄王。頃襄王怒而遷之。
          屈原至于江濱,被發(fā)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而至此?”屈原曰:“舉世皆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漁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溫蠖乎?”
          于是懷石,遂自投汨羅以死。
    (節(jié)選自《史記?屈原列傳》,有刪改)(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因讒之曰/王使屈平為令/眾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為非我莫能為也/王怒而疏屈平
    B.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因讒之曰/王使屈平為令/眾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為/非我莫能為也/王怒而疏屈平
    C.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因讒之曰/王使屈平為令/眾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為非我莫能為也/王怒而疏屈平
    D.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因讒之曰/王使屈平為令/眾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為/非我莫能為也/王怒而疏屈平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懷王,是楚王的謚號。中國古代帝王除姓名之外,往往還有廟號、謚號、尊號。
    B.《離騷》,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國古代詩歌史上最長的一首政治敘事詩。
    C.三閭大夫,是楚國官職,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務。屈原曾擔任該職務。
    D.漁父,意思是以捕魚為業(yè)的人?!案浮笔枪糯Q呼從事某種行業(yè)的人。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屈原博聞強志,明治亂善外交。與楚王商議國事,應酬諸侯,起初深受楚王的器重。
    B.屈原正道直行,為世人所不容。上官大夫因奪取屈原草擬的憲令未成功,就發(fā)怒疏遠他。
    C.屈原忠君愛國,希望力挽狂瀾。雖被流放,仍多次表示輔佐君王、振興楚國的愿望。
    D.屈原潔身自好,不愿同流合污。雖明知舉世混濁世人皆醉,卻寧愿赴死以保持節(jié)操。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屈原至于江濱,被發(fā)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
    ②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
    (5)文章倒數(shù)第二段對屈原的描述,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請概括作答。

    組卷:7引用:2難度:0.6

五、詩歌閱讀(共1小題,滿分15分,每小題15分)

  • 10.古代詩歌閱讀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列小題。
    送春
    蘇軾
    夢里青春可得追,欲將詩句絆余輝。
    酒闌病容惟思睡,蜜熟黃蜂亦懶飛。
    芍藥櫻桃俱掃地,鬢絲禪榻兩忘機。
    憑君借取法界觀,一洗人間萬事非。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
     

    A.首句的“青春”語意雙關,內(nèi)涵豐富;“可得追”的反問,強化了詩人的情感。
    B.頷聯(lián)前句直賦其生病思睡之態(tài);后句借物寫人,以黃蜂之懶反襯自己寫詩讀書之勤。
    C.頸聯(lián)后句寫詩人雖鬢已星星,但臥于禪榻亦可淡泊寧靜,泯除機心,不把老病放在心上。
    D.中間兩聯(lián)頗富變化。情和景相互交織,運用手法貼切自然,有“神妙流動”之感。
    (2)全詩蘊含了哪些情感?請簡要分析。

    組卷:37引用:9難度:0.5

六、作文(共1小題,滿分60分,每小題60分)

  • 11.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荀子
          若無德,則雖體魄智力發(fā)達,適足助其為惡。--蔡元培
          手腦雙全,是創(chuàng)造教育的目的。--陶行知
          要求:圍繞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組卷:26引用:12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