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河北省保定市順平縣八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

發(fā)布:2025/7/15 16:0:10

一、選擇題(共20小題,43分。其中1-17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2分;18-20小題有多個選項符合題,全部選對得3分,選對但不全得2分,有選錯的得0分)

  • 1.小華在學習了光的反射后,在家進行實驗,晚上,他在桌面上鋪一張白紙,把一塊小平面鏡平放在白紙上,讓手電筒的光正對平面鏡和白紙照射,從側(cè)面看去,你猜想:他會看到的現(xiàn)象及原因分析正確的是( ?。?/h2>

    組卷:791引用:9難度:0.7
  • 2.控制噪聲是城市環(huán)保主要項目之一,下列哪種措施不能減弱噪聲( ?。?/h2>

    組卷:219引用:6難度:0.8
  • 3.北京冬奧會上,年僅17歲的中國小將蘇翊鳴奪得單板滑雪男子大跳臺金牌。如圖所示是運動員在比賽中向下俯沖的場景,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h2>

    組卷:176引用:4難度:0.5
  • 4.在實際測量過程中,以下工具分度值選擇最恰當?shù)氖牵ā 。?/h2>

    組卷:4引用:2難度:0.7
  • 5.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實際的是( ?。?/h2>

    組卷:28引用:2難度:0.7
  • 6.2022年11月8日18時59分,震撼人心的時刻到來,天空出現(xiàn)超級“紅月亮”和“月全食”的少見天象。下列光現(xiàn)象,與月全食成因相同的是(  )

    組卷:34引用:1難度:0.7
  • 7.如圖是海波和石蠟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264引用:5難度:0.7
  • 8.如圖所示,走道的墻邊豎直立有一面鏡子,小強從鏡子邊經(jīng)過,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組卷:593引用:3難度:0.5
  • 9.0℃的水和0℃的冰相比較( ?。?/h2>

    組卷:427引用:6難度:0.8
  • 10.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14引用:1難度:0.9
  • 11.如圖所示是天文愛好者所使用的望遠鏡,以下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61引用:4難度:0.7
  • 12.如圖1所示,陶塤是中國最原始的吹奏樂器之一,學校才藝展示活動中,古典藝術愛好者用陶塤吹奏悅耳動聽的《高山流水》時,手指不停地變換按壓孔的位置,其目的是改變聲音的(  )

    組卷:261引用:1難度:0.7
  • 13.同學們練習對身邊一些常見的物理量進行估測,以下估測數(shù)據(jù),不符合實際的是( ?。?/h2>

    組卷:6引用:1難度:0.8
  • 14.2020年12月2日22時,經(jīng)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采樣。這些航天器外殼要求輕巧、耐高溫,航天器外殼材料應具有的特性是(  )

    組卷:19引用:2難度:0.6
  • 15.我國北方冬天,河流會結(jié)上厚厚的一層冰,冰的溫度有時低達-40℃,如果一個標準大氣壓下,在-40℃的冰下有流動的河水,那么冰層上、下表面的溫度分別是( ?。?/h2>

    組卷:149引用:3難度:0.6
  • 16.一束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在水面發(fā)生反射和折射,下面哪一個光路圖是正確的( ?。?/h2>

    組卷:638引用:38難度:0.9
  • 17.人眼是一個高度精密的光學系統(tǒng),下列圍繞人眼的討論,錯誤的是( ?。?/h2>

    組卷:107引用:2難度:0.9
  • 18.下列凸透鏡的應用實例中,所成像的性質(zhì)完全相同的有(  )

    組卷:55引用:2難度:0.7
  • 19.如圖所示為甲、乙兩種不吸水的固體物質(zhì)的m-V圖像,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62引用:1難度:0.6
  • 20.關于自然現(xiàn)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19引用:1難度:0.7

二、填空及簡答題(每空1分,共20分)

  • 21.2021年12月9日,中國空間站階段的首次太空授課以天地互動的方式,在中國空間站和設在中國科技館的地面主課堂等同時進行,王亞平老師在太空授課的時候,用一個金屬圈插入飲用水袋并抽出后,形成了一個水膜,輕晃金屬圈,水膜并未破裂,而是甩出了一個小水滴。再往水膜表面貼上一片畫有中國結(jié)圖案的塑料片,水膜依然完好。更奇跡的時刻:在第二個水膜上,用飲水袋不斷注水,水膜很快長成一個晶瑩剔透的大水球。我們通過水球,看到王亞平老師倒立縮小的人像。

    (1)太空授課非常精彩,我們能分辨王亞平老師的聲音是根據(jù)聲音的
    (選填“音調(diào)”、“響度”或“音色”)。
    (2)航天員利用太空冰箱將一杯90g的水制成了冰,則冰的質(zhì)量是
    g,將這塊冰熔化掉一半,剩下的冰塊的密度會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3)注水后,我們通過水球,看到王亞平老師倒立縮小的人像,這個像的成像原理與
    (選填“放大鏡”、“投影儀”或“照相機”)的成像原理相同。
    (4)地面的小倩同學嘗試“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
    ①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時,應調(diào)節(jié)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三者中心在
    上;
    ②當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如圖乙所示時,燭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等大的像,則凸透鏡的焦距是
    cm;
    ③人臉識別門禁一體機的鏡頭就是通過凸透鏡成像原理捕捉人臉信息的,若該鏡頭的焦距等于此實驗中凸透鏡的焦距,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臉到鏡頭的距離應
    20cm。

    組卷:99引用:3難度:0.7
  • 22.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光的全反射
    如圖1所示,當光線從玻璃斜射入空氣里的時候,一部分光會進入空氣里發(fā)生折射,此時折射角β大于入射角α.若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隨之增大,當入射角增大到某值時(小于90°),折射角會增大到90°。若繼續(xù)增大入射角,此時空氣中沒有折射光射出,光線全部反射回玻璃,這種全反射。
    海面上出現(xiàn)的海市蜃樓奇景如圖2所示,就是因為光的在空氣層中多次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景觀。在夏季,白晝海水溫度比較低,所以在海面上方的空氣出現(xiàn)下冷上暖的現(xiàn)象。由于空氣的熱脹冷縮,因此空氣層下密上疏。景物的光線先由密的空氣層逐漸折射進入稀的空氣層,并在上層發(fā)生了全反射,光線又折回到下層密的氣層中來,經(jīng)過這樣彎曲的線路,最后投入人的眼中。由于人的視覺總是感到物像是來自直線方向的,因此看到的“景物”比實物抬高了許多。

    某次探究光的全反射實驗中,光從玻璃射向空氣時的一些數(shù)據(jù)如表,請根據(jù)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入射角i 10° 20° 30° 40° 41.2° 41.8° 42°
    折射角γ 15.2° 30.9° 48.6° 74.6° 81° 90° /
    (1)海市蜃樓情景中,人眼看到的空中的“景物”是
    像(選填“實”或“虛”)。
    (2)分析以上數(shù)據(jù)可知光從玻璃射向空氣在發(fā)生全反射之前,折射角隨入射角的變化關系是:
    。
    (3)由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圖中圖線
    (選填“a”或“b”)反映了上述實驗中的兩角關系。

    (4)光發(fā)生全反射時,入射角
    臨界角(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當光從空氣斜射向玻璃時
    (選填“能”或“不能”)發(fā)生全反射現(xiàn)象。

    組卷:445引用:3難度:0.5
  • 23.小明同學購買了如圖甲所示的一盒大頭針,這盒大頭針的質(zhì)量為
    g,他想知道一盒大頭針共有幾枚,他先用電子天平測出100枚大頭針的總質(zhì)量,如圖乙所示,則一枚大頭針的質(zhì)量為
    g,經(jīng)過計算可知這盒大頭針有
    枚。

    組卷:787引用:9難度:0.6
  • 24.如圖所示,是電影《長津湖》描述的真實歷史場景。在零下40℃的極端天氣下,中國人民志愿軍趴在雪地上巋然不動,從他們口中呼出的水蒸氣在眉毛、頭發(fā)上結(jié)了一層厚厚的“霜”,其“霜”的形成過程是
    (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此過程中需要
    (選填“吸熱”或“放熱”)。

    組卷:39引用:1難度:0.7
  • 25.利用ρ=m/V的比例計算,已知鉛的密度>銀的密度>銅的密度>鋁的密度。
    (1)等質(zhì)量的銅和鉛,體積較小的是

    (2)等體積的銀和鋁,質(zhì)量較小的是

    (3)甲、乙兩種物體的質(zhì)量之比是3:7,體積之比是2:5,則甲乙的密度之比為
    ;
    (4)甲、乙兩物體是由同種材料制成的,體積之比為9:7,則質(zhì)量之比m:m=

    組卷:26引用:0難度:0.9
  • 26.人耳能聽到的聲音的頻率范圍通常為
     
    ,頻率高于
     
    的聲音叫做
     
    ,頻率低于
     
    的聲音叫做
     
    。

    組卷:10引用:1難度:0.9

三、實驗與探究題(27題7分,28題7分,29題8分,共22分)

  • 27.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
    (1)測量凸透鏡的焦距如圖所示,則該凸透鏡的焦距是
    cm;
    (2)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后,調(diào)節(jié)燭焰、凸透鏡、光屏有中心大致在
    上。
    (3)當燭焰距凸透鏡30cm時,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
    的實像。

    組卷:1引用:2難度:0.5
  • 28.八年級各物理實驗小組在實驗室探究各種物態(tài)變化的實驗。

    (1)第一實驗小組想“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他們在組裝實驗裝置時,應先調(diào)節(jié)圖甲中固定夾
    (選填“A”或“B”)的高度,組裝完成后,給水加熱的過程中,溫度計測得某時刻水的溫度為
    ℃。
    (2)第二實驗小組把冰放入如圖乙所示的燒杯中,還未用酒精燈加熱,冰已開始熔化(室內(nèi)溫度約為30℃),他們采用該裝置“探究冰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是
    (選填“可行”或“不可行”)的。該組同學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繪制了冰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圖象如圖丙所示,由此可知冰熔化過程持續(xù)了
    min,當加熱到第8min時冰處于
    態(tài)。
    (3)實驗結(jié)束后,兩實驗小組在交流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水在沸騰時以及冰在熔化過程中有相同的溫度變化規(guī)律,即都要持續(xù)吸熱,但第一實驗小組的同學還發(fā)現(xiàn)水加熱至沸騰的時間過長,請你幫助他們寫出可以縮短加熱時間的辦法:
    。(寫出其中一種即可)

    組卷:43引用:1難度:0.6
  • 29.如圖所示,小欣為了測量某小石塊的密度,進行了如下實驗。

    (1)用天平和量筒測量小石塊密度的原理是
    。
    (2)將天平放在水平工作臺上,移動游碼至標尺左端的
    處,觀察到指針指在分度盤上的位置如圖甲所示,此時應將平衡螺母向
    (選填“左”或“右”)調(diào)節(jié),使指針對準分度盤中央刻度線處。
    (3)將小石塊放在天平
    盤中,另一盤所加砝碼和游碼位置如圖乙所示,天平平衡時小石塊的質(zhì)量為
    g。
    (4)如圖丙所示,用量筒測出小石塊的體積為
    cm3。
    (5)計算得出小石塊的密度為
    kg/m3。
    (6)如果將小石塊打磨掉一部分,使其體積減小,石塊的密度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組卷:128引用:3難度:0.5

四、計算應用題(30題7分,31題8分,共15分)

  • 30.有一個木模其質(zhì)量為6.4kg,要澆鑄一個和木模等大小的鑄鐵件,需要鑄鐵多少kg?(鑄鐵密度ρ=7.9×103kg/m3,木模密度ρ=0.8×103kg/m3

    組卷:43引用:1難度:0.5
  • 31.如圖所示,一個容積V0=500cm3、質(zhì)量m0=0.5kg的瓶子里裝有水,水的質(zhì)量m1=0.3kg。烏鴉為了喝到瓶子里的水,就銜了很多的小石塊填到瓶子里,讓水面上升到瓶口,此時瓶子、石塊和水的總質(zhì)量m=1.4kg。求:
    (1)瓶中水的體積V1;
    (2)烏鴉投入瓶子中的石塊的體積V2;
    (3)石塊的密度ρ

    組卷:1876引用:5難度:0.6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