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4-2025學年廣東省潮州市湘橋區(qū)城西中學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

發(fā)布:2025/7/15 6:0:7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21分)

  • 1.下列數(shù)據(jù)中,最接近實際情況的是( ?。?/h2>

    組卷:12引用:1難度:0.7
  • 2.關(guān)于聲現(xiàn)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組卷:245引用:4難度:0.7
  • 3.如圖光現(xiàn)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h2>

    組卷:6引用:1難度:0.7
  • 4.入射光線與反射面的夾角是15°,則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的夾角是( ?。?/h2>

    組卷:77引用:1難度:0.9
  • 5.下列光學現(xiàn)象中,所成的像是實像的是( ?。?/h2>

    組卷:814引用:11難度:0.8
  • 6.為了探究音調(diào)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小明設計了下面幾個實驗,你認為不能夠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

    組卷:311引用:4難度:0.5
  • 7.下列關(guān)于聲音的描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19引用:2難度:0.8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2分)

  • 8.根據(jù)回聲定位的原理,科學家發(fā)明了聲吶。利用聲吶系統(tǒng),人們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也可以在航行時測定冰山的位置,避免危險。
    (1)超聲波的特點有
    、
    (至少寫兩個)。
    (2)若用超聲測位儀從船底向海底垂直發(fā)射超聲波,經(jīng)過4s收到回波。則此處海底深度為多少km?(已知聲音在海水中傳播速度是1500m/s)
    (3)若在距離輪船1.75km的地方有冰山,用超聲測位儀在海面上向冰山發(fā)射超聲波,假定輪船以10m/s的速度航行,則經(jīng)過多少秒后能接收到回波?(空氣中聲速是340m/s)

    組卷:15引用:1難度:0.7
  • 9.如圖所示是一束光在空氣和某種透明物質(zhì)界面上發(fā)生的反射和折射現(xiàn)象,圖中OA、OB、OC表示光線,則折射光線是
    ,空氣在界面的
    邊。

    組卷:54引用:4難度:0.8
  • 10.一條光線射到平面鏡上,如果入射光的方向保持不變,轉(zhuǎn)動平面鏡,使入射角增大20°,則反射光線跟入射光線恰好成直角,鏡面轉(zhuǎn)動前的入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是
    度;如圖所示,兩塊平面鏡相交成60°角,一束光線AO射到平面鏡MP上,光線經(jīng)兩平面鏡反射后與AO重合,但方向相反。則AO與平面鏡MP的夾角α是
    度。

    組卷:495引用:4難度:0.7
  • 11.如圖所示,用甲、乙兩刻度尺測量同一木塊的長度,其中甲分度值是
    ;乙測量的結(jié)果是
    ,使用
    刻度尺測量較準確。

    組卷:51引用:3難度:0.7
  • 12.請欣賞如圖所示的漫畫,并提出一個問題,用你學過的物理知識作出解釋。

    問題:
    ;
    解釋:
    。

    組卷:165引用:23難度:0.3
  • 13.如圖1所示電路中,電流表A1、與A2指針指示的位置如圖2所示,則通過燈L1電流是
    A,通過燈L2電流是
    A。若L1燈絲斷了,L2的亮度將
    (選填“改變”或“不變”)(不考慮溫度對燈絲的影響)。

    組卷:159引用:3難度:0.9
  • 14.疫情期間,醫(yī)護人員通過平面鏡檢視防護服的穿戴情況。醫(yī)護人員在平面鏡中的像是
    (選填“實像”或“虛像”);當醫(yī)護人員走近平面鏡時,人與像之間的距離
    ,像的大小
    (后兩空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組卷:1159引用:31難度:0.7
  • 15.聲音能夠傳遞
    。

    組卷:15引用:6難度:0.9

三、作圖題(共8分)

  • 16.如圖,L表示凸透鏡,O為光心,F(xiàn)為焦點。實驗發(fā)現(xiàn):物體AB位于焦點處不能通過凸透鏡成像。從A點發(fā)出兩條光線,AO經(jīng)過光心,AC為不平行于主光軸的任意光線,請在圖中畫出它們經(jīng)凸透鏡后的出射光線。

    組卷:211引用:1難度:0.5
  • 17.如圖是兩個互成直角的平面鏡,一條光線入射到其中一個平面鏡。請根據(jù)光的反射定律,畫出這條光線在兩個鏡面之間的反射光路圖。

    組卷:155引用:2難度:0.5
  • 18.在圖中作出人看到球的光路圖。

    組卷:841引用:54難度:0.7

四、實驗探究題(本題共3小題,共20分)

  • 19.某同學在“探究光的反時規(guī)律”的實驗中做了如下實驗。他將一個平面鏡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相連接的兩紙板E、F展開成一個平面,其中紙板E和F相連接的位置ON垂直于紙板底邊CD。

    (1)把紙板豎直立在平面鏡上,如圖甲所示,ON垂直于平面鏡,使一束光貼著紙板E沿某一個角度射到O點,經(jīng)平面鏡反射,在紙板F上
    (選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把紙板F以ON為軸向后折,如圖乙所示,將在紙板F上
    看到反射光(選填“仍能”或“不能”),這說明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
    ;
    (2)實驗中,若將紙板EF(連同激光筆)整體向后傾斜,此時反射光束
    ;
    A.仍在紙板上呈現(xiàn)
    B.被紙板擋住
    C.在紙板前方
    (3)結(jié)合上述實驗請你進一步推斷: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所在的平面與平面鏡的位置關(guān)系是
    (選填“垂直”或“不垂直”)的。

    組卷:122引用:3難度:0.6
  • 20.在學習吉他演奏的過程中,小華發(fā)現(xiàn)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diào)高低是受各種因素影響的,他決定對此進行研究。經(jīng)過和同學們討論,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diào)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橫截面積有關(guān)
    猜想二: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diào)高低,可能與琴弦的長短有關(guān)
    猜想三:琴弦發(fā)現(xiàn)聲音的音調(diào)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材料有關(guān)
    編號 材料 長度(cm) 橫截面積(mm2
    A 60 0.76
    B 60 0.89
    C 60 1.02
    D 80 0.76
    E 80 1.02
    F 100 0.76
    G 80 1.02
    H 尼龍
    I 尼龍 100 1.02
    為了驗證上述猜想是否正確,他們找到了上表所列9種規(guī)格的琴弦,因為音調(diào)的高低取決于聲源振動的頻率,于是借來一個能夠測量振動頻率的儀器進行實驗。
    (1)為了驗證猜想一,應選用編號為
    、
    的琴弦進行實驗。為了驗證猜想二,應選用編號為
    、
    的琴弦進行實驗。
    (2)表中有的材料規(guī)格還沒填全,為了驗證猜想三,必須知道該項內(nèi)容。請在表中填上所缺數(shù)據(jù)。
    (3)隨著實驗的進行,小華又覺得琴弦音調(diào)的高低,可能還與琴弦的松緊程度有關(guān),為了驗證這一猜想,必須進行的操作是:
    。

    組卷:892引用:8難度:0.5
  • 21.小明和同學小華一起走進實驗室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解決自己的疑惑。
    (1)實驗室提供茶色玻璃板、透明玻璃板和兩支相同的蠟燭,應選
    作為平面鏡,且厚度要
    (選填“厚”或“薄”),原因是較厚的玻璃板前后會出現(xiàn)
    個像。
    (2)為了便于觀察,該實驗最好在
    (選填“較暗”或“較亮”)的環(huán)境中進行,實驗時首先在玻璃板前放置蠟燭A,將完全相同的蠟燭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動,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側(cè)觀察,直至物與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結(jié)論:

    (3)實驗中,蠟燭B在玻璃板后的紙面上無論怎樣移動,都無法讓它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可能是

    (4)為了探究平面鏡成像的虛實情況,將一張白卡片豎直放在像所在的位置,然后該怎么觀察,他們兩個人有不同的意見,你支持
    (選填“小明”或“小華”)。
    小明說:“在玻璃板前方透過玻璃板觀察白卡片上是否能看到像?!?br />小華說:“在玻璃板后方直接觀察白卡片上是否能看到像,不能借助玻璃板?!?br />(5)實驗時,如果看不清蠟燭A的像,可以用手電筒照射蠟燭
    (選填“A”、“B”或“A和B”)。

    組卷:4引用:1難度:0.5

五、計算題(共7分)

  • 22.在筆直公路行駛的汽車正前方有一座山崖,汽車以10m/s的速度向前行駛時汽車鳴笛一聲,4s后汽車司機聽到鳴笛的回聲,(設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問:
    (1)4s內(nèi)汽車所走的距離有多遠?
    (2)4s內(nèi)聲音傳播的距離有多遠?
    (3)聽到回聲時汽車離山崖的距離有多遠?

    組卷:131引用:2難度:0.5

六、綜合能力題(每空1分,共22分)

  • 23.如圖所示,一束太陽光通過三棱鏡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種顏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條七彩光帶,這個現(xiàn)象叫
    ;經(jīng)過進一步的研究人們發(fā)現(xiàn),用紅、
    、藍三種色光可以混合成各種顏色的光,因此這三種顏色被稱為光的“三基色”。

    組卷:53引用:5難度:0.7
  • 24.小明的書桌放在靠南的窗邊,冬日的暖陽斜射在玻璃圓鏡上,在房間豎直雪白的墻壁上留下一塊規(guī)則的光斑,他將一支鉛筆放在玻璃圓鏡正上方約10cm處,墻上光斑中出現(xiàn)了兩個黑色的陰影。

    (1)光斑的形成是因為
    ,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
    傳播。
    (2)若想將光斑位置下移,應使圓鏡沿水平方向
    (選填“遠離”或“靠近”)墻面。
    (3)為什么墻上有兩個黑影呢?小明進行了探究,如圖甲和乙所示,當筆放在玻璃圓鏡上時,兩個黑影緊挨著,改變鉛筆和玻璃圓鏡的距離,兩個黑影距離增大,于是他認為兩個黑影中一個是鉛筆的影子,另一個是鉛筆通過平面鏡所成的虛像。他的猜想是否有道理:
    ,為什么?
    。
    (4)為什么一支筆出現(xiàn)了兩個影子呢?小明再次移動鉛筆偏離鏡面的正上方,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影子只剩下一個,如圖丙所示,請在圖丁中用光學作圖來說明另一個影子形成的原因。

    組卷:108引用:2難度:0.6
  • 25.小明用茶色玻璃板和兩個相同的棋子做探究像與物到平面鏡距離關(guān)系的實驗。
    (1)將玻璃板
    立在水平桌面上,在白紙上沿玻璃板前后兩表面畫線MM'和NN'。
    (2)在玻璃板前放棋子A,將棋子B放到玻璃板后,使它與
    重合。
    (3)在白紙上沿棋子A和B的邊緣畫圖,測量A的右端到MM'的距離lA=4.30cm;測量B的左端到NN'的距離如圖所示,其值為lB=
    cm。

    (4)改變A的位置,將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中,表中有一個數(shù)據(jù)異常,該數(shù)據(jù)是
    cm,它最有可能測量的是
    距離。
    次數(shù) 1 2 3 4 5
    lA/cm 4.30 5.70 7.10 8.80 9.90
    lB/cm 5.40 6.50 8.50 9.60
    (5)修正(4)中異常數(shù)據(jù)后,比較lB和lA,發(fā)現(xiàn)lB總是小于lA,為準確獲得實驗結(jié)論,請你對小明實驗中的錯誤操作進行糾正,答:

    組卷:1029引用:18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